《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些思想成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根本遵循,也提出了中国精神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构建的重大理论命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当吸收中国精神之精华,活化中华文明之灵魂,以高度的理性自觉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与必然性,全面揭示文艺学发展与完善的基本策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不能挪用西方话语、逻辑和价值理念,而是要在人类文明的对话中把中国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形成自己的概念范畴、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让中国精神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魂,从而开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境界。

弘扬中国精神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当有哪些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可以从时代条件、主体性和本质属性三个维度加以探究:第一,“21世纪”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框定了具体的时代背景与环境属性,新时代是我们探讨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第二,“中国”指明了文艺学的基本建构主体和民族属性,它要求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要符合中国的原创意识和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第三,“马克思主义”界定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要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要体现人民性。三者的内在统一指向新时代文艺理论形态的发展趋势与内在特征。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魂(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魂)(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确定了理论方向、价值目标、战略方针。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需要清晰地阐明,文艺是服务于人民大众文化需要的文艺,是以中国精神为底蕴和指向的文艺,是以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为根系的文艺,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与理论底气的文艺。

  文艺是锻造灵魂的伟大工程,我们要用什么“材料”去锻造国人的灵魂呢?答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国家复兴与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唯有精神达到一定的高度,一个民族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在网络化与数字化时代,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前所未有的开放世界中,我们更需要在众声喧哗中有所坚守、有所崇尚。在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独特性,需要从民族精神中获取前进的力量。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中国精神的理论表达,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也是百年奋斗的现代精神的展示与弘扬。

  中国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价值系统,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中枢神经”,指挥着中国人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的“骨骼”,支撑着中国人民思想道德的基本框架;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中国精神的“血液”,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身体中。以上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结构,共同挺起了中国精神的“脊梁”,铸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魂。

坚定文化自信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对文化自信的理论阐释,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自信的理论建构中,中国精神不容缺失。我们要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置于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格局、大趋势中加以考察。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翘首期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高度的政治文明,而且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需要强有力的中国精神。

  文化是实现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类文明的每次突破都与文化的进步同频共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也正是在一次次文明跃升中不断提炼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内核。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依靠中华文化之感召力与凝聚力。文艺学作为文学和文化实践的理论总结,是总结与升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实践中也接受文化实践的检验,并给予文化实践以指导。要言之,文艺学是勾连文化实践与理论建构的重要桥梁,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践转化为理性认识的必经环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强调,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发展文艺实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寻求中国文艺发展的创新之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经走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中国创造”势在必行。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远眺未来,文艺学要为中国文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持,我们需要在深层次汇通的意义上,深入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内涵与外延、观点与特征、本质与建构等学理问题,赋予其符合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属性与特质。

  从历史的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精神已经蕴含其中,文化自信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历史证明,文艺学发展要注重自主与创造,不能东施效颦,不能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的规律判断中国社会现实,更不能按照既定“公式”裁剪中国模式。唯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坚持求实创新、自主创造,我们才能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建构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敢于面对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当代实践成果,构建新的话语体系。由此,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突破学科建设的狭隘视域,实现理论形态再造与创新的同时,还要不断推动文艺学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理性和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内涵注入其中,实现理论阐释力的新飞跃。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回应新时代提出的中国道路、中国价值、中国表达等问题,在回应新时代的问题中凝练中国精神,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理论阐释力。

发挥价值导向功能

  中国精神蕴含着价值导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当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当前关于文艺学发展的探讨中,人们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即需要打破中西文化之间的僵硬壁垒,在跨文化的融合与促动中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与视野,这是当代中国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用批判的眼光分析、评价和吸收世界文明中的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不断成长的重要经验,也理应成为我们当下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处理好继承历史与开拓创新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民族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根基所在。21世纪,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好似一棵参天大树上的不同果实,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与价值追求。弘扬新时代之中国精神,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不忘根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熔古铸今中繁荣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既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艺术领域,又能够反映现实,吸纳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第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艺学理论的挖掘与发展,重视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性研究。第二,以现实问题为“干”,通过回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将生活与现实融入文艺学之中,创造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文艺。第三,以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为“枝叶”,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打造共容共存的文化共同体,依托本土经验,借鉴他人成果,提出新的理论命题。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傅其林 徐维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