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清朝一向为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于在如今的古装影视中,选材最多的就是清朝。

那奇特的满族装束和规矩总让如今的观众觉得奇妙,但很少有人知道,仿佛占据了整个整部剧的清朝满人,实际上少的可怜。

清朝入关之前,只不过是关外的一个小部族,靠着努尔哈赤四处南征北战,才凑齐了满洲八旗,能打的军队只有可怜的10万人,剩下的普通百姓乃至老弱病残都算上也不过300万,而汉人有着整整3亿,是他们的百倍不止。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1)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向来奉行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汉族人居然就这么接受了满清的统治,3亿汉人被300万满清八旗统治了整整276年,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呢?难道汉人的战斗力始终比不过逐渐腐化的满洲八旗吗?

鲜明对比

在入关之前,清朝名为金国,是由努尔哈赤建立的一个外族势力。明朝虽然和他们打了好几十年,但也始终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毕竟中原大地何等繁华,汉族人民又何等繁多,哪里是这个关外小国能够轻易染指的?

这种思维倒也不能说是错,两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人数对比也过于鲜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金国是完全不可能入主中原的。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2)

然而意外偏偏就发生了,崇祯皇帝搞行政革命,革了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站快递员的饭碗,结果这位好汉登高一呼,直接反了。

明朝末年,官场腐败,百姓生活黑暗,处处饿殍遍野,纵观整个历史,每当一个朝代发展到这样民不聊生的地步,那农民革命也就顺势而起了。李自成的起义也是如此,他一路势如破竹打入了京城,逼的崇祯皇帝吊死在了歪脖子树上。

按照正常套路,李自成这时候就应该登基为帝创立新朝,然而,农民出身的他实在不是守江山的料,他对官僚阶级极度仇恨,又一心想着荣华富贵肆意享乐,放纵部下到处烧杀抢掠。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3)

结果可想而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统治又受到了百姓的摒弃。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权衡利弊之后,头发一剃投奔了金国,仅仅二十万八旗军队趁虚而入,就打的毫无防备且正处于内乱之中的汉人军队猝不及防接连败退。

就这样,不到300万人的八旗入主中原,开始了长达276年的对3亿汉人的统治。可两族的人数对比如此鲜明,整整三亿的汉人为什么甘于受满族的统治?其实,这还得归于两个方面四个原因。

怀柔政策

一方面,清朝对汉人采取了怀柔政策,极力的安抚汉人的情绪。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4)

首先,清朝对前明的投降官吏很是善待。不同于那个差点儿把京城官吏连锅端的李自成,清朝统治者深知这群官员老爷才是汉人之中发言权最大的一群人,他们对这些人礼敬,便能够通过他们的喉舌控制汉族人的舆论乃至思想。

事实也的确如他们所料,这些投降的明朝官吏为了能够在新朝获得荣华富贵,不仅极力的鼓吹清朝统治者的“善政”与天命所归,还极力的抹黑旧主明朝。

由他们所编写的明史黑料满满,极尽污蔑之能事,连乾隆这个满清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可见他们的立场。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5)

其次,清朝依旧采取科举制度,给予汉族年轻人入朝为官的机会。在封建时代,教育资源是最难得的资源,能够读书,考科举的大多都有些家底。清朝统治者没有阻断他们入仕为官的路,便是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这些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汉族官员都会成为中原各地的实际掌权者,他们心向清朝,自然也会教化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治下的汉族人民归心清朝。有这些汉族官员相助,汉族百姓自然就老实了许多,清朝的统治也就越发牢固了。

最后,清朝对底层的劳动人民也很是优待,免除了三饷。从万历时期开始,明朝就向百姓加收三饷,对于本就赋税繁重的老百姓来说,这简直是生活所不能承受之重。清朝统治者看清了这一点,入关之后就取消了三饷制度,收获了不少人心。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6)

对于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而言,满族统治者和汉族统治者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只要坐在轮椅上的皇帝能稍微减少一点赋税,留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能继续隐忍下去,一代又一代的挣扎在土地上。

铁血手腕

对够拉拢的人采取怀柔政策,但对于敌人,清朝也不缺少铁血手段。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文字狱盛行,统治者们对官员文人,尤其是汉族的官员文人的监视十分严密,一旦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对清朝的不满之意,就会立刻下去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

一句普通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能弄的作者家破人亡,可见执行力度之大。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7)

清朝之所以盛行文字狱对文人的监视如此严密,就是因为他们要防止汉人的复国思想死灰复燃。哪怕经营了这么多年,满族人也只不过是汉族的零头,如果汉人真的要奋起的话,这几百万满人根本招架不住,迟早是要回草原放羊。

然而,思想恰恰是这世上最无法把握的东西,纵使清朝统治者采取铁血政策,也没能阻止汉人的反抗思想蔓延。

自从清朝建立以来,反清复明运动就层出不穷,白莲教,天地会……无数的汉人前仆后继的想要重建汉人的王朝,直到清朝灭亡也依旧没有放弃。

推翻满清真实记录(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8)

但这并不是说明清朝统治者的铁血手腕就是无效的,在他们的严密监视之下,上层文人的反抗思想确实无法大范围蔓延。这一定程度上也愚弄了民众的思想,延缓了清朝的灭亡。

“打一巴掌,给一红枣”向来是驯服百姓的大好绝招,满清统治者显然深谙此道。

他们一边采取怀柔政策,拉拢处于汉人上层的读书人,宽待底层的百姓,一边用铁血手段镇压对清朝心怀不满的汉人,最终缔造了一个276年的王朝,也彻底葬送了中国在世界工业革命中的上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