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展示地图专题的思维导图,分为9个方面的内容:

1.地图总纲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式,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思考讨论

3. 地图三要素:方向:在带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方向

4. 地图三要素:图例——图例定义,常见的地形种类:山脊,山谷,山峰,陡崖,盆地等

5. 等高线与地形图——等值线凸向;山脊,山谷,陡崖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等值线的疏密;海拔和相对高度

6. 如何确定闭合等高线中心的海拔高度?——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7. 问当地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8.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小于200m)、山地(大于500m)、丘陵(大于200m小于500m)、高原(大于500m,内部较平坦)、盆地(四周高中部低)等

9. 问某地理事物(人口,资源,城市)分布特征等——分布不均;多沿河流,湖泊,交通线,城市,海洋等地理事物分布等

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1)

总纲(看不清的话看下面的图片,是分段讲解的)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2)

1.地图总纲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3)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4)

3. 地图三要素:方向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5)

4. 地图三要素:图例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6)

5. 等高线与地形图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7)

6. 如何确定闭合等高线中心的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四大区域(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1期)(8)

7-9

因篇幅有限,以后的文章我再展示其它的专题(如地球运动,洋流等)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于背诵十分有效果,很多学生把世界地理或中国地理图挂在客厅或卧室中,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其中的地理事物有一定的认知,思维导图仿照的就是这种模式,让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显得活灵活现一些,最后祝广大考生考个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