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贵阳首条地铁线路全线贯通,这为贵阳市民出行带来了新的方式。

每一个时代的贵州人,都经历过属于那个时段的出行方式,不管是选择什么出行方式,都承载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而每一次新的交通发展,都带给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改变。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穿越”回到67年前(1951年),因为那一年,贵阳打破了无公共汽车的历史。

从木炭车——出租车——中巴车——新能源公交车——BRT——地铁,这些出行方式的变化,也让贵阳发展的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1951年·木炭公交车

贵阳解放以前,城市公共交通几近于无,全市没有一辆公共汽车,仅有马车充当交通工具,而市民的出行主要依靠步行。

解放后,贵阳市设立了公共汽车管理处,负责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

1951年8月3日,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运营,6辆木炭车开始运营,结束了贵阳市无公共汽车的历史。当时的路线为:从六广门经铜像台(今喷水池)、大十字、大南门、纪念塔往返,全长3.5公里,票价全程0.12元,每站0.03元。6辆木炭车的驾驶员分别是陈卫秋(1号车)、苏一连(2号车)、吴甫臣(3号车)、彭泽(4号车)、邓汉祥(5号车)、陈正明(6号车)。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1)

木炭公交车

木炭车,顾名思义,是以木炭作燃料,加热燃烧后产生煤气而作动力,驱使汽车开动。所以仅“司机助手”就配备了24人,加上驾驶员、售票员、修理工等共有职工七十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第一辆木炭公交车,是将收缴的美国道奇两吨半货车进行改装而成,并命名为“五ー”型,作为贵阳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呈现给贵阳市民。

​1953年·汽油公交车

到了1953年,木炭公共汽车改造成汽油公共汽车,公交营运路线发展到三条,新增河滨公园——次南门——大西门——大十字——小十字——老东门往返,全程2.8公里。喷水池——紫林庵——客车站——头桥——转弯塘——二桥——三桥往返,全程4公里,票价1站0.03元。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2)

​1954年·“五四型”公交车

次年(1954年),贵阳“五四型”公交车开始运营。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3)

“五四型”公交车

​​1965年·“黔灵”牌大客车

时隔11年(1965年),贵阳公交公司自己设计施工改制“黔灵”牌大客车。

1977年·铰接式“贵阳”牌客车

到了1977年底,贵阳公交出车数增加到100多辆,营运线路增加到27条,并成功试制4辆铰接式“贵阳”牌客车,1路和2路车开始全线环行。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4)

1980年·出租车

1980年,随着社会客运事业悄然兴起,贵阳公交公司率先成立了贵阳市第一家出租车场,开办出租营运业务。

当时,公交公司配备了10台上海牌轿车,5台重庆牌面包车(小型客车)、8台杂牌大客车,除在市区营运外,还开展市民婚丧嫁娶、旅游观光、迎宾送客等服务。

出租车场营运中心就设在贵阳人民广场市工人文化宫旁,并在火车站、长途客车站设有两个营业点,有职工100人左右。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公交公司有400余辆公共汽车和60多辆出租车,客运人次占贵阳市的75%左右。、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5)

​1987年·中巴车

1987年,贵阳中心城区中巴公交线路开始出现,当时因为国营公共交通资金投入缺乏,现有的公交大巴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对此,民营中巴适时而生。

1989年,贵阳的中巴车开始多了起来。郊区车分别从河滨公园发车12条线路;瑞金北路发车10条线路;三林路发7条线路;兴关路发5条线路。

到了1995年,贵阳市中心城区,民营中巴车路线多达30多条,中巴车台数高达1150台。这在当时,极大缓解了城市公交的运输压力,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6)

当年中巴车“招手即停,随喊随下”的运营方式,虽然方便却给市区的交通安全造成了威胁。对此,从2005年开始,为提升城市公交的运输质量,贵阳市政府出台了中巴车逐年退出中心城区的规划,用载客容量更大、安全系数更高的大巴车取代中巴车。

2006年以后,贵阳市中心城区700辆中巴车全部退出经营市场,只剩下450辆跑郊区的中巴车被保留。

到2014年年底,贵阳市最后一台中巴车停运,贵阳告别了中巴车时代。

1995年·双层大巴

1995年,贵州省首台双层大巴车上路。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7)

2006年·液化天然气公交车

进入二十一世纪,公交公司为了减缓尾气污染,开始寻找污染物排放较少的清洁燃料。

后通过对汽、柴油各种替代能源的对比分析,天然气价格低廉,污染物排放量较少,是理想的替代燃料。2004年,贵阳公交开始研发车辆“油改气”。

2006年元月,贵阳公交总公司实现了公交车充灌一次液化天然气载客运行500公里的目标。2006年10月,首台实验车正式上线载客运营,贵阳公交车逐渐步入环保经济的高效时代。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8)

2017年·快速公交(BRT)

2017年1月21日,贵阳市首条快速公交(BRT)——中环路快速公交(BRT)开通试运营。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快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乘车环境。

中环路快速公交(BRT)全长29公里,90%以上路段为桥隧,环上设置24个BRT公交车站台,已开通B1、B2、B3路三条快速公交线路,并有99条常规公交与BRT公交车站台零(近)距离接驳。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9)

值得一提的是,中环路快速公交(BRT)为公交专用路权,其他社会车辆禁止行驶在该车道内,公交车辆运营速度是现有常规公交的2至4倍,运行效率及车辆利用率高,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并受其他行车干扰因素少,道路畅通,时速均匀,公交到站准点率高。

中环路快速公交(BRT)全部采取12至18米的大容量公交车辆,额定载客量在100至160人之间,运载量大。此外,中环路快速公交(BRT)为路中式专用站台,公交车辆为左侧式开门,候车厅为封闭式候车,改变了传统日晒雨淋的候车环境。

2018年·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

2016年10月23日,第一列地铁抵达观山湖区,结束了贵州无地铁的历史。

2017年12月28日,贵阳首条轨道交通1号线(观山湖段)开通试运营,使贵阳成为西南地区第4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18年10月,贵阳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为1万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1.742万人。

2018年12月1日,贵阳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

贵阳公交线路最新调整通告(从木炭公交车到地铁)(10)

从第一辆木炭公交车到第一条地铁,贵阳市民们感受到了一个城市脉搏跳动的力量。随着地铁线路的陆续修建完善,相信贵阳人的生活圈子将越来越大,出行的方式也将越来越便利。

文:杨光伟 记者 田儒森

图: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来源:贵州都市报、都市E家

编辑:皮亚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