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

栀子花,六瓣平铺,更有重台,花色洁白无瑕,花香清新馥郁,沁人心脾。传说栀子花的种子来自天竺,与佛有关,故有人称它「禅客」、「禅友」。

栀子的种植,古来即有,文人墨客莫不欢喜,成为诗词歌赋的常咏之物。唐诗人杜甫在《栀子》一诗中写道:“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而韩愈在《山石》一诗有“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

一首首优美的吟咏栀子花的 诗词,千古流传。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

咏栀子花

南朝梁-萧纲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4)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5)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刘禹锡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6)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7)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8)

雨过山村

-王建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9)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0)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1)

信州水亭

-张祜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2)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3)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4)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司马光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5)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6)

首夏清和新雨晴,绿莎细软不妨行。

园夫遮道白何事,栀子花开斑笋行。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7)

栀子花

-杨万里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8)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19)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

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

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0)

栀子花

-蒋堂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1)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2)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

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3)

水栀子

-朱淑真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4)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5)

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6)

县圃栀子花三重生简潘君

-陈宓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7)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8)

疏花早不奈香何,三叠琼葩底用多。

最是动人情意处,黄梅已老未逢荷。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29)

栀子花

-李东阳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0)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1)

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人画来?

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2)

题栀子花

-沈周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3)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4)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5)

栀子花题画

-丰坊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6)

黄观溪上晚眺古诗赏析(晚来骤雨山头过)(37)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