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甄嬛传》只是走马观花,从未仔细咂摸过里面的情节。最近重刷,发现了很多令人深思的场面。

比如浣碧为了自己的前途,背叛甄嬛却被甄嬛发现,最后姐妹相认那场戏。

当时觉得甄嬛也太善良了吧,轻轻松松几句话就让浣碧回头了,对浣碧没有苛责也没有教训,甚至还上演了姐妹相认的感人一幕。

这次重温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为何甄嬛不早早和浣碧相认,而非要等到她背叛自己之后,才告诉浣碧真相呢?

想清楚之后,才知道甄嬛这样做的高明之处。

原来她并不仅仅是善良那么简单,她最厉害的点是不仅深谙人性,还懂得深谋远虑,她能够笑到最后也完全得益于这一点。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1)

1

时机不对,贸然相认只会害了浣碧

甄嬛在入宫前夜,得知了浣碧是父亲与一罪臣之女所生。知道浣碧身世后,甄嬛并未和浣碧相认,还决定把浣碧带入宫中。

那么问题来了,甄父和甄嬛都知道宫中凶险,为何还要让浣碧进宫呢?如果早日相认,在宫外把浣碧收作义女不好吗?

一切只因为,甄父和甄嬛都太清楚其中利害了。

虽然甄父对浣碧心有愧疚,但作为父亲,他还是希望浣碧有个更好的前程,进宫虽然有风险,但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好的出路。

而如果贸然相认,对浣碧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皇上的妃嫔突然多了一个妹妹,朝廷命官突然多了一个女儿,势必会引起外界的注意,如果有好事者细究此事,浣碧的身世秘密极有可能被抖露,到时不仅甄嬛进宫会受影响,浣碧的小命也难保,再严重点甄府满门都会被牵连。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2)

其次,贸然相认,会让浣碧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后面的剧集有提到过,浣碧在家时虽然是侍女,但她的吃穿用度都比别人要好,有时连甄嬛都让着她,把她宠得跟二小姐一样。

加上甄父和甄嬛都很清楚浣碧的秉性,浣碧本就心比天高,作为侍女都已经如此特殊了,要是成了小姐,肯定会更加张扬。

但浣碧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她甚至抱有一丝妄想:如果甄嬛进宫了,她说不定可以成为二小姐。

入宫前,浣碧问流朱想不想进宫时,就透露过自己不想入宫的心思,美其名曰是想留下来照顾老爷和夫人,其实是希望自己能被甄家承认,做真正的二小姐。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3)

但当时浣碧作为丫鬟,既没有见过大世面,也没读过多少书,以她浅薄的见识和浮躁的心性,面对突如其来的锦衣玉食,不被砸晕就不错了。

那时的浣碧既没有大小姐的心理素养,也没有大小姐的能力才貌,根本就担不起二小姐的身份。

有句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人在能力没那么大的时候,野心过甚,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而德行没那么高时,拥有骤然而来的荣华富贵,只会摔得很惨。

所以贸然相认,只会害了浣碧。

2

逆境时雪中送炭,好过顺境时锦上添花

进宫之后,甄嬛不得宠之时,浣碧还算安分。得宠之后,浣碧渐渐有了二心,就连槿汐姑姑都看得出来,更何况是与浣碧朝夕相处过的甄嬛呢。

浣碧的异心,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

一是自认为是大理寺少卿之女,身份比安陵容尊贵,家世比安陵容显耀。所以对安陵容得宠愤愤不平,还多次出言冒犯顶撞。

甄嬛多次提点她要谨言慎行,但她只是口答心不应。

二是多次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在甄嬛和皇上单独相处时闯入,用宽口盆养荷花展示自己的巧思,又在甄嬛陪皇上用餐时,打扮的花枝招展想博得皇上关注。

这时的浣碧,完全忘却了自己有个罪臣之后的母亲,只记得自己有个大理寺少卿的爹,加上甄嬛圣眷正浓,整个碎玉轩的人都跟着风光。所以对于浣碧来说,这正是她的人生顺境。

这时甄嬛如果和浣碧相认,对她好言相劝,让她不要接近皇上,不仅无法阻止她做蠢事,还可能会让浣碧对甄嬛心生怨怼,让她以为甄嬛见不得她好。

就算此时浣碧能理解甄嬛的良苦用心,姐妹相认也不见得是好事。

因为这就等于替甄家间接承认了浣碧的身份,她会因此而更得意。人一得意,就容易被眼前的繁荣景象迷了眼,而对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

而当浣碧背叛甄嬛被发现后,她的危机一一浮现了出来,甄嬛一通分析让她明白了:

她的行为不仅会害了甄嬛,还会让自己性命难保,甚至连累甄父流放宁古塔。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4)

这时浣碧不得不重视起来,她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不管她之前多么想飞黄腾达,在弄清利弊后,她是真的怕了。

这时甄嬛的做法,真的很高明。

首先,她并没有降罪于浣碧,甚至连小惩小戒都没有,而是承认了她这个妹妹。这不仅解除了浣碧的危机,也让一直有“二小姐情结”的浣碧来说,有了莫大的安慰。

此外,甄嬛表示自己和甄父心里都想着浣碧,说带她进宫,是方便将来帮她寻个好人家。如果把她留在甄府,将来顶多嫁给一个小厮。这让浣碧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最重要的一点是,甄嬛帮浣碧了却了最大的心病:她承诺会让浣碧的名字上族谱,让她娘的牌位进甄氏祠堂。

甄嬛的一系列操作,不仅救了浣碧的命,还收了浣碧的心。这一切都得益于她对人性的把控:

人顺风顺水时,是很难听进去逆耳忠言的,甚至还可能对进献忠言的人恩将仇报。

而对于帮自己锦上添花的人,顶多也只是当时感动一下,但这份感动很快就会被时间冲淡。

但对于在逆境时给自己雪中送炭的人,人却会铭记一辈子,甚至会将这份恩情,化作细水长流的回报。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5)

3

看得长远,才能走得久远

还有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甄嬛是高瞻远瞩的人,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再相认,是具有长远思维的一步棋。

甄嬛对浣碧说过一句看似不起眼,但却颇具深意的话:

“玉娆年幼,家中又没有儿子,能够依靠的也只有咱们姐妹了。”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玉娆羽翼未丰,暂时还没有能力振兴甄氏一族。

第二,家中没有男儿能考取功名,想靠走官路兴旺家族是行不通的。

第三,甄嬛对浣碧是具有期望的,她不仅希望浣碧能和自己相互扶持,更希望浣碧能嫁个好人家,一份好姻缘带给家族的助力,并不比封侯拜相差。

所以说,甄嬛选在这个时候与浣碧相认,是很高超的一步棋。既瓦解了浣碧的异心,收获了一个忠心的姐妹,也为光耀母族甄氏赢得了一份力量。

虽然甄嬛一心想对浣碧好,但她并没有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再相认。

这份长远的眼光,让她既赢得了浣碧的忠心,也保住了甄氏的荣耀。

甄嬛传浣碧最后背叛甄嬛了吗(甄嬛传为什么甄嬛要在浣碧背叛自己一事败露后)(6)

4

这件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于自身,要想承得起皇冠之重,必先练好自身能力,修好自身品德。

于别人,要想真正帮助对方,就必须选好时机,否则容易造成“升米恩斗米仇”的结局。

于生活,要想一辈子过得好,长远思维少不了。

作者简介:微芒,汤小小16期影评班学员,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写温暖的文字,过温情的日子。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