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热浪、干旱、洪涝”这些词汇近年来时常在新闻中出现,极端天气频发与气候变化不无关系。而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 “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累积。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1)

温室气体主要包含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以及氟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80%。在过去的八十万年里,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在250ppm左右徘徊,2013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而上一次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是距今45万年前。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2)

张海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温室气体又从哪里来的呢?就是燃烧化石能源,因为化石能源是目前世界主要的能源形式,所以你要发展经济,你就必然在一定时期增加能源消耗。”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3)

以中国2019年能源供应为例,87%能源供给来自化石燃料,其中61%来自煤炭,26%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如果从不同行业分析二氧化碳来源,发电供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住宅建筑以及农业畜牧业是碳排放大头。在中国,发电和供暖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3%左右。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4)

面对严峻的气候问题,使用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大势所趋。2020年,中国洁净能源发电量已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约29%,但主要电力仍以燃煤发电为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火电比重达70%以上。

2021年,中国承诺将停止在国外建设燃煤电厂,并且不负国际期待提出“3060”双碳目标,是全球最快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国家。不过因为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能源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国内仍在新增燃煤电厂。

国际能源机构(IEA)提出,全球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煤炭发电量必须减少约80%。为何能源转型要率先从电力系统着手呢?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5)

张希良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以后,后面就是负排放,电力系统负排放可以抵消建筑和交通方面、工业、建筑方面的排放,实现全经济的净零排放。”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6)

▲青山发电厂是香港最大的发电设施

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都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的因素,核能、氢能等洁净能源也还存在技术壁垒。如何确保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供电安全和电价稳定,成为当下最大的难题。

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有16%,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承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80%。《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煤炭从业人员达400万人,随着电力行业的能源转型,大量从业人员何去何从也是一个难题。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7)

事实上,不论是电力、工业、交通还是其他领域的减碳和能源转型,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甚至试错成本,资金的缺乏常常被认为是全球零碳道路上的一大障碍。那么进入绿色产业的资金到底从哪儿来呢?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8)

翟永平 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

“我们未来面临这个生态系统的改造,碳中和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它是一个可以说是低回报、长周期的一些解决方案。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金融支持的话,没有银行愿意做这个的话,什么事也做不成。绿色金融去专门支持这样长期的解决方案,所以绿色金融它的真谛在这里。”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9)

2021年11月27日周六晚9:40分播出的《碳路——全球气候行动进行时》,我们将从产业实例切入,分析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为实现碳中和做了什么;应运而生的绿色金融产业如何助力减排行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际气候谈判历程,发达国家承诺的1000亿美元将会流向哪里?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国家又有哪些博弈故事?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10)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政治、环境、人类生存的大问题,还关系到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开销和收入,甚至生命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足迹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碳路——全球气候行动进行时》邀请行业大咖、学院专家、国际官员为我们解读气候变化议题下的二三事。

11月27日周六晚 21:4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特别呈献

《碳路——全球气候行动进行时》

敬请留意!

碳排放机制教程(碳息没有局外人的减排之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