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汉朝,这个前后延续了400余年的辉煌王朝,最令人血脉喷张的一句话就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王朝中,每个王朝末期都是因为国力衰竭而亡。但在在后世史学家对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评价中,唯独对汉朝的评价是:国恒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

纵观东西两汉,无论是张良、韩信、樊哙还是卫青、霍去病,个个都是战功赫赫。即便是普通的汉军,同样也是悍不畏死彪悍异常。就算是最乱的三国时期,也打的周边异族政权,不敢踏入中原一步。而发生在2000年前的7000汉军千里救援的行动,更是上演了一幕东汉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1)

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张骞出使西域后,大汉王朝一直将西域作为自己的核心利益来维护,多次与匈奴发生战争。尤其是陈汤斩杀北匈奴单于后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最强音后,西域各国对于大汉天威无不是噤若寒蝉,纷纷臣服。但在西汉灭亡之后,曾经被汉王朝打的四处逃窜的匈奴不但又卷土重来,那些曾经对汉王朝拱手称臣的西域各国也是蠢蠢欲动。

在东汉立国仅仅49年后,汉明帝就决定重开西域都护府,夺回自西汉晚期因战乱而放弃的西域控制权。

公元74年,汉明帝任命耿恭担任西域都护府校尉,负责镇守西域各部。公元75年,前往西域平叛的东汉大军班师回朝,留下耿恭和1000汉军驻守在车师国的金蒲城。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在得知东汉大军已退后,北匈奴又开始大举进攻,两万骑兵将金浦城围的水泄不通。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2)

在匈奴人的猛烈攻击下,小小的金浦城已经摇摇欲坠,1000汉军更是只剩下300人。可即便是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剩余的300人依然打退了匈奴人十余次进攻。眼看守城的汉军在自己的轮番攻击下几乎伤亡殆尽,依然无法拿下金蒲城后,匈奴王决定派使者劝降。同时向耿恭许诺:如若归降,匈奴王庭愿意封王封侯!

虽然汉朝有独尊儒术的传统,凡事讲究礼节。可耿恭却打破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直接将匈奴使者斩首后,在城头上用火烤熟将肉分给守城将士。并对城下围攻的匈奴人说道:本都护据守小城虽粮草不足,然壮士当饥餐胡虏肉亦绝不投降。1000年之后,当岳飞面对宋高宗一天12道金牌的撤兵催促时,慷慨激昂的写下了《满江红》。其中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即典出于此。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3)

而此时,接到边关战报的朝堂之上也因为是否发兵救援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以司空第五伦为首的反对派认为:即便从京城发兵支援,可京城离西域数千里,援兵未到匈奴人已经破城。大汉立国不到百年,为了不知生死的几百人而劳师动众,只会增加朝廷负担。

但以司徒大夫鲍煜为首的支持派却对刚刚继位的汉章帝说到:当今之天下虽为刘家之天下,亦是汉家之天下;现匈奴围城边军有难,若朝廷视边关守军如敝履弃之不顾,不但长匈奴志气,更会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日后倘若再有外敌犯边,试问天下谁还愿意为大汉戍边御敌?

虽然年仅19岁的汉章帝继位不到一年,可听完鲍煜的话后立即下旨:众将士为守汉家江山,困陷孤城之中;无论尚存汉兵多寡,皆需发兵救援,万不可使边关将士寒心,以至朕遭天下黎民所唾!

随即颁布诏书命令敦煌、酒泉,张掖,鄯善四地集结兵马火速驰援耿恭。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4)

接到诏书的七千援军立即星夜驰援,两个月后赶到天山以南的柳中城,并斩杀匈奴4000余人,俘虏3000。但在7000汉军攻占柳中城后,又为要不要继续行军起了争执。反对派认为:柳中城距离耿恭所困的金浦城还有数百里,中间不但隔着天山,此时又遇大雪封山。况且耿恭被围这么长时间,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

但当时的随军副将范羌却声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坚持要发兵救援。另外几个不愿意继续行军的将领见范羌强态度坚决,便分了2000士兵给他,其余5000人马在天山以南驻扎以防不测。

史书上没有记载范羌是如何率领2000人马翻越天山后击败围城的匈奴骑兵,却记载了他们胜利会师的一幕:羌到,恭开门,余者相扶涕泣。此时,1000汉军只剩下了26人。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5)

可即便这26人被救出之后,由于伤病以及长途行军,最终到达玉门关的只剩下13人。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得知13名勇士归来,率领部下出城十里相迎,并亲自为13名将士沐浴更衣,并上奏朝廷为13人请功。

接到奏章的汉章帝随后下旨:恭以单兵守孤城,挡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然斩杀敌虏数千,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并亲自手书“不为汉家耻”牌匾亲赐!

剧本大纲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一千对战两万大汉悲歌)(6)

当代画家左国顺根据耿恭的故事所画《13将士归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