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退休人员发现,自己选的是高档缴纳养老保险,但是退休养老金却跟低档缴费的差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我们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我们参加养老保险,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5年,就会得到领取养老金的机会。养老金的高低,是有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而来的。

不过,我们首先要从养老保险缴费说起。养老保险的缴费主要是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缴费比例一般是固定的,比如说企业职工是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16%。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一般是20%,也有上海等一些地方是24%。

灵活就业养老金缴费有几个档次(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高档和低档)(1)

养老金计算的时候,只看缴费基数。跟缴费比例没有关系,自己即使是企业缴费,缴纳的比例比灵活就业人员多出4个百分点,对养老金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缴费基数一些地方都习惯于划分一定的档次,比如说60%,80%或者100%,让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自己选择。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是根据本人上年度工资的月均值计算的。

缴费基数还有上下限。上下限一般是60%~300%的上年度该省市区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2019年新规定)。国家一般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自由选择。

灵活就业养老金缴费有几个档次(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高档和低档)(2)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于是有些人就觉得只要自己缴费基数高,养老金就一定高。实际上这也是有条件的。

如果我们缴费月份相同,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基数高的产生的养老金,肯定要比缴费基数低的高。但是仅限于缴费月份产生的养老金

看看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灵活就业养老金缴费有几个档次(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高档和低档)(3)

基础养老金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多一个月,可以多领取0.8%×1/12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而100%基数多缴费一个月,可以多领取1%×1/12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所以,差别还是有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未来计算养老金。比如说按照3000元基数缴费,记入个人账户是240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不考虑产生的利息,每月可以领取1.72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是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记入个人账户是每月400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每月领取2.88元。如果未来长利息的话,养老金也会增加。

但是,很明显的我们看到高低缴费基数之间养老金是有差距的。

如果拉长到一个时间段来看,有的人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可能忽高忽低,也有的人缴费时间会长得多。所以,一段时间缴费档次相同,并不代表养老金会有差别,最终是所有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计算的结果为准。

除了养老保险缴费以外,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1992~1997年才陆续建立起来的。在此以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待遇,因此并不会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国家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是由各省市自行确定的,国家并没有统一,国家限定的过渡性系数是1%~1.4%,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一般来说参加工作年限较早的老人,还能领取过渡性养老金1000~2000元。

总体来说,养老金待遇总体上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一些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个人无需缴费,但有国家来承担相应养老保险缴费的。并不一定说自己后面几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较高,产生的养老金就会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