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绘画题材内容相当广泛,除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外,还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描绘百姓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画,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清明上河图笔墨欣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清明上河图笔墨欣赏(文史园画里画外)

清明上河图笔墨欣赏

宋代的绘画题材内容相当广泛,除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外,还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描绘百姓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画,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

张择端曾在汴京学习绘画,后来在翰林图画院任职。他擅长画舟车、街市、城郭、桥梁,其画自成一家,别具风格。

张择端的画大都散失了,只有《清明上河图》完好地保存下来,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这幅画高25.2厘米,长528.7厘米,整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的繁华景象。

北宋时的汴京,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上开设着各种店铺,店铺营业的时间很长,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城中更加热闹。为了突出清明时节汴京的繁荣景象,这幅画着重描绘了汴京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场景。呈现的画面,是从汴京新城东水门7里外的郊区,经过热闹的城区,一直到西水门外的汴河两岸的风光。

画的中心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这里大概是汴京当年最热闹的地方。随意看去,只见人头攒动,人们杂乱地挤在一起。再仔细辨认,就可以看出,这些人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行业,各有各的活动,是经过画家精心安排的。

大桥两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有卖刀剪的,有卖杂货的,有卖茶水的,还有看相算命的。游客大都凭着桥侧的栏杆,指指点点,观看着河上来往的船只。大桥当中是行人来往的通道,其中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着毛驴运货的,还有推独轮车的,形成一条熙来攘往的人流。

大桥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各种商号店铺林立,茶楼、酒馆、当铺、作坊,屋宇相接,显示着汴京工商业的兴盛。街上行人不断,有挑着东西赶路的,有驾着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车拉货的,还有停在路旁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是汴京的水运要道,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载负过重,雇了很多纤夫吃力地拉着纤绳行进。有只满载货物的大船,已驶近大桥桥下,很快就要穿过桥洞,全船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这一紧张的场面,吸引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的船夫的关注,他们也从旁呼喊帮忙。情景如此逼真,更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清明上河图》把北宋的都市生活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同时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而且还可以了解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是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非常难得的一件珍品。

文/吕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