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即“慎独”。“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慎独就是“不自欺”(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袁采)、“暗室不欺”(康熙)。这里从“六慎”,即慎欲、慎交、慎微、慎权、慎嗜好、慎言行的角度,谈谈领导者的道德治理。

慎欲。关键是以义节制私欲。欲有色欲,有财欲。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婪。要做到“欲而不贪”、“以义制利”,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礼记》所谓:“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老子所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趋向于利,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据传,昔日乾隆皇帝游江南,爬上了江苏镇江金山寺,只见江面上往来船只如梭,就问身旁的一位老和尚:“僧家,你在这里住了多少年啦?”老和尚答:“住了几十年了”。

札记毛泽东把惟谨慎(札记毛泽东把惟谨慎)(1)

乾隆又问:“你既住了几十年,可否告诉我,你每天看见长江上有多少船只往来?”老和尚答:“只看到两条。”乾隆惊奇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现在看到的也不止两条船!”那老和尚不慌不忙地说:“人生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乾隆听后感慨不已。确实如此,多少人为了“利”穷极一生,甚至踏上不归路,而置“义”于不顾。

慎交。“得意的时候朋友认识你,失意的时候你认识朋友。”应慎重对待朋友交往,防止失去原则。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情意观,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要与“损友”沆瀣一气。

颜氏家训云:“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慎微。《伶官传序》上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说的就是因忽视小恶而最终铸成大错的道理。领导者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怀慎独之心,保持官德的纯洁性。“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明代福建某知府针对行贿受贿,公开挂联警示:“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宋代某县令在审判偷窃一文钱的金库保管小吏时说:“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领导者既要能把握大势,又不应当忽略细节。“门上有针眼大的孔,就能进斗大的风。”

怎样才能筑牢思想的堤坝?相信信仰的力量,找到精神依归,领导者才能抵御各种“病毒”的侵蚀。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近年来,我们有些干部,缺乏对信仰的追求,不信马列主义信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千年骆马湖,一朝“马上湖”(因“骆马”谐音“落马”,遂有改名“马上湖”之说,下文石膏山之改名“仕高山”,出于相同的原因);千年石膏山,一朝“仕高山”,已成为千古笑柄。

慎权。关键是端正权力观。领导,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有“权”之人,这是事实。但作为领导本人必须弄清楚自己手中的权力结构,否则,就会出现不能够正确对待权力的现象。领导科学告诉我们,领导的权力起码由三种权力构成,即职位权、威望权和专长权。其中职位权是“给我的权力”,而威望权和专长权是属于你自己的权力。职位权可以被别人拿走,而威望权和专长权,别人是拿不走的,永远属于你自己。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或靠宣传吹不出来,靠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靠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才能逐步地建立起来。

慎嗜好。领导者的情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行为,有时候甚至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领导者应慎重对待自己的嗜好。“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切勿大意。尤其不能降低格调,沉溺于声色犬马。须知“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

领导者应看重自己的责任、身价、健康,防止滋长奢靡之习。赖昌星有句口头禅:“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现在,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拉拢腐蚀他人,最普遍的手法就是,以爱好为突破口,不动声色地一点点进逼,或诱之以财物,或诱之以女色,直至逼其就范。如果我们的领导者不加以警惕,不能对自己的爱好保持克制,就势必经不住诱惑而身陷泥潭,翻身落马。“玉石贪官”就是很好的注解。

慎言行。儒家经典《礼记》中《大学》篇云:“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意谓国君说一句错话就可以使事业失败,谨慎处事就可以使国家安定,说明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

北宋王禹偁《待漏院记》中说:“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大政,数以万计的人的性命,掌握在宰相一个人的手里,说话办事,不谨慎行吗?

北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事篇》中收录其师程颐语:“天下之事,苟善处之,虽悔,可以成功;不善处之,虽利,反以为害。”

宋代胡宏《胡子知言·文王》云:“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明代张居正《赠毕石菴先生宰朝邑叙》云:“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上述各论,讲的都是慎言慎行。

权力是神圣的,同时又具有两重性,弄不好还会出现异化。权力的特殊性,要求领导者应谨言慎行。毛泽东曾赞赏诸葛亮一生谨慎,把“惟谨慎”与“成大事”联系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

邓小平也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人民,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

国外有一气象研究所敦促员工尽力完善工作的口号是:“当我们做对了时,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时,没有人会忘记。”这都是出于对权力的高度负责和内心敬畏而提出的自律要求,让我们以此与广大领导者共勉。

本文原载于2015年3月2日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