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郭若梅 实习生王玮 近日,中国节能协会在海南举行的“2022碳中和博鳌大会”上,正式发布《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提出基于倡导鼓励、理性引导、自愿授权等原则,建立一套个人绿色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化计算模型,识别个人的绿色低碳行为并开展碳减排激励,引导个人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低碳交易等。

个人碳排放开户 首部个人碳排激励标准出台(1)

据了解,《标准》对个人碳排放、个人碳账户、个人绿色积分等术语做出定义:个人碳排放是指个人在可核算边界内活动过程中(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场景)各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个人碳账户则是基于特定的个人碳减排方法学,为互联网平台实名认证的个人用户配置的,用以反映个人绿色低碳行为碳减排成果的记账单元。

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这是首次以标准的形式,较为系统地回应个人碳减排激励遇到的挑战和难题,对全社会推动个人绿色低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社会各界积极推动低碳减排,“减碳”的主体正从过往相对单一的“企业为主”延展到“公众参与”。近年来,不仅出现了各类基于互联网的鼓励个人碳减排平台,一些地方的政府、企业也在尝试以“个人碳账户”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建立针对个人的碳普惠机制。

然而,相对于企业和机构的碳减排管理,个人绿色低碳行为涉及面广、较为分散、难以识别,个人碳减排核算的标准和方法不统一,激励措施手段还不够丰富等问题,成为目前有效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的掣肘因素。而且相关标准的缺失,也给个人碳减排不同激励机制、不同激励平台间的互相对接、进而发挥协同效益带来阻碍。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节能协会在2022年上半年提出《标准》并批准立项,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件起草工作组,北京绿色交易所、同济大学等三十余家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同年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11月11日,《标准》正式对外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