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的狙击(无力的阻击)(1)

2005年,笔者代理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与被告方发生了一场网络上的对错之辩论。被告方利用当地的媒体,让自己的代理律师发表电视讲话,对这起错误行政行为进行宣传,并对笔者代理的行政诉讼进行舆论压制。双方利用当时还不发达的网络你来我往,各种相互针对性的文章不断发表。因案件的原代理律师遭到投诉,律师事务所指派笔者代理企业的行政诉讼。笔者刚一代理案件就遇到了网络辩论活动,笔者根据自己调查的真实情况,将诉讼双方争论的焦点及客观事实及法律规定写了若干文章,将错误舆论引到了对法律的如何理解方面来,舆论开始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正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叫“阻击手”的网络作者,他在短时间里写了数篇文章,对企业提起的行政诉讼进行无端指责,该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攻击笔者,认为笔者不应该代理企业的行政诉讼案件,并认为笔者代理企业的行政诉讼具有政治企图。

笔者发现“阻击者”来势汹汹,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像不是出自一人之笔。于是,笔者便离开辩论的主题,不再与他们探讨诉讼涉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对错,而是根据案件中所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写了很多寓言和讽刺性故事,没有想到却击中了对方的要害。于是,“阻击手”便写了一些攻击性文章,强烈要求笔者不要再发表类似的文学作品。

笔者看到对方写手如此而为,便创编了一篇寓言《无力的阻击》,故事写道:

地处中朝边界的长白山巍峨挺拔,其高海拔达2150米,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山峰四季长白而得此名。长白天池呈椭圆形,周长约13公里,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湖面面积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中心深处达373米。

扛不住的狙击(无力的阻击)(2)

山顶一池碧水环绕着16座山峰,7山在朝鲜境内,9峰属中国管辖。16峰各具特点,形成了奇异的景观。群峰中的池水静如处子,将艳阳和蓝天白云揽于胸怀。天池山高人稀,云雾弥漫,常有暴雨冰雹。山顶一池碧水,静无波澜。雪融化水,山内生水,池小难容。一日,池水冲破山崖,从峰顶直泻而下,一分为三,即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股水流向不同方向冲山成壑,纳千山积水汇成大江,最后皆向东去入海同归。

 三江之一的鸭绿江水从高山泄下,日夜东流,无所阻挡。每逢雨季,挾山洪如巨龙,气势磅礡,摧枯拉朽,一泄千里,令鬼神皆惊。江边山崖上有一巨石看到江水在自己脚下无拘无束地的奔流,心中十分嫉妒。它大喝一声,“江水,你为何视我如无物,难道我就不能阻击你一下吗?”

江水不予理睬,依然气势磅礴。巨石嫉妒之火升腾,将自己的身躯融断后,从山顶纵身跃入江中,激起冲天浪花,立于江心之中,以展示自己的强硬躯体力量。随即有很多砂石聚集在巨石周围形成一个小小沙石洲,打算把江水阻截。江水遇到了巨石和沙洲的阻击,只是缓了一缓,水流绕过巨石形成的沙洲,将其紧紧地包裹在水里,继续向下游冲去。

 巨石怒喝:“江水,难道你没有试到我阻击的力量吗?”

江水笑道:“巨石,你不自量力,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滴水可以穿石,无数滴水携手团聚,其势不可阻挡。你虽然暂时可以阻我一阻,但最终你将粉身碎骨。”

 巨石无奈,被困江中,不可挪动一步。江水日夜冲击着巨石和沙洲,尽管暂时冲击不动,但江水并不泄气,坚持不懈地日夜冲击。恰逢雨季到来,无数山水纳成洪流猛力向依附巨石形成的沙洲猛烈地冲击着,转眼间沙洲荡然无存。

没有了沙洲作为基础,巨石想利用自己的沉重躯体继续坚持,谁知被突然袭来的洪水连冲了几个觔斗,猛地撞向岸边的礁石。“呯”地一声巨响,原来一直占领江心的那块巨石一下子变得四分五裂,成了一堆乱石头。洪水继续冲击,那堆乱石被冲击得四分五散,石头与石头相互撞击摩擦,越变越小,最后成为细小的砂石。

扛不住的狙击(无力的阻击)(3)

雨过天晴,人们来到江边,支起了筛子,从江底掘起沙土,聚集起一个个沙堆,一辆辆汽车驶来,把沙子运向远方的建筑工地。

 巨石已经变成沙石,它无可奈何地说:“我逆潮流而动,想阻击一下奔流的江水,谁知最终我却变得如此渺小,教训惨痛啊!”

 江水继续流淌着,向沿江两岸边的人们述说着巨石和江水的故事......

“阻击手”看到此文,哀叹了一声:“好笔力,罢战!”

其实,任何诉讼的双方都是矛盾体,当这对矛盾体无法调和而进行激烈的对冲诉讼时,错误或真理只能分别属于诉讼双方中的一方所有,因此享有真理的一方只有依靠法律才能争取最佳诉讼结果。由于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证据,在诉讼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勇于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企业维护合法权益,二审得到了省高级法院的支持,使企业被剥夺的财产得到了有效补偿,也使得行政机关和企业最终化解了矛盾,实现了社会稳定的大目标。

笔者所创编的这篇寓言故事,其意义在于强调律师要敢于坚持真理,要有江水滔滔一往无前的精神,才能实现真理归于客观的诉讼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