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是结合事业单位联考职测A/B/C历年真题考情给考生准备的最常出现考题类型,结合高频考点,我们给出了选对和排误的方法,多记几个,多拿几分!干货在手,选对不愁!

常识高频考点

一、诸子百家

522事业单位联考多久出成绩(522事业单位联考猛提40分)(1)

二、地理分界线

(一)中国地理分界线

1. 地势阶梯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二、三级阶梯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南北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同时也是800mm等降水量,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旱作水田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等。

(二)世界地理分界线

1.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2.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5.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6. 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7.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8. 亚洲和大洋州的分界线: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

三、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522事业单位联考多久出成绩(522事业单位联考猛提40分)(2)

(二)特别行政长官任命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任职条件:①年满40周岁;②在特区连续居住满20年;③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三)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1.行政管理权:除由国务院处理的行政事务外,特别行政区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有关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工商业、土地、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2.立法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虽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并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为最高审级,该终审法院的判决为最终判决。

4.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

四、光学原理

522事业单位联考多久出成绩(522事业单位联考猛提40分)(3)

五、力学原理

(一)摩擦力

1.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举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卫生间地垫、鞋底花纹。(2)增大压力:搓手取暖。(3)变滚动为滑动:汽车停车的时候,需要增加摩擦力,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减少粗糙面的粗糙程度:儿童滑梯的表面尽可能光滑,冰壶比赛用毛刷擦冰。(2)减小压力:体操运动员手握单杠不能太紧。(3)变滑动为滚动:汽车启动的时候。(4)使物体接触面稍稍分离:在生锈的门轴上滴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的车体悬浮于轨道上方。

(二)压力和压强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如:(1)利用重锤钉钉子;(2)图钉尖端做得很尖锐;(3)菜刀使用钝后把刀刃磨得锋利。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如:(1)钢轨铺在枕木上;(2)易碎的物品放在其他物体上面。

六、物理和化学变化

522事业单位联考多久出成绩(522事业单位联考猛提40分)(4)

言语高频考点

一、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有一个原则是择优,也就是说选某个词语更符合语境的,而那些与语境无关的词语就可以排除了。逻辑填空具体选对答案的方法有:

(一)词义辨析法

1.词义轻重:意义相近,程度深浅、性质轻重有所不同。根据语境的信息,选出符合语境的词义轻重的词。

2.语素差异:辨析选项中相似词语中不同的字,用不同的字重新组词进行区分。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排除干扰项。

3.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选择跟语境感情倾向一致的词语。

4.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选择跟语境表达一致的词语。

(二)语境分析法

1.逻辑关系:

递进:根据递进关联词和语境提示词,选跟提示词词义更进一层的;

转折:根据转折关联词和语境提示词,选跟提示词语义相反的词;

并列:根据并列关联词,顿号、分号、逗号,和语境提示词,选跟提示词语义相近的词;

因果:根据因果关联词和语境提示词,选符合因果逻辑的选项。

2. 语义关系:

解释说明:看逗号后若有对横线处的解释说明,即可根据解释说明的内容选择符合文意的词。

照应关系:根据语境找题干前后照应的关系,选符合照应关系的词。

二、主旨类的题

主旨类的题是对文段的总体概括,其中要包括文段主体,对于纠结选项,若有话题偏离、无中生有、以偏概全、重点偏离的特征,排除。具体题型做题方法如下:

(一)主旨概括题

1.口诀点拨:概括文段本意,即文段中的中心句。

2.判别标志:主要、主旨、主题、核心、中心、概括、强调、表明、复述等。

3.解题技巧:

行文脉络分层次:总分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分。

关联词语找重点:递进、转折、并列、因果、必要条件。

(二)意图判断题

1.口诀点拨:判断作者的意图、目的,可以意在言外(找对策),也可意在言内(找主旨)。提醒小伙伴们,在近年来的考试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意在言内,即同主旨概括题。

2.判别标志:意在、意图、想、要等。

(三)细节理解题

1.口诀点拨:将选项与原文做一一对应,找出正确答案。

2.判别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不正确/错误、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根据上文可以/不能得出。

3.重要考点:

①偷换概念:易扩大——所有、都、全部;易缩小——没有、无、唯一;偷换主谓宾等句子成分。

②偷换语气:不确定——几乎、也许;确定——绝对、总是。

③偷换数量:不同数量之间的偷换。

④偷换逻辑:偷换并列关系;必要、充分条件混淆;颠倒因果或强加因果;肯否矛盾。

⑤偷换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偷换表达。

⑥无中生有: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没有提及。

判断高频考点

一、图形推理

立体图截不出的图:1.正四棱锥无法截出长方形;2.正方体无法截出直角三角形、6边以上的多边形;3.圆柱无法截出三条直线图形、梯形;4.正四棱锥无法截出长方形;

六面体快速破题的箭头法:利用两个面,从一个面指向另一个面画箭头,判断剩下的面相对于箭头的方位在展开图和立体图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错误。

黑点圆圈考功能元素:出现·、→、△、□、○等类似的小元素时,优先考虑元素的功能,主要为标记作用。

考笔画的图形:出现典型数笔画的图形考虑数笔画;识别特殊图形及其变形,当题干中出现五角星(四角星、六角星)、月亮、切圆、外接圆、“日”字的变形图,如圆柱,一般会考查一笔画;另外,若出现“田”字的变形图,字母“A”的变形图则会考查两笔画。

工整的图形一般考对称性:图形组成不同,但比较工整美观,优先考虑对称性。

图形元素相似多遍历:图中组成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排列次序不同,考虑遍历,缺啥补啥。

一样的框架,不一样的黑白,考黑白叠加:每行图形的基本骨架相同,或出现不规则的多个黑白部分,优先考虑黑白叠加。

二、类比推理

功能对应

功能分为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如:白醋∶调味∶消毒。白醋的主要功能为调味,次要功能为消毒。

成品与原材料对应

材料是物品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之一。例如:可可∶巧克力。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材料之一。

职业与工具对应

A职业在工作中会用到工具B,工具B往往是A职业专用的工具。如:教师∶黑板,黑板是教师上课的工具。

诗句与词对应

题干中出现诗句时,要分析诗句,判断诗句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近义与反义

如果题干给出的词语都是成语,判断这些成语是近义词还是反义词。

主宾、主谓、动宾关系

1. 主谓关系:名词A和动词B,构成AB结构,则AB为主谓关系。

2. 主宾关系:两个名词C和D,通过加入一个动词E,使得CED构成主谓宾结构,则CD为主宾关系。

3. 动宾关系:动词B和名词C正好可以组合成BC的动宾结构。

三、逻辑判断

正向举例:加强选是题,通过增加新论据起到加强论点/观点/结论的作用;正向举例: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以提高论点成立的可能性。

反向举例:削弱选是题,通过增加反向论据起到削弱题干论点/结论/观点的作用;反向举例:举一个反向例子以降低论点成立的可能性。

建立前提假设类题的前提大多是建立联系的选项;若某一选项内容可以建立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则该选项就是前提;

排除法:题干信息确定,选项信息充分时,优先使用排除法;

最大信息法:当选项不充分,且确定信息无法得出答案时,考生可以从最大信息入手推理。所谓最大信息,就是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有效信息。

数资高频考点及陷阱

一、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的题型有很多,但如果说,哪些每年都会考,甚至不止考一题的非方程问题和工程问题莫属。

1.方程问题。小学初中就开始学方程,只要设好了未知数,就是计算的问题了。回顾一下设未知数的方法:

(1)求什么设什么;

(2)设“比”、“是”等关键词后面的量;

(3)设中间变量;

(4)设比例分数,如A、B速度比为3:5,分别设3x、5x即可。

2.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当题目只给定工作时间时,一般通过赋值工作总量为工作时间的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或通过时间寻找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赋值。

(2)当题目中不仅给定工作时间,还给出与效率相关的某个逻辑关系时,一般优先寻找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赋值,再求工作总量,最终求出相应结果。

(3)当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包含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或工作总量中两个(或三个)量的数据时,一般优先通过设某个量为未知数,利用方程法进行求解。

二、资料分析必会公式

必会公式

522事业单位联考多久出成绩(522事业单位联考猛提40分)(5)

三、易错陷阱

1.百分点:两个百分数之间进行比较,用百分点表示。

一般表述:今年的增长率为20%,比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去年的增长率就是25%)

2.去年同期为下降8%=去年的增长率为-8%

3.翻番:翻一番=2倍,翻两番=4倍,翻三番=8倍,翻n番=2n倍

4.时间陷阱:累计、截止、上半年、月均、1-10月、“十三五规划”为2016年-2020年,其他前推

5.单位陷阱:亿元、万元、亿美元、万美元、吨、万吨、百分号、千分号

6.量级变化:1亿=10000万=108

7.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

8.增长倍数=增长率,增长2倍=增长200%

手中有良方,考试心不慌,祝大家选的都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