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诗选》:

来自理想国的诗篇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被尊称为"东方诗圣"。

○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泰戈尔诗选》,收录了泰戈尔的《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吉檀迦利》和《园丁集》由冰心翻译。《故事诗》由石真翻译。《新月集》由郑振铎翻译。

1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2)

▲徐悲鸿为泰戈尔画像。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

泰戈尔,1861年生于印度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的一个 "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

他讨厌学校教育,终其一生几乎没有完成过任何完整的学校教育。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依靠家庭熏陶和自学,接受了印度传统文化,而且于1878年赴英国留学,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3)

▲泰戈尔向"圣雄"甘地在一起。

泰戈尔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诗人。在他的本土,诗人之意更接近于古代意义上的圣哲,或预言家。

诗,只是泰式哲学的表达式。他的诗,被称为"精神生活的灯塔",弥漫着恬淡、静谧、飘逸、肃穆的意境,如珍珠般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在灯塔的照耀下,人们奔向爱心和美好的理想国度。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享年80岁。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泰戈尔诗选》,共收录了诗人的四部诗集:《故事诗》、《吉檀迦利》、《新月集》和《园丁集》。

2

《故事诗》,是泰戈尔早期诗歌创作中的一部叙事诗集,被印度人民视为珍贵的精神遗产。共收入诗歌24首,序诗一首。初版于1900年。

诗集主要取材于印度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历史传说。所谓故事,包括了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和锡克教故事,还有拉其普特、马拉塔两个民族的英雄传说。

一首首诗歌,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印度风情画。一个个故事,呈现出印度精神世界的绮丽多姿的风光。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4)

▲《故事诗》以宗教故事为素材。

《王的审判》,是其中最短的一首。

王的审判

婆罗门说,"我的妻子

在屋子里

半夜贼人进去

要行无礼

我捉住了他,现在告诉我

给贼人什么惩罚?"

"死!"

罗陀罗奥王只说了一个字。

飞奔着前来的使者说:贼人,就是太子;

婆罗门在夜里捉住了他,

今天早晨把他杀死。

我捕获了那人,

给婆罗门什么惩罚?"

放了他!"

罗陀罗奥王只说了一句话。

国王对半夜侵入别人家中欲行非礼的贼人的惩罚只有一个字:"死",而当他得知贼人是太子、并且已经将杀死太子的那个婆罗门给抓起来时,对他的惩罚是一句话:"放了他",语言简洁有力然我们看到了一个简洁干练的理想君主,这是作者为宣扬平等思想的表现。

虽是最短的一首,却可以以一叶而知秋。

形象是鲜明的,手法是有效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结构是极具匠心的。主旨是深刻的,情感是正义的。

《被俘的英雄》,是一部锡克族抵御异族斗争的史诗。

在锡克和莫卧儿王朝的斗争中,锡克因寡不敌众,反抗斗争被镇压,七百英雄就义,首领般达也被俘,但他却不肯屈服,在宫殿上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之后被杀。全诗笼罩着一种英雄主义氛围,歌赞英雄、歌颂反抗,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戈宾德·辛格》,表现锡克祖师戈宾德·辛格战斗失败后,仍然对未来信心百倍,怀着豪迈的气概,"等待着晓月初升的黎明出现"。

《婚礼》,表现一个王子在婚礼上壮别新娘,奔赴疆场,马革裹尸而还的英雄气节。

这些诗,反映了泰戈尔以宗教故事唤起民族自由的理想。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5)

▲印度宗教中等级森严。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

但《故事诗》的主题,又不仅于此。

《婆罗门》一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苏陀伽摩,怀着虔敬的心来向圣者乔达摩学习印度经典,但在当时只有高贵的婆罗门才有学习的资格,乔达摩让他回家问过母亲。单纯的苏陀伽摩问过母亲以后,再次走入圣者的净修林,说,"我不知道我属于哪个种姓",因为母亲告诉他:"妈妈曾侍奉过不少男人——不知道谁是你的父亲!"

众弟子哗然,纷纷对其嘲笑辱骂,但圣者的举动却使人感动,他"为孩子的坦白深深感动/圣者乔达摩离开坐席伸出双臂/把苏陀伽摩抱在怀里。"并且宣称,他是极为高贵的婆罗门种姓。

作者把单纯但地位低下的苏陀伽摩和众婆罗门弟子作对比,揭露了种姓制度不过是一个虚假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外壳。表达了诗人建立一个平等世界的理想国的渴望。

《比丘的女儿》中,比丘尼可以舍弃一切去乞食,只为沿门募化得来的粮食将养活大灾荒时城里的灾民。

《卖头》中,乔萨罗王在失去了他的国土之后,自愿去迦尸王那受死,只为生擒他的赏金可以帮助一个落迫的商旅。迦尸王也因乔萨罗王此举而自愿让出自己的王位,令人对此二人的胸襟值得感叹!

这正是理想国的真实表现。

3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6)

▲中文版《吉檀迦利》封面。

《吉檀迦利》共103首,均可独立成篇。

第1—7首为序曲,说明作歌缘由,表现神与人的亲密关系。

第8—35首为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与渴慕。

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

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主题是欢乐颂,歌颂神给世界带来的欢乐和光明。

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主题是死亡颂。诗人渴望通过死亡获得永生,真正达到人与神合一的境界。

最后3首是尾声,概括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吉檀迦利》的诗名意思是"献歌集"。这部诗集堪称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影响最广泛的一部诗集,没有之一。

印度最早的诗歌本集,叫《梨俱吠陀》,约编定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比中国的《诗经》早了1000年。泰戈尔继承了民族传统,并有所创新。

《吉檀迦利》更为打动人心,是他的"人神合一"的泛神论思想。

泰戈尔的艺术表达,是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东方实践。他认为,人的自信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可以拉近人与神的距离,可以将神融入人的生命、生活等一切有形与无形的活动之中。

诗人的生命激情,若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读者走向诗人构筑的激情与爱的世界。

《吉檀迦利》的第一篇,这样写道: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的不朽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诗人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比喻,表现出对神的认知。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7)

▲荷花给人以安详。

人神合一的渴望,是真挚的。然而走入那个理想国,人的世界又是曲折矛盾的,但由此也就产生诗意和诗意的表达。

莲花开放的那天,哎,我不自觉地在心魂飘荡。尽管篮里空空,我依然没有注意到这些花朵。

不时的有一段的忧愁来袭击我,我从梦中惊起,觉得南风里有一阵奇香的芳踪。

那朦胧的甜蜜,使我渴望得心痛,我觉得这仿佛是夏天渴望的气息,寻求圆满。

我那时不晓得它离我是那么近,而且是我的,这完美的温馨,还是在我自己心灵的深处开放。

打开书,那种清香即可将人迷醉。

人的一切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坚强与懦弱,均有着神的伴随与支持。人一切的悲苦欢乐,均荡漾在神光的照耀之下,不孤独,不忧伤。

4

中国学生了解泰戈尔,多是从《金色花》、《纸船》开始。

这两首诗,均出自诗人的《新月集》。

《新月集》是一本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共40首。

这本诗集中,诗人依照儿童的逻辑,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基调,瑰丽的比喻,描绘出儿童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

你可以回忆一下课本中的那两首诗,是不是如此?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8)

▲泰戈尔的诗给予人们静谧和美好。

在孩子变成大人以前,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他们能够理解花儿的妖艳,鸟儿的自由,大海的欢快,妈妈的温暖,大人的讨厌……

这是一个童心世界里的理想国。

在这个国度里,他扮演着多个角色。

他是孩子的"知心姐姐"——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种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他所以永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说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习从妈妈的嘴唇里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他所以看来这样天真的缘故。

他是儿童的"慈父"——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道: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9)

▲那充满灵性的诗句,总是令人感受到舒畅。

他是理想国里公正的"法官",为孩子眼里的眼泪而愤愤不平——

他们真是可怕,常常无谓地责备你!

你写字时墨水玷污了你的手和脸——这就是他们所以骂你龌龊的缘故么?

呵,呸!他们也敢因为圆圆的月儿用墨水涂了脸,便骂它龌龊么?

他为母爱代言,耐心地回答孩子"我是从哪儿来的,你,在哪儿把我捡起来的?"的问题:

你曾被我当作心愿藏在我的心里,我的宝贝。

你曾存在于我孩童时代玩的泥娃娃身上;每天早晨我用泥土塑造我的神像,那时我反复地塑了又捏碎了的就是你。

……

当我做女孩子的时候,我的心的花瓣儿张开,你就像一股花香似地散发出来。

上天的第一宠儿,晨曦的孪生兄弟,你从世界的生命的溪流浮泛而下,终于停泊在我的心头。"

当我凝视你的脸蛋儿的时候,神秘之感淹没了我;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

为了怕失掉你,我把你紧紧地搂在胸前。是什么魔术把这世界的宝贝引到我这双纤小的手臂里来呢?

透过《金色花》、《纸船》,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灵魂。

而在《海边》、《花的学校》里,他又复原为一位诗人。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0)

▲金色花,既神圣,又清纯。

5

《园丁集》,共有85首诗。

如果说《吉檀迦利》,表现的是人神之间的精神之爱。那么,《园丁集》表现的,则是男女之间的两性情爱。

诗人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描写这种世俗之爱。诗行间,溢动着青春的朝气,也细腻地描述了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男孩子可以读读这一首——

当她用急步走过我的身旁,她的裙缘触到了我。

从一颗心的无名小岛上忽然吹来了一阵春天的温馨。

一霎飞触的撩乱扫拂过我,立刻又消失了,像扯落了的花瓣在和风中飘扬。

它落在我的心头,像她身体的叹息和她心灵的低语。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1)

▲生如夏花。

女孩子可以读读这一首——

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的话语;

我不敢,我怕你嘲笑。

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我把我的痛苦说得轻松,因为怕你会这样做。

我想对你说出最真的话语;

我不敢,我怕你不信。

因此我弄真成假,说出和我的真心相反的话,

我把我的痛苦说得可笑,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我想用最宝贵的词语来形容你,

我不敢,我怕得不到相当的酬报 。

因此我给你安上苛刻的名字,而显示我的硬骨。

我伤害你,因为怕你永远不知道我的痛苦。

我想静默地坐在你的身旁;

我不敢,怕我的心会跳到我的唇上。

因此我轻松地说东道西,把我的心藏在语言的后面。

我粗暴的对待我的痛苦,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如果没有读够,你尽可以读下去!

▲然而,夏花又不仅是灿烂。

6

泰戈尔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早在1881年,年仅20岁的泰戈尔,就曾撰写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

他谴责"英国坐在亚洲最大的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的真诚同情。

1924年4月12日,他应梁启超之邀访问中国。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2)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访问中国期间,恰逢他的64岁寿辰。中国友人,精心为其举行了盛况空前的祝寿大会。

祝寿大会是在天坛举行的。梁启超、徐志摩、梅兰芳等到场。

会上,演出了泰戈尔的名剧《齐拉德》。演员是重量级的。才女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诗人徐志摩饰演爱神玛达那。

舞台帷幕前,取意于泰戈尔的名诗《新月集》,设计了一位玲珑娇媚的古装少女和一个稚气天真的幼童,仰望着一弯冉冉升起的新月的浮雕,如诗如画。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3)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4)

▲林徽因、徐志摩,是当时中国文坛上的一对"金童玉女"。

祝寿大会临近结束,由胡适主持,梁启超先生献赠给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字:竺震旦。

泰戈尔笑逐颜开,欣然接受祝寿会赠予的,由名家篆刻的"竺震旦"的大印章。

泰戈尔的作品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开始被译成中文。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了泰戈尔《赞歌》的中译文,并对泰戈尔作了简单介绍。

泰戈尔的诗作,对中国的新诗创作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郭沫若在创作上受泰戈尔影响最早。他在日本留学时接触到《新月集》。那首脍炙人口的《天上的街市》,便是受到泰戈尔诗歌的启发。

著名女作家冰心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更深。她的诗集《繁星》与《春水》中,那些具有哲理意味的小诗,细腻而抒情的笔触和清新流丽的语言,与泰戈尔的《飞鸟集》有很多相似之处。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5)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又一代表作。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7

泰戈尔访问中国的年代,恰逢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先进的文化精英们正在极力鼓吹,抛弃传统,学习西方文明,而泰戈尔这位名誉四海的大师却在演讲中盛赞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这样他们感到尴尬。

本就颇不平静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因此产生分歧,两大阵营壁垒分明:陈独秀、瞿秋白、茅盾等为代表,组成了"驱泰大军","激颜厉色要送他走";而梁启超、徐志摩等人则组成了"保泰大军",一时间爆发了一场鏖战。甚至,在泰戈尔的演讲现场,随处可见驱泰的传单。

当文化精英们,在为中西文化的选择和取舍而焦虑。泰戈尔的哲思,在平和地传递着包容、和美、合谐共生的理念。

那些带有灵性的诗篇,持续散发着来自理想国的馨香!

泰戈尔有什么出名的作品(泰戈尔诗选)(16)

▲泰戈尔曾三次到中国访问。这是他与当时的中国文化界人士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