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有晚上办公、上午睡觉的习惯。

1961年3月16日上午10点,毛主席签完了所有文件,伸了一个懒腰,正准备去休息,这时,秘书田家英走了进来,看到毛主席心情不错,欲言又止,想退出来。

毛主席也看到他了,就问他:“什么事啊,搞得这么神秘?”

陈赓58岁英年早逝(陈赓58岁英年早逝)(1)

田家英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毛主席有些不高兴了,说:“你啥时候变成这样了?有话快说!”

田家英这才低声说:“主席,报告一个坏消息,陈赓同志今天早上刚刚去世了。”

毛主席听后,一下子愣住了,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一直在看着田家英。

田家英低着头,不敢再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才缓了过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喃喃地说:“多么好的同志啊,他不该这么早死啊!”

田家英赶紧过去劝他,毛主席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陈赓58岁英年早逝(陈赓58岁英年早逝)(2)

毛主席哭了好一会儿,情绪才终于稳定下来,问田家英:“是上午走的吗?前两天总参给我报告,说他身体有缓和的迹象,怎么突然就没了?”

田家英说:“陈赓同志是上午8点45分离世的。前面总参报告的没有错,他的确身体好多了,医院的人还说,就在昨天他还在看材料,写提纲和总结呢,还和医生开玩笑呢。不过,他的心梗不是第一次发作了,医生都讲了,他的病随时都有危险。医生说,这次是第三次心梗大面积发作,就没有抢救过来。”

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又自言自语地说:“国家还需要他呢,怎么就这样走了呢?”

陈赓病逝后,不光是毛主席悲痛不已,其他老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非常震惊,非常悲痛,为陈赓的英年早逝而伤心惋惜,因为陈赓确实是我党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为人处世,还是他的那些功勋,尤其是他对革命的忠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陈赓在黄埔军校的时候,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还曾经多次救过蒋介石的命,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对他许以高官厚禄,前途无量。

陈赓58岁英年早逝(陈赓58岁英年早逝)(3)

但是,当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陈赓却毫不犹豫地跟他分道扬镳,放弃了那些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选择了为广大穷苦百姓而奋斗的革命之路。

只从这一点来看,陈赓就值得大书特书,让无数人汗颜!

后来,陈赓因为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蒋介石还感念他的救命之恩,特地派人去劝降,说只要陈赓离开共产党,归顺蒋介石,高官厚禄随时奉上,而如果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的将是枪决的刑场!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死亡地狱,连傻子都知道孰轻孰重,但是,陈赓再次选择了向死而生,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好在蒋介石还有点羞耻心,不想背负“杀害救命恩人”的骂名,最后还是把陈赓给放了。

在我党的阵营中,陈赓一直都是任劳任怨,组织派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从来不挑肥拣瘦,组织过中央特科,做过地下工作,还去红四方面军做过参谋长,长征时期又奉命担任干部团团长,因此,虽然陈赓的革命资历非常深,但因为频繁调动工作,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结果就导致了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没有评上元帅。

陈赓58岁英年早逝(陈赓58岁英年早逝)(4)

但是,陈赓对这些毫不在意,只要能为党工作,让他做什么都行。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也是如此,越南告急时,陈赓就去了越南,抗美援朝爆发后,陈赓又北上朝鲜,中央决定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时,陈赓又临危受命,从朝鲜回国,负责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真正诠释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这句话。

陈赓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把一腔热血都献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这样大公无私的革命家,怎能不受到大家的敬重呢?

陈赓去世后,中央成立了治丧委员会,由林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另外的九位元帅除了彭老总,全部出席,周总理当时正在广州视察,也特地乘坐飞机赶回北京,参加了陈赓的追悼会。

这样的追悼会级别,在所有开国将帅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充分体现了大家对陈赓将军的敬重!

(参考资料:《传奇大将陈赓》《文史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