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碗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演艺圈有条不成文的规则:演而优则导。

五十亿票房的影帝黄渤,在演技备受好评的同时,执导并主演了电影《一出好戏》,一时间好评如潮。有人认为《一出好戏》是一部喜剧,但更多的人觉得这是一部悬疑片。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1)

故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马进(黄渤饰)和堂弟马小兴(张艺兴饰)跟随同事一起出海团建,结果一行人被困在了荒岛上。面对缺衣少食的生活,黄渤用一种几近荒诞的方式,隐射出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恶。

片中四个主要人物马进、马小兴、张总和姗姗,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政权的三次更迭中实现了控制与被控制,最后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真假论调,汇聚成《一出好戏》。

个中褒贬,意味深长。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2)

四个人物:真善美是人性,假恶丑亦是人性

围绕在主角马进身边的三个人物,都是他内心深处无法逾越的魔障,看似阴暗的其实最为真实,看似美好的也要刻意泼墨,看似憎恶的最后倒变成了自己。我们常说,真善美是人性的光辉,却忽略了假恶丑亦是人性中的原本。

①马进——失意青年的时代缩影。

比起其他电影中积极向上的主角,马进无疑是最屌丝、但却最真实的一个。他整天嘴里胡咧咧着仇富,又会在中了六千万时高兴地找不着北;他欺骗堂弟陪他出海探路,却只字不提人家给他买的中了大奖;他倾慕女神姗姗,却又对她和张总之间的关系浮想联翩。

现实生活中,马进活得就像一滩狗屎,没钱又不肯下功夫努力,不如意就指着老天爷喊"不公平",无数次臆想着成为自己世界里的王。纵然如此,他却依旧保持着内心的纯善,会在小兴贪婪地诈骗张总时良心发现,会在小兴阴谋害死所有人时出手阻止。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3)

他一面愤青式地活着,一面又极力维持心中的真善美,他是失意青年的缩影,也是万千你我渴望做一回英雄时的代入对象。

②马小兴——负面情绪滋生出来的阴暗面。

前期的马小兴似乎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傻白甜,别人欺负时他不会底气厚实地回击,别人道一句"兄弟情深"他能把命豁出去交给人家。可事实并非如此,马小兴感知到的外界恶意并不比马进浅,他只是把不满藏在心底,任由负面情绪滋生的恶意腐蚀自己。

荒岛上,他跟着马进成为救赎灵魂的神,把一手象征着货币的扑克牌恶狠狠地摔在众人脸上,内心获得空前的满足;得知世界还未毁灭,他第一反应是压制真相,撇开另外二十几个人的性命,和堂兄回到现实后独霸张总的财产。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4)

与其说马小兴是被马进的阴暗面洗脑的无辜者,不如说他就是活在马进世界里,一个充满毁灭意识、却又被关在法律和道德篱笆里的冲动。

③姗姗——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女神姗姗是马进屡次起邪念、又压制邪念的羁绊。中以后,马进整个人都飘了,他从前只敢把折的千纸鹤放进女神抽屉里,这下感觉自己有了"强亲芳泽"的资本;成为荒岛的最高领导后,面对唾手可得的一切,马进还是选择假意欺骗姗姗来解救所有人。

姗姗是马进心中的真善美,是能够把他从罪恶的深渊中拉回来的白月光。但经历过兑换落空的失望后,马进再也不愿意相信太过完美的事物,所以他会时不时地"诋毁"一下女神,仿佛这样,自己就能配得上她了。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5)

④张总——光芒万丈的人上人。

开着玛莎拉蒂的张总,是马进仇视却又无比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他们年富力强,坐拥数以百万的资产,一天的交易额比普通人一辈子赚到的钱都多;他们深入骨子里的组织力、前瞻思维,是马进他们学不来的财富。

光芒万丈的背后,是张总这些人拼命想要隐瞒的丑恶。他们几近变态地剥削着最底层的劳动者,却满嘴仁义道德地维护自身的口碑,在荒岛灾难来临之后,他们把利己主义发挥到极致。马进憎恶这些张总,却在掌权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同样蒙骗大众的"马总"。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6)

三次更迭:从武力到资本再到精神,究竟是谁控制了谁

三十多个拥有现代文明的人,流落在一处人迹罕至的荒岛上,从此过上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这样一个小型社会里,个体独立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聚集起来的一大帮人,快速地开启了三次政权的更迭,其中的影射不言而喻。

第一次,导游小王用武力组织起来的原始社会。

荒岛求生最为急迫的问题就是食物。导游小王凭借之前丰富的野外作业经历,成功被众人推举为最高领导。模拟着原始社会那一套,所有人都跟随小王解锁了"多干多得,不干不得"的生存方式。

渐渐地,原始社会出现了奴隶社会的影子,跟在小王屁股后面的保安、老潘、露西等人开始有了不干活的资本。影片轻描淡写地用这样几个人物,讽刺了当今社会的几种乱象: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7)

一直被呼来喝去的保安跻身领导层以后,变成了同样奴役别人的新型剥削者;"墙头草"老潘深刻贯彻落实了"有奶就是娘"的指导思想,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出卖;"以色侍人"的年轻姑娘露西,放弃了勤勉努力的生存之道,甘愿用大好青春谋求迅速上位的各种好处。

第二次,领导张总用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社会。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往。小王做驯兽师时玩的那套把戏,终究敌不过历史的筛选,张总轻轻松松地把两套扑克牌指定为货币,成功带领众人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以前,碍于法律和道德的管制,张总会酌情考虑给员工加薪百分之十,会体贴地组织团建收买人心;如今,荒岛上面是"吃人"的丛林法则,张总发现的那半艘破船,使他拥有了足够原始资本,试问:大好的市场如同羊肉盛宴,他这位如狼似虎的资本家又怎么会放弃剥削呢?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8)

弄虚作假多出来的两套扑克牌,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诱使小王以劳动力抵债,是为剥削剩余价值打掩护。资本横行的社会里,和剥削者借工具都要付出代价,更别提施舍穷人这种天方夜谭的理想生活,人性深处的逐利之心昭然若揭。

第三次,平民马进用精神控制的神权主义社会

马进揭竿而起的"义举",似乎有些太平天国的影子。当众人被小王的武装抢夺搞得苦不堪言,被张总的无限剥削弄得精疲力竭,马进犹如神明一般从天而降。

小兴手里时现时灭的灯,是马进神力的象征;从天而降的鱼雨,是马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底气。所有人都厌倦了文明倒流的生活,马进一幅遥远而美好的蓝图,立马俘虏了众人的心。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9)

意外得来的鱼,是他普度众生的慈悲;共同努力寻找回家之路的计划,是他画下的一张不可企及的大饼。人们的精神得到了解脱,不会因为目前没有尊严的日子,而对自己受过的教育感到愧疚。众人开始变得满足,渐渐地忘记了回家的目标,马进则愈发地享受身居高位的一切。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10)

两种论调: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一切,究竟是马进实实在在经历着的,还是他对现实绝望后臆想出来的精神狂欢?从头到尾,充斥在影片中的真和假两种论调,亦是影片的悬疑之处。

飘在海上的北极熊,小兴偏偏指着它说"南极完蛋了";应有尽有的半截破船,居然是倒立着的;史教授的繁衍理论,是真心为新人类考虑还是为发泄性欲寻求的借口;众人统一的条纹服装,像极了精神病医院里的病号服......影片中的种种隐喻都在暗示着我们:荒岛上的世界,是颠倒黑白、毫无秩序的。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11)

另外,姗姗在马进拒婚后,一直想要问清楚他对她感情的真假;马进在虚幻又幸福的假和现实又残酷的真中,不断徘徊犹豫。看似荒诞的桩桩件件,其实都是对这个世界无情的嘲讽。

当潜心钻研被嘲是作秀,当不计得失被说是犯傻,当说真话被围殴、说假话却被称颂时,我们不禁该思考,究竟是自己算计得精明,还是物欲控制了我们的本心?

说来好笑,做小孩时被教育讲真话,可明明说谎那套本事是在大人的潜移默化下学会的。更让人难过的,不是长大后发现谎言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只有在或大或小的谎言里,才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追逐真假间,同时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1、共患难中彼此欣赏的品质,为什么可能成为同富贵时的蚊子血、饭粘子?

2、当所有人都持质疑态度时,自己是否还会斩钉截铁地坚持内心看法?

3、因为惧怕而不敢向前探索,究竟算胆怯懦弱的真还是自欺欺人的假?


黄渤最棒的12部电影(黄渤用一出好戏)(12)

写在最后:

逃出生天后,张总开发荒岛大赚一笔,老潘和小王带着游客观光名利双收,马小兴选择性遗忘掉了岛上的不快,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把这场灾难描述为一次"团结万岁"的冒险,私下却拼命想把那些毫无底线的尴尬经历删除。

其实,不必执着于边界清晰的真假,因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真假善恶。我们不愿意和人性中的假恶丑妥协,但也没必要在童话破灭后拒绝相信美好。

纵然这《一出好戏》把人性玩了个遍,但话说回来,真正的美好,其实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


END

半碗,一个减肥只吃半碗的老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