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费茨(Paul Fitts)和迈克尔·波斯纳(Michael Posner)用三阶段理论说明所有人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认知阶段”(cognitive stage)。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理性的研究,然后发现能够高效学习的新方法。

第二个阶段是“联想阶段”(associative stage)。

在这个阶段,注意力不如第一个阶段集中,但是很少犯大错误,逐渐变得更有效率。

费茨把最后一个阶段称为“自主阶段”(autonomous stage)。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觉得自己对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行动就要靠“自动驾驶仪”来指挥了。

接下来要做什么,就完全没有意识了。

而且,大多数时间里,你会感觉自己已经做得很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情。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会留给人们很多有用的身体功能,抛弃一些没有用的身体功能。

其实,所谓的“自主阶段”跟这些有用的身体功能很相似。

对每天要做的重复性任务关注得越少,就能把越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有用的事情和那些你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事情上。

因此,一旦打字速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人们就把“打字”这个任务自动放到了大脑这个文件柜的后面,不再投入精力。

人们在学习一项新技术时的这种转变可以从人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看出来。

开始“自动化”式地学习某项技能时,大脑负责产生意识和理智的部分就不再活跃,其他部分则开始活跃起来。

你可以把这样的现象称为“瓶颈期”,在这个阶段,人们觉得自己对这项技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就转入了“自动驾驶”,之后也就不会有新的进展了。

心理学家曾认为,瓶颈期代表着一个人潜在能力的最高水平。

英国人类学家、气象学家和心理学家、优生学的创始人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在其1869年的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中称,人类的生理和大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遇到一道墙,这道墙“通过所有的教育或努力都无法跨越”。

根据他的这一论点,人类在做某件事情时,能力的最高限度即他们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人生是不是已经到达了巅峰(人生根本不存在极限)(1)

但是,埃里克森和他的一些研究专家行为的心理学家同事曾不止一次地发现,如果使用正确的方法,一直努力不懈,大多数人都能突破瓶颈期。

他们认为,高尔顿的“墙壁”跟人的内在能力限制没有关系,倒是与我们自己可以接受的水平有关系。

专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通常会直接投身到某项事业中,然后把精力高度集中在这个领域内。埃里克森把这个现象称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通过对很多不同领域内的顶级专家的研究,埃里克森发现,顶级高手基本上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时期。

他们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有意识地逃离“自主阶段”。

他们通常能够坚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专心于自己的方法,目标坚定,不断获得即时性的反馈。换句话说,他们强迫自己处在“认知阶段”。

例如,业余音乐爱好者通常喜欢练习音乐,而音乐家则喜欢练习一些枯燥的音乐,或者专门练习一首乐曲中比较难的一段。

水平不高的滑冰者在练习跳跃动作时,会选择一些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跳跃动作。

而滑冰高手则会选择一些落地不稳的动作。

人生是不是已经到达了巅峰(人生根本不存在极限)(2)

因此,从本质上讲,刻意练习都是很辛苦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在这个领域内花费的时间长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学习方法才是重要的。

事实上,对包括国际象棋、小提琴、篮球在内的各领域的顶级高手的研究表明,在这个领域内坚持的时间对这个领域的熟练程度的影响力很微弱。

如果我们练习某一样技能,但是却没有刻意挑战自己,然后对自己的练习进行回顾、思考、反思和调整,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进步。

常规性的练习是不够的。要提高自己的技术,就要看到自己的失败之处,然后从失误的地方吸取教训。

埃里克森发现,逃离“自主阶段”、突破瓶颈期的最佳方法就是勤加练习失误的地方。

这样练习的途径之一是,努力研究你要学习的这个领域内的专家的学习方法,然后找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就是这种方法的早期实践者。

他在自传中告诉读者,在阅读伟大思想家的文章之后,他曾努力地按照自己的逻辑重新组织这些思想家的论证过程。

他翻开这些文章,对比自己重新组织过的内容,找到自己可以与原作相似的思想链。

顶级国际象棋选手利用了相似的策略。他们每天都会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对国际象棋大师走过的一步仔细研究,努力找出大师在走这步棋时的想法。

其实,要预测一个人的棋艺高低,不是看他与对手对弈的时间长度,而是要看他独自研究过去的一些棋局所花费的时间。

因此,提高某项技能的秘诀就是,在练习的时候,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强迫自己走出自主阶段。

对于练习打字而言,突破瓶颈期要简单一些。

心理学家发现,最有效的练习方法是强迫自己以感觉不舒适的速度更快地打字,并且允许自己出错。

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打字者反复练习时,速度要比平常快10%~15%。

最初,他们的手指跟不上这个速度,但是过了几天以后,手指意识到了那些阻碍自己的障碍,然后跨越了这些障碍,以比平常快很多的速度飞速移动。

通过强迫走出自主阶段,然后用潜意识控制自己,这些打字者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期。

通过这种即时性的反馈,专家可以发现新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并把该领域的所有从业人员的瓶颈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生是不是已经到达了巅峰(人生根本不存在极限)(3)

我们怎样做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呢?

埃里克森给出了部分答案,即我们在心理上为自己设置了多少障碍,实际上就会存在多少障碍。

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够突破某个基准点,通常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你真的就能够突破。

李小龙是一位很受世人尊敬的武术家。他这样说:“人生根本不存在极限,但是却存在着停滞期。你不能在这个阶段停留,要跨越它。如果你跨越不了它,就会被它彻底摧毁。”

——《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