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进展情况(我为群众办实事)(1)

应急通航渡船白天作为日常渡船使用,夜间则作为应急渡船。图片由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提供。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侯艺松)“洲头村有一名村民突发急病,需要马上入院,但现在是渡船停运时间,请你帮忙将患者立即送到码头,我们的救护车会在码头等候。”5月26日中午,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洲头村的应急通航渡船船长江师傅突然接到市医疗急救中心城东急救分站的求助电话。

情况紧急,挂断电话后,江师傅立即与患者家属联系,在患者及其家属到达码头后,第一时间发动应急渡船,将其送至对岸。抵达对岸后,早已等候在此的救护车一路疾驰开往医院。在应急渡船和救护车的接力救援下,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转危为安。“以前遇到突发情况时,想过江可没有这么方便。”江洲镇居民黄继华说,“感谢政府为我们当地百姓开通了一条急救生命通道。”

事情还要从江洲镇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原来,江洲镇位于长江中心的江新洲上,除了该镇,洲上还有一个新洲垦殖场,整个江新洲常住居民约8000人。江新洲四面环水,渡船是通向外界唯一的交通方式。平日里,对于生活在江新洲的百姓来说,白天每半小时至一小时一趟的渡船足以满足他们的日常出行需要,但随着暮色深沉,渡船停运,百姓的夜间出行出现了很大问题。有一条24小时的应急渡船,是江新洲群众一直以来的期盼。“最后一班渡船是晚上6点半,到第二天早上5点半才会重新起航。”黄继华说,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夜间过江只能临时找快艇或者渔船,但也时常找不到。快艇速度虽快,但没有甲板,人员上下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如遇到恶劣天气,江面风急浪高,乘坐快艇的人员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更别提抢救急症患者了。

一江相望两相隔。在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杨凡看来,夜间停运的渡船不仅切断了洲上与外界的联系,当居民需要紧急就医时,面前的滚滚长江也成了急救生命航道的一道阻碍。“曾经有一名老年村民在夜间突发心脏骤停,需要急救,当时我们的急救车只花了3分钟就抵达了码头,却因为没有船过江,从而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杨凡痛心地说,“急救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如果深夜有渡船,老人也许会多一分生机。”

为畅通江新洲上群众的生命航道,今年5月,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与海事部门制定了夜间通航应急预案,开通一艘应急通航渡船,24小时待命,确保能第一时间将江新洲的急症患者转运到市区救治。

“我们接到群众的急救电话后,如果没有渡船,急救人员可以立即联系应急通航渡船,请求帮忙转运患者,不仅降低了以往用快艇转运的风险,也为我们急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杨凡说,“此次24小时应急通航渡船的开通,将有效提高江新洲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好地为江新洲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如今,站在江新洲的渡口处,居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波光粼粼的长江水面上,应急通航渡船发动机的轰鸣声愈响愈清晰,螺旋桨翻起滚滚江水,震起白浪层层,在宽阔的江面上留下了长长的波纹,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可是一艘‘生命方舟’啊,有了这艘全天候渡船,我们再也不畏惧眼前这一江之水了。”黄继华笑着说。

编辑:曾宜奇

复审:罗彩华

审签:邱虎

监制:吴志刚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