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先秦称之为《诗》,或根据其篇数称"诗三百"。到了西汉,它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被列为"五经"之一,沿用至今。

《诗经》的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人士。从体例上看,《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地方乐调。国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廊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十五国风就是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大部分都是民歌。

诗经的主要简介(诗经的主要内容)(1)

雅即正,属于朝廷正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演奏的乐歌。按照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除《小雅》中有一部分民歌外,其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也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颂》诗又分为《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颂》全部由贵族文人所作。

诗经的主要简介(诗经的主要内容)(2)

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商颂》当产生于殷商中后期;《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作品应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作品应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之时; 《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及二雅,二雅不及十五国风。

从思想内容上看,《诗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周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作品,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可视为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史诗。

《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并且在思想和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因此,它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为我国后世诗歌开创了优秀的传统,对后来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全世界,El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有汉文版《诗经》传人,18世纪以后,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