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1)

李煜,一位错位的帝王,一个天生的情种,更是一位天才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的许多词至今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凭栏江山的无限怅惘、他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他在故国雕栏玉砌边的忧愁,他传奇而复杂的一生,都在他四十二岁的短暂生命里、在他美得眩目的词里挥洒得淋漓尽致。而他和大小周后两位女子的爱情故事,也让人们津津乐道。

公元961年7月,在南唐首都金陵,一位名叫李从嘉的年轻人,身着红袍,脚踏红毯,在万众瞩目中登上高高的皇位,他就是日后被称为南唐后主的李煜。

李煜是南唐第二任皇帝李璟(史称中主)的第六子,本无心参与权力的争夺,而且还有心退避,但是阴差阳错,在太子弘冀病逝后,李煜因为有奇特的重瞳特征,为传说中的帝王之相,被立为太子,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登基,时年24岁。

后世很多人认为李煜软弱无能不理朝政导致南唐灭亡,但客观地讲,南唐的灭亡,理论上,在此前一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势力强大,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北宋统一;事实上,彼时经历了50余年割据征战的五代十国,南唐国势逐渐衰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此时的南唐国,经历两朝发展,逐渐显出末日的颓势,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

但是,尽管李煜即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只是这位意外登基的年轻皇帝,当时并不清楚他的国家所面临的危险,他的命运和他国家的命运,已经改变。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2)

李煜在他18岁那年,娶南唐元老大臣周宗的长女娥皇为妻,这段婚姻虽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娥皇不仅国色天香,而且知书达理、才艺非凡,使当时生活在哥哥李弘冀的排斥打压的阴影中、一心想到艺术世界中当隐士的李煜,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可谓珠联壁合,天赐良缘。其词《一斛珠》描写了这种新婚生活的爱情片段: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从嘉登基后,更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大周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

李煜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舞台上,面对南唐江河日下的国势,面对北宋的步步紧逼,性格宽厚忍让而又不习军事的他从此所能做的,只有对宋年年纳贡,委曲求全,政治上处处碰壁的李煜急需要寻找一个避风港。除了政治的残酷,还有爱情的温暖,这时候,他逃回到他和娥皇共同营造的艺术世界中,而且因为没有了父亲和哥哥的管束,他常常通霄达旦,夜以继日,把皇宫变成了娱乐场,闱中过着豪华奢侈而又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他的词《浣溪沙》,描述了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3)

李煜前期的诗词作品,一首首都是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如《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一词,嫔妃宫女满宫殿、晚间歌舞鱼贯列,饮酒听歌、月夜踏马,一派歌舞升平,可以说是他为帝时纵情声色的真实写照。

李煜与娥皇共同修复失传一百多年的《霓裳雨衣曲》,仙乐飘飘、舞姿婆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曲子,让李煜这个乱世中的弱国君主听得如痴如醉。李煜和娥皇这对多才多艺的恩爱夫妻,就这样美美满满地整整生活了十年。

好景不长,公元964年,李煜当上皇帝的第四年,娥皇重病在床,不能陪李煜风花雪夜、吟诗跳舞了。开始时,李煜每天早晚亲自过问娥皇的身体状况,药一定要新品尝过才给娥皇喝,甚至衣不解带在娥皇床边守了几日。但是,当娥皇的妹妹(史称小周后)进宫来探视姐姐时,这位娇艳聪慧、神采非凡的妙龄少女的款款而来,突然掀起了李煜情感世界新的波澜。为了宽慰皇上和姐姐,十五岁的小周后即兴弹奏了一首《春江花月夜》。当少女的青春从春、江、花、月、夜中婉转腾挪出来的时候,李煜恩爱的目光从已经二十九岁的皇后病体上游移了出来。

李煜和小周后郎有情妾有意,很快坠入爱河,李煜的一首《菩萨蛮》淋漓尽致描写了两人约会时的场景: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小周后热情大胆,李煜的笔更是出神入化。冰雪聪明、七窍玲珑的娥皇,也知道了李煜和妹妹如火如荼的爱情,非常伤心和愤怒。不久,李煜和娥皇的爱子仲宣突然得癫痫意外夭折,给了娥皇致命的打击,娥皇很快香消玉殒。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4)

娥皇死后第二年,李煜的母亲钟氏圣尊后仙世,一年之内,李煜连续失去了爱子、爱妻、慈母三个至亲至爱的亲人,因为守孝制,三年后,李煜才迎娶了他心爱的小周后。但是,此时正值国难当头,李煜却信奉佛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颇废政事。

李煜狂热的信佛避祸并没有换来国家的和平安宁,胸怀统一大志的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决定将南方全部收进版图中。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

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如焚,但无能为力,只得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他写一首《开元乐》,写尽了对身世际遇的叹惋和抑郁情怀: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正当内外交困、国家危难用人之际,李煜却中了赵匡胤的反间计,杀掉了有勇有谋、最忠勇又最善战且深得军心的主战派将领林仁肇,后又杀掉忠言进谏、忠心耿耿的文臣潘佑和李平,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北宋对南唐的进攻势不可挡。

开宝八年(975年)六月,北宋大举进攻南唐,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

宋军攻进南唐皇宫,兵临城下,惊魂未定的李煜满眼都是杀戮的刀剑、抢掠的烽烟和四散的逃兵,江山崩溃。这个一贯文采风流,从来没有见识过战争的帝王,不待宋兵动手,便自行脱光上衣,主动让人绑缚起来,插上荆条,带上他心爱的小周后和官员四十余人出城投降。李煜用这种方式向赵匡胤表示彻底认输,同时也宣告他帝王生活的彻底结束和囚徒生活的开始。自至,南唐灭亡。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5)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首词是李煜在亡国之后,对南唐往事的追忆和感叹,他那支写起词来行云流水的笔现在也不免有些颤抖。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李煜被俘的同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登基继位,给挣扎在噩梦中的李煜又增添了一重噩梦,那就是赵光义看中了李煜原先的皇后小周后。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赵光义垂涎其美丽。

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好几天。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李煜惆怅忧郁不已,国破家亡,还要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被侮辱,但又无可奈何,四十载命运的沧桑巨变,让被囚的李煜感悟到了世事的莫测和人生的无常,那个只能在梦中享受一刻贪欢的废帝,那个不敢独自凭栏一眺故国江山的旧主,用词写尽了一个特别的乡愁:

比如遗留至今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比如《浣溪沙》:“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比如《蝶恋花》:“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比如《菩萨蛮》:“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比如《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6)

三十八岁之前,李煜当皇帝,混后宫,风花雪月,纨绔浪荡,几乎没干过什么有价值的事,除了写写词。

而在三十八岁之后,他除了写写词,什么都不能干,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绝后的杰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诗歌的皇帝。

一成真帝家国远,此生只剩憾与愁。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之夜,银河生辉,牛郎织女在天堂相会,这天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李煜和身边的佣人,在远离皇宫的梧桐深院里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晚会纪念,想起前尘往事,想起国恨家仇,看着心爱的小周后楚楚可怜的模样,李煜当即作词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是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使李煜招致杀身之祸,成为他的绝命词作。

看守将这首词呈给宋太祖,赵光义怎么看这首词,都感觉有亡国之君贼心不死的反意,怒不可遏,连夜给李煜赏赐了“牵机药”,李煜喝下了这种含有马钱子和断肠草的毒酒,一代词帝就这样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毒发身亡。

于是,一切都像是命运的有意安排,这个只懂爱情,却误入政坛的亡国之君,终于用一首绝命之作燃烧了自己,照亮了词坛,既让他丧了命,也使他获得了永生。

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随之而去。

李煜是一个矛盾的人,他身在帝王之家而无帝王之志,身居国君之尊却偏怀赤子之情,挚爱国母娥皇却又热爱妻妹。他不能在政治舞台上称王称霸,但可以在词坛上获得霸主地位!

千古词帝李煜意难平(问君能有几多愁-千古词帝李煜的一江春水何处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