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23期)

【记录】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2)

【文脉】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3)

【记录】

短视频、古风歌曲、方言文创 ——

走进互联网,让方言永葆年轻

经过岁月积淀而形成的方言,寄托着乡情,承载着乡愁,是地域文化的乡土记忆的聚合与凝结。“为家乡上分”系列视频的走红,有点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一度被认为“式微”的方言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很多人在乡音中找寻情感共鸣,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传承古老的方言,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老公叫作搓趴,老婆叫作搓嘛……”,最近,一个魔性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在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走红,在朋友圈疯狂传播,引得各地网友纷纷模仿。人们拍摄上传“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在为故乡打CALL的同时,也展示着各地生动有趣的方言。

为家乡上分,为方言打CALL

“为家乡上分”短视频很简单,在内容结构上主要由“家乡 方言”两部分组成,旋律曲调基本表现为每句简单重复的节奏型,在“自报家门”后,再开始介绍本地有趣的方言语词。

数不清的模仿者中,少不了江苏人的身影。“我是江苏的,江苏南京的,南京话这样讲,大方叫‘胎气’,硬币叫‘郭子’,玉米叫‘苞芦’,肉麻叫‘癔怪’,辣椒叫‘辣油’……”“我是江苏的,江苏苏州的,苏州话这样讲,工作叫‘做生活’,热闹叫‘轧闹猛’,恋爱叫‘轧朋友’,额头叫‘额骨头’……”“我是江苏的,江苏无锡的,无锡话这样说,不要叫做‘覅’,‘我们’叫‘倷伲’,膝盖叫‘膝馒头’,小姑娘叫‘毛丫头’……”来自江苏各地的网友,纷纷拍摄“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让观者充分感受到各地方言的千差万别和多姿多彩。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4)

众所周知,江苏是全国方言种类最多、差异性最大的省份之一。从地域文化上看,江苏分为金陵文化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淮扬文化区,每一个文化区都有着数种甚至数十种方言,全省各地的方言加起来超过70种。

江苏的方言有多复杂?在很多地方,同一个县市区的居民可能无法直接使用各自的方言进行交流。“在我的老家南通市通州区,不到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南通话、金沙话、启海话、通东话、如东话等五种方言,分属于吴方言区和江淮方言区。”在南京工作的中学老师高菲说,上大学时老乡聚会,彼此之间都讲普通话,让外省的同学看得好生奇怪。

种类太多,差异太大,无形中加大了江苏方言传承的难度。

在“为家乡上分”短视频走红前的一个多月,另一个和方言有关的短视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忍饥挨O”“Eng汉?”“装Shu是什么东西啊?”“妈妈,阿婆跟我默写说麻qio,我怎么听得懂啊!”3月底,一段南京阿公阿婆给萌娃默写的短视频“出圈”。完全听不懂!阿公阿婆一口地道的南京话愁坏了小小南京娃,赶忙打电话找妈妈求助。

笑过之后,有人从视频中读出了方言传承的隐忧和无奈,“看完视频笑不出来,生活在南京的人听不懂南京话是一种悲哀。”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听我韶韶》主持人吴晓平无奈地说。

虽然互联网世界里各种短视频层出不穷,但作为本应在今后几十年内掌握、使用方言的孩子们,却对方言日渐陌生,甚至隔膜。

12岁的刘欣雨在苏州出生并长大。她的妈妈是徐州人,爸爸是盐城人,“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的孩子到现在还没有掌握一种方言。”妈妈孙女士说,孩子大概听得懂爷爷奶奶的盐城话,外公外婆的徐州话,但并不会说盐城话和徐州话,更不会说所在城市的苏州话。“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说的都是普通话,没有语言环境,也没有必要使用方言,很多孩子已和方言基本绝缘。”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5)

“在我们班上,几乎听不到南京话。”南京城北某小学班主任李桦在课余做过一次调查,全班50多个同学,会说南京话的仅有七八个人。很多孩子的父母是来宁工作、定居的“新南京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本地方言。

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方言走到今天面临传承乏人的困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年前的一次调查,全球有6000多种语言处境堪忧,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主要是方言)消失,超过了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

方言是文化,更是乡愁

如何将古老的方言交给未来,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记者了解到,很多人正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方式担负起传承方言的责任,向年轻人传播地域特色鲜明的方言,让方言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别紧哎’‘不要虚’‘早点睡告哦’……扬州话太有意思了”,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马伟在抖音上用扬州话演绎生活百态,得到了很多人共鸣,几乎每条视频下面都会有这样的留言。马伟在抖音已经积累了200多个原创短视频,近30万的忠实粉丝。这些视频不仅有扬州本地观众看,也有大量的外地观众成为粉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扬州方言感兴趣。

“扬州方言具有北方方言中的直爽,也有南方方言中的那份温婉,是扬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拍摄短视频,马伟希望能够唤起年轻一代学习方言的兴趣与热情。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6)

“方言不仅是语言工具,它承载着乡愁和乡情,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文化记忆。”马伟至今记得,多年前,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华侨找到了他,“他是从中国台湾省来瑞典定居生活的,但是他的父母都是扬州人,在瑞典国家电视台看到扬州评话艺人要来演出的消息后,他提前一天坐火车来到斯德哥尔摩观看我的演出,目的就是为了听听正宗的扬州话。”游子在外,熟悉的乡音瞬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那位年轻华侨对我说,方言是文化,是回忆,是乡愁,方言是中国。”

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十分看重方言的传承,在她看来,方言就是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载体,“扬州评话、扬州花鼓戏以扬州方言为基础;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以苏州方言为基础;江淮戏以江淮方言为基础;锡剧以无锡方言为基础。如果失去了方言,地方戏就不能存活。”

陈澄发现,剧团这些年新招的年轻人,都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不会说方言竟成了问题。为了纠正学员口音,剧团老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地方戏演唱必须与方言的字音字调相吻合,只有准确的方言吐字,才能完美呈现出地方戏曲字正腔圆的独特韵味。”

出身淮剧世家的陈澄自幼在家中与父母说盐城话,如今在家里,她也要求儿子必须说盐城话。在陈澄看来,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运用,但减少了方言的使用率,“家庭是方言培养的土壤,家长要有意识地跟孩子说方言,让方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底,陈澄在B站以江淮方言翻唱了流行歌曲《神女劈观》,获得了数百万浏览量,她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弹幕遮脸”的盛况。很多95后、00后的年轻人第一次听到了江淮官话,由此成为了淮剧的粉丝。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7)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我的常州老乡、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世时,曾给我题词——学好普通话,不忘家乡话。”79岁的常州学者范炎培一直在常州各大学校开设方言课程,起初,一些大学老师曾有顾虑:方言这门课会有学生选修吗?但没想到,选修课80个名额被瞬间一抢而空,很多学生因此学会了常州方言,享受到直接益处——在当地生活如鱼得水,与当地人瞬间拉近了感情。

“方言是一种文化载体,背后承载着当地的古语古音和文化密码,学习方言也是在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范炎培说。

年轻力量,让方言更“年轻”

“恩正、安生、多大事啊、一裹脑子……《红楼梦》里多少南京话,你啊晓得啊?”每个周三,就着时下热点,用南京话讲民俗、谈文化,是90后媒体人张晨的工作日常。面对镜头,张晨脱口而出的南京方言,比普通话更生动、更有表现力。

如今,主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以及方言的受众基础和市场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探索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来守护本土方言,讲述文化故事。

“当初做方言视频就是觉得新奇、好玩。”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张晨喜欢刷手机,常在手机上看全国各地的方言配音、视频和短剧,她发现,轻松随意、自带活泼泼的“侉”气质的南京话是方言里的热门。张晨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女孩, 2021年夏天,为了普及抗疫知识,她和小伙伴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南京话拍摄了一部短片。出人意料的是,这则短片发布后热度迅速攀升,没多久就有了全网数十万的传播量。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8)

“从没想到方言现在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受到鼓舞,张晨和小伙伴们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更新南京方言短视频节目,与观众分享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寒山隔远钟,野雪不留踪。若问何处去,河灯照桥枫……”每晚在睡前听苏州话歌曲《姑苏城》,95后公务员李潇逸的内心都会升起一阵温暖和感动。“我是宿迁人,大学毕业后来苏州工作,觉得苏州话特别温柔唯美,这首歌唱出了我心中苏州的模样。”

《姑苏城》本是一首普通话歌曲,由演唱者“流浪的蛙蛙”用吴侬软语翻唱,一度火爆于二次元古风圈。这两个月,李潇逸特地在社区报了苏州话学习班,期待能通过学习方言听懂这首歌。

自媒体博主徐福晋的徐州话方言视频在徐州家喻户晓。在方言短视频领域获得成功,徐福晋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文案写得好,起承转合,满满都是包袱。后来她发现,之所以能在方言上跟别人共情共鸣,是因为她的方言够“土”,内容的生命力够“强”。

“传播方言文化,现在我们并不缺乏巧思,但是更要有对城市的热爱。它的气质、喜感、痛点……不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会产生新的思路和打动人的触点。”一有空,徐福晋就在徐州城到处逛,走遍了城南和城北,“老徐州”和“新徐州”,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活。

“河嚎拉显,离眼转圈,一歪就斜,卜土杠烟……”徐福晋用徐州土话改编了网络流行歌《生僻字》,把对故乡的情思,夹杂着一丝调侃和吐槽写进歌里,不出意外地“火”了。每次上街,她总能遇上人过来说:“啊哈!我经常刷到你!”搭讪、签名、合影……徐福晋也因传播方言成了网红。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9)

5月初,南京80后小伙徐鹏穿着印有南京方言的衣服,穿过热闹的熙南里街区,来到“嚯一得儿”奶茶店。在南京话里,“嚯一得儿”就是“喝一点儿”的意思。路过的外地游客会驻足观望,朝着店名念上几遍,体味这其中的南京味道。而南京人路过,默默扫一眼门头,会心一笑。

“嚯一得儿”茶饮店不是徐鹏创立的第一个方言文创项目。凭借20年品牌营销、广告策划从业经验,他从2018年开始围绕南京方言筹划文创项目。打开他和团队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南京话研究所”,可以学“一得儿”南京话,比如活儿屁、雷堆、拾搭;也可以听一听南京话讲述评事街、三牌楼、棉鞋营等街巷名称由来的故事。此外,还有会讲南京话的方言文创“一得儿故事小酒”“一得儿故事小茶”,方言绘本《南京有只卜卜鸭》,让人忍俊不禁。

“语言是动态的,我想打破文字的限制,打造一个线下的方言消费场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徐鹏把这些“方言产品”都集中到奶茶店里。走进来拍照、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操着南京话的店员热情地跟顾客攀谈、介绍,“莱斯”“挨摆”“乖乖隆滴咚”……南京方言元素在茶饮、酒水、杯套等产品上花式呈现。下沉到实体店,徐鹏更直接感受到人们对方言文化的喜爱,上至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下到抱在怀里的孩子,很多人来这里“打卡”,偶尔有老南京人顺便评论某个方言的字写得不对,于是徐鹏在四家分店里都准备了纸笔,欢迎南京顾客留言指正。

“方言是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语言,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规范和标准,更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场景演变和语言方式的演变。希望在这个时代,用我们的方式记录下方言曾是这样发音的,为未来留下美好记忆。”徐鹏说。

“方言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年轻人是其中的关键人群。”在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看来,方言不能和“土味”画等号。相反,“为家乡上分”等系列视频的火爆,印证了新媒体语境中,各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能赋予古老的方言以新的活力。将方言引入短视频,用方言演唱古风歌曲,用创意文创弘扬方言文化……刘永昶说,科技激活了方言传承路径,年轻人对方言的种种新“玩法”,将有助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增加人们对方言的熟悉度和亲切度,使古老的方言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王慧 吴雨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脉】

悠悠镇江,不尽长江滚滚流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用简单的两句白描,就清晰地勾勒出长江下游镇江、扬州与南京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

缘江为境,以江为名,因江而盛,镇江是一座与长江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城市。自古以来,镇江的城市肌理与长江就深度嵌合。三千年来,在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里,镇江经历着战火硝烟,孕育着英雄人物,承载着文采风流,彰显出别具一格的长江文化特色。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0)

江边一座城

先秦吴国于此发展壮大

长江奔腾,在镇江境内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的湾,在这里,长江从西、北、东三个方位包围着镇江,将这座城市牢牢地拥在自己的怀抱之中。

四千年前,长江只有在镇江以上才稍具正常河流的形态,镇扬以下,沙洲罗列。一直到唐代,镇江的江面都很宽广,这是当时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唐代诗人王湾所写的《次北固山下》,描述船停泊于镇江江边,眼前的风景却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江南滨江傍河的城市不少,但像镇江这样山水交错、江河交汇、城市滨江的地理位置却是不多。”地方文化学者、镇江市作协名誉主席王川告诉记者,从地理地质角度而言,凡是石质山体滨水的,下面通常较多深水港,适宜泊船。同时水文地质上有着“凸岸涨,凹岸塌”的规律,因此城市往往都建在凸岸的部分,反之则容易坍塌,“镇江之所以数千年来都能成为港口城市,这和它处于凸岸有石山的地理位置有关,这样才有利于舟楫,并有较大的腹地。”

王川说,一座城市的诞生,可以有多种缘由,而镇江城却明显因为地缘优势。元代的《至顺镇江志》中说:“镇江以长江为天堑,诸山环列,险其三方,自古形胜之地,虽不设备,险过金汤矣。”就说明了自古在镇江因险而设城的缘故。

“在镇江江边的群山之巅,分布有大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国贵族大墓,其气势雄伟,视野开阔,好像吴国的‘王陵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高逸凡告诉记者,在这些墓葬之中,出土为数众多的吴国青铜重器,密度堪称江南之最,其中不乏宜侯夨簋和吴王夷昧矛这样直指吴国历史和君王名号的铭文青铜器。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1)

1954年,镇江大港村民在烟墩山刨地时,意外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的“宜侯夨簋”上,有100余字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发现的长篇金文,引起全国轰动。历史学家李学勤指出,宜侯夨簋的珍贵,在于它是已发现的唯一详记“封建”诸侯的金文。有专家认为“宜”“虞”“吴”相通,宁镇地区是吴国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镇江孙家村还首次发现了颇具规模的吴国冶铜城址,专家推论,这里极有可能是当时吴国“国家级”的青铜兵器冶铸“工厂”。孙家村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镇江是先秦时期吴国的政治中心、文明中心,更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将镇江的建城史上推至西周时期。

彼时,镇江向东已是茫茫大海,只有向南越过云阳北岗进入太湖流域,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从吴王馀祭开始,吴国从镇江越过云阳北岗,进军今丹阳一带,通过一座座堡垒步步深入,至吴王夫差之时终于将越人压制到了太湖以南。”高逸凡说,在这条进兵的路线上,留下了丹阳葛城遗址、武进淹城遗址、无锡阖闾城遗址、木渎春秋大城遗址等一系列城址。也是在这一时期,吴王寿梦幼子季札留下了季札让国、挂剑存信等众多道德美谈。至今,丹阳延陵季子庙香火长盛,而延陵季子的美德和才学,也让荆蛮之地的吴国第一次走进了中原主流文化的视野。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2)

当一代霸主吴王夫差站在长江北岸,意气风发地开凿邗沟、剑指淮上之时,在长江对岸,镇江的群山之巅,埋葬的正是从周原而来、筚路蓝缕开辟东南的吴国历代先王。

铁瓮城屹立

乱世里的南北风云会

再下一次,镇江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时间要快进到滚滚硝烟里的三国年代。

对于逐鹿天下的江东孙氏家族而言,镇江是他们的大本营。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在镇江北固山上修筑了一座包砖的山城,号为“京城”,并将自己的治所从吴县迁来此城。高逸凡告诉记者,正是在这座后世俗称“铁瓮城”的我国已知最早的包砖山城里,孙权与诸葛亮定下了联合抗曹的方针,并由此派出周瑜、程普率精兵前往赤壁大破曹军,打赢了吴国的“立国之战”。

北固山,横枕大江,石壁嵯峨,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铁瓮城是一座军事堡垒,建在长江边,正是取其易守难攻之意。

三年之后,孙权又以京城为蓝本,在现在南京秦淮入江口的石子岗上修筑了石头城,从而奠定了后来的吴都建业。

1800年来,历代镇江郡、州、道、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固山铁瓮城及其周围一带。最近几十年来,铁瓮城遗址的发掘,终于让地下层层叠叠的历史重见天日。在这里,六朝、唐代、宋代、明代的台基墙一层又一层地叠压,历朝的人民行走于同样的道路,历史的“层累地”在这里可触摸、可感知。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3)

孙吴帝国灭亡后不到三十年,躲避中原战乱的北方士族大姓纷纷南渡,侨居江左吴土,史称“永嘉南渡”。此后在东晋南朝的统治之下,北方侨民与吴国遗民不断交流融合,创造出了融汇中原文明与吴地风流的全新文化。

在这一进程中,文武重镇京口和齐梁帝乡兰陵(丹阳)再次成为了历史的风云际会之地,祖逖、刘裕、檀道济、刘勰、萧统、祖冲之……无数英雄人物和文明巨子在这片土地上涌现,而江河交汇的镇江也默默地坚守着自己融合南北、捍卫文明的历史使命。

得利于江河交汇的舟楫之便,镇江常常是历史上中原移民前来南方的“前哨站”。3000年来移民不绝如缕,由此也催生了镇江地域鲜明的“移民文化”,南北文化在这里渗透融合。

“吴文化的根本内涵,正是中国南北文明的交融凝聚:从中原的周文化与东南荆蛮文化(考古学称湖熟文化)千里绾合为句吴文化,到江淮士族与江东士族共同缔造出孙吴帝国,再到永嘉南渡、建炎南渡带来的中华文明‘宅兹东南’与江南取士‘天下文枢’,吴文化的每一次大发展、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南北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高逸凡说,吴文化这一根本内涵的集中体现,正是缘于镇江地处吴越门户、控扼江河交汇、交通南北羁旅、转输四方之利的优势。

古渡渺千秋

在这里“一眼看千年”

1200多年前,在镇江长江边的小山楼里,诗人张祜夜眺长江,写下了眼前宁静幽美的一幕:“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除了张祜,李白、孟浩然、苏东坡、马可·波罗等,都曾是这个渡口的过江客。从镇江西津渡乘船经金山到达瓜洲,再抵扬州,这是渡江的热门航线。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4)

西津渡在镇江云台山麓,也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渡口,三国时称为蒜山渡。唐武德年间,润州(镇江)属金陵区域,这里又被称为金陵渡。晚唐时,北固山下建甘露渡,金陵渡在甘露渡之西,于是改成西津渡并沿用至今。

“这一区域内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有着‘古渡博物馆’之称,厚载着自唐朝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是长江遗赠给镇江的津渡文化的典型代表。”原西津渡文史办主任张峥嵘告诉记者,江南古街很多,但是西津渡的突出特征就是“因渡成街”。

张峥嵘介绍,如今街区内现存有47处文保单位,其中3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10景点)。这些建筑“因渡而生”,为了保平安,建造了过街石塔、观音洞与铁柱宫;为了抢救落水旅客,成立了救生会;为了渡口方便,建立了待渡亭及接待旅客的小山楼;为了转运贸易而产生了镇江商会及广肇公所,以及派生出来的西式租界建筑、近现代建筑……津渡文化的隐性内涵和显性外露,无一不在诉说长江留下的深刻印记。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5)

其中,昭关石塔右侧,就是镇江古代江上救助打捞机构的所在——救生会。张峥嵘说,古代的救生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海事局,这处救生会遗址是世界最早的专业救助机构的遗址之一。

那时的西津渡,北对瓜洲渡,江阔而险,再加上当时金山屹立江中,附近江水盘涡旋激,尤为险恶。渡江的工具又大多是小木船,所以每当风起浪涌,渡船在江中经常沉没,出事之时,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惊心动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船沉人亡事件。于是从南宋乾道年间开始,地方政府就在西津渡设立救生机构,直到近现代共存续700余年。

西津古渡为历史上的江防要地,江南战事多与此渡口有关。晋代祖逖在西津渡江面中流击楫挥师北上,南宋刘裕在西津渡蒜山大破孙恩,隋文帝渡过西津渡江面大举灭陈,以及南宋韩世忠大战金兵、郑成功克复瓜洲等都和西津渡有关。鸦片战争时的镇江保卫战,更是一场爱国官兵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奋力抵抗英国侵略者的血战,不仅留下光辉一页,而且震动了全世界。

“作为转口大港,镇江的地位一直没有衰落过。”王川说,即便元代江北运河湮塞,一改江南漕粮由内河运输的做法,也需要在镇江囤仓后,转成大船沿长江出海,运往大都。鸦片战争以后,英军正是看中了镇江的水陆地理优势,才选中在这里开埠,之后又在此设立领事馆。从此,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镇江对外贸易、工商业和金融业得以发展。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6)

“历史的机遇,便利的交通,重要的位置,宽广的胸怀,使近代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多元文化相互共融的舞台。”张峥嵘说。

至今,长江之险给镇江带来的历史风云故事已经没入史书,只留下余韵袅袅,而大江之阔、丘陵之美给镇江赋予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意识,依然融入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丰厚滋养。

如今在镇江,我们可以来到金山,“江天一览”极目抒怀,或者是来到幽静的“江中浮玉”焦山,参观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被历代书法家称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又或者是来到北固山顶,面对着奔腾长江,就像曾经登临这里的辛弃疾一样,激吟一阕“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不尽长江滚滚流,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处,流淌的正是长江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镇江话范例(让方言永葆年轻)(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