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中,云的画法和水的画法差不多,也有勾、空、染之分,勾云法主要用在白描,工笔中,而在山水画创作中主要以空云法和染云法为主。

下面就通过经典的绘画作品,学习画云的技巧。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1)

石壁看云图 南宋 马远

绘溪流石壁、乌云遮天,一老者持杖举目看云,两岸山石耸立,翠竹、树木生机勃勃。乌云用浓墨渲染,配景用笔豪放简率,人物衣纹了了几笔,亦形神兼备。画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山水理想化,绘制的景物都为主题服务。图中石壁既像岩石,又像云霞;画中人既像在石壁对岸通过石壁下的缺口眺望远处云霞,又像在石壁正下方抬头望向石壁上的“云霞”;观画者既像是在画面外看画,又仿佛被带入画面中站在画中人的位置上观赏风景。此图舍弃了一般化的空间感,而将画面与观画者融为一个整体,表达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精神。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2)

青山白云图 南宋 佚名

此图绘高山流水、白云明月,古松团瓢前一老者坐看山间风起云涌。画面似写唐代王维五言诗《终南别业》中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意。山石兼皴带染,松枝作蟹爪形,空中用淡墨晕染出明月一轮,山间白云以墨线勾廓,外围施淡墨晕染,极好地表现出云层的体积感。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3)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4)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5)

潇湘奇观图 南宋 米友仁

米友仁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长子,父子两人共创“米家山水”。此图绘米友仁十分熟悉的潇湘奇观景致,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开卷便是浓云翻滚,隐现出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飘动变幻,逐渐显露出山形,重迭起伏的峰峦影影绰绰地展现于团团白云中。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立,尖峰高耸,树丛映带,沙渚数重,甚富高远和深远感。结尾处山色又渐趋淡远,唯近处林岸、草庐明晰。自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远近、浓淡,几度变幻,奥妙莫测。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6)

云山图卷 元代 佚名

云雾遮住山腰,近处可见树木,小舟,远处一处迷蒙,白云围绕山峦,气韵灵动。画面所绘云层似米家风格,而山头以晕染着色,相比于米氏风格色彩较淡。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7)

潇湘白云图卷 明代 董其昌

远处云雾缥缈,与群山融合一体;山脉连绵不绝,树木郁郁葱葱;近处山谷中数座房屋隐于此,如若世外桃园。技法上,云之绘法有米氏之韵,云头以墨色晕染,间或白色,有种翻滚变幻的动感。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8)

白云红树图(局部)明代 蓝瑛

此幅以没骨法画法,以石青、石绿色画山石,用朱砂画小草,树叶也用浓艳的红、黄、青、绿没骨点出,云用白粉渲染。画面色彩浓重丰富,却又典雅清新。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9)

云山图轴 清代 石涛

此石涛晚年之作,此时他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大胆,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约之妙。图中打破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的“三叠式”和北宋式的上留天、下留地、中间设景的构图程式,而是用“截取法”直接截取景致中最优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段。作者描绘半露的山体,树木间以水墨渍出云态,天空用淡墨渲染,以显现出云的白净和飘浮的动感。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10)

红叶白云图 清代 王翚

遍地皆红叶,千山尽白云。以长、短披麻皴并举,参合圆润之笔,以繁密的皴法层层擦写,构建出平缓厚润的山脉,山间丛树则用焦墨侧锋横点写成,与山体皴法融为一体,尽得山峦之浑厚秀逸。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11)

黄山烟云图 当代 李可染

国画中怎样画云(国画技法25云的画法)(12)

云表奇峰图 近现代 吴湖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