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都有一份私心。为了自己多赚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这样的话,日子就幸福了。

有句话说得好:“一滴水,唯有放到大海里,才不会干涸。”

诚然,生而为人,在保留一份私心的时候,还要融入集体,为大家做点什么,若不然,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鲜花需要绿叶陪”,如果你我都做鲜花,那么谁来做绿叶?

所以说,一个人真正的厉害,就是“满足别人”,不太把自己当一回事。

真正厉害的人是让别人舒服(真正厉害的人是)(1)

02

第一,给别人“一展身手”的机会,互惠互利。

有一个词语叫“表现欲”。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希望突出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生命力。人在年轻的时候,表现欲会强一些,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就会克制自己的表现欲。

不难发现,给别人有表现的机会,让自己当“绿叶”,这是成熟的标志。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给别人做嫁衣。看起来是自己亏本了,其实是自己赚到了。

比方说,一个办工厂的人,让很多人都能够有工作岗位,让有技术的人有舞台。但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是“工厂老板”。一个开超市的人,让有管理能力的人当经理,还开出了很高的工资,所有“抛头露面”的机会,都让给了经理。实际上,超市老板收入更高。

有人说:“离开了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当我们看到平台上的人,风生水起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创造平台的人,才真的了不起。台前有掌声,幕后得实惠,这就是合作共赢的局面。

03

第二,给别人真爱,互敬互爱。

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有这样的画面:癌症男孩韦一航,一直都感觉命运不公平。

有一天,他在医院门口看到了一个衣服破旧的男人,拉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儿来看病。

女儿很懂事,在吃饭的时候,请“爸爸”吃几口。男人哄着女儿说,他已经吃过了,等病好了,一家人好好吃饭。

过了几天,韦一航看到男人几近颓废地坐在医院门口,身边没有了女儿。

韦一航迅速点了一份外卖——红烧牛肉饭,送到了男人的手里。外卖单上写着——送饭的人,“女儿”。

男人端着饭,失声痛哭。

想起一句话,当你为自己没有鞋而哭泣的时候,忽然发现,有的人没有脚。

不管你多脆弱,多卑微,你都可以去爱别人,都可以传递一份温暖。当你付出“爱”的时候,也会收获爱,更重要的是,你治愈了自己。

很多病痛,根本应该是源自我们的内心。因为内心是荒芜的、痛苦的、冷漠的,因此令人沮丧。如果内心有了温暖和感动,多流几次眼泪,人生就真正有力量了。

真正厉害的人是让别人舒服(真正厉害的人是)(2)

04

第三,给别人点一盏灯,彼此安全。

看过一个故事:以为盲人夜里出门,总是点着灯笼。外人很不理解,这显然是多此一举。

盲人说:“因为手里有灯,所以你们都看到我了,所以你们都不会撞到我。”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一盏灯,但是可以为别人点一盏灯。你的“多此一举”,恰好是别人需要的;又恰好是保护、丰富了自己。

《潇湘晨报》里有这样一条消息:在长沙天心区的一条小巷里,五十多岁的孙美华大姐,连续十余年把自家超市门口的路灯,点亮到凌晨。

原来,十年前,有一个上夜班的女孩,担心走夜路不安全,害怕黑黑的小巷,希望超市的灯,可以亮得久一点。

人生路漫漫,谁都需要一盏灯。或是夜里的一盏路灯,或是生命深处的“心灯”,或是家里阳台上的一盏引路灯......

每个人都有迷路、恐惧不安的时候,如果有了“灯”,就好多了。如果在这个社会上,大家都习惯了“点灯”出门,就再也不会黑暗了。哪怕是只身一人外出,也会很安全,得到好心人的关照。

05

第四,给别人留退路,路宽心宽。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母亲李氏,识大体,体谅人。

有一天,一条接送新娘的船,撞上了她家的船,左邻右舍都说,要对方赔钱。

李氏问:“新娘子在船上吗?如果在的话,就直接走吧。”

事后,李氏告诉邻居,送新娘是不能停留、不能折回来的,如果这样的话,就不吉利了。再说,自家的船,年久失修,不值几个钱了。

《菜根谭》有言:“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在狭隘的地方,你让一下,对方就可以顺利通过了。之后,你自己也能够通过。否则就会彼此对峙,谁都没有办法通过。

当然,如果对方很讲道德,回头还会感谢你,让你的人生显得更加高贵。

这个世上,本来有很多路,因为每个人都霸占着脚下的路,因此就“无路可走”了,这是很可恶的。做人,要学会留路,给别人就坡下驴,也拓宽了自己的人生。

真正厉害的人是让别人舒服(真正厉害的人是)(3)

06

《吕氏春秋》有言:“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

如果一个人可以一直满足别人,那么他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如果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他就是“王者”。

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安排、控制、指挥、嫉妒”别人,不如服务别人。当别人得到满足之后,你会有成就感,并且会得到一定的回报。

诗人荻原朔太郎说过:“所谓幸福的人,是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

愿你我,彼此满足,知足常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