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其实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陪孩子成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陪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陪孩子成长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其实对于教育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有时候觉得教育孩子并不是教给他什么,而是互相学习的过程。

比如孩子成功后的那种兴奋和骄傲,失败后的那种失落和沮丧,都是真实情感的表达,我们要学会保护,而不是客观的分析。

再比如我们处理情绪的技巧,处理工作学习的方法,养成习惯的耐性,这是我们要教给他们的。

l 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有一次期末考试,在回家的路上,孩子说他英语考的不好,有几个问题没有答好,情绪很低落。我和他妈妈就开始帮他分析为啥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平常没有好好学,还是刷题不够,然后又延伸到他最近不努力、懒惰等等,结果突然间孩子崩溃大哭,说我们不关心他:“你们说的那些问题我都懂,考的不好,我心里特别难受,我最想要的就是你们来安慰我一下!”看着他委屈的样子,我才明白:原来这些说教用错了地方。

很多时候,遇到事情,孩子其实都懂,心里门儿清,家长不要肆无忌惮的分析,因为分析、分析、再分析……慢慢就成了指责。真正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声音,一个拥抱可能比十句说教更管用。

l “玩游戏”不能纵容

上小学时,每次看到他玩游戏欲罢不能,然后急匆匆去完成家庭作业,我便气不打一处来,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家庭的痛点。我的方式是借助一两次的“大发雷霆”来引起他重视,然后告诉他我的期望:希望他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才可以玩游戏。然后我再告诉他我的技巧:尽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前去完成自己的作业,这样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很从容,即使想玩游戏也不用偷偷摸摸,这样更畅意。

孩子沉迷游戏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后来,我家开始设定了“游戏之夜”,每个星期五晚上可以畅玩,其他时间学习最重要,孩子也很少再妄想偷玩。

l 教会孩子“提前”做事

最近孩子告诉我,他每天都利用课间、自习课、午间回家等碎片时间提前去做当天的作业,甚至提前做一部分次日作业,他感觉心情很舒服,因为是提前,他可以不用很急,仔细的做。我能感觉到,他已经体会到提前学习的快乐,从容做事的快乐,这是任何成绩也代替不了的,这个习惯会引导他往更好的方向去。

提前做事,其实就是一种时间管理法,有效的利用时间,积极做完手头事情,不拖延,对以后的人生非常重要。

l 我们相互陪伴,一起成长

十四、五岁是一个敏感时期,我最近看过一篇文章中,有位老师这样总结这个阶段学生的六种心理特征:

第一,自我感觉“长大了”,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

第二,不成熟,讲歪理;

第三,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

第四,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压力的心理空洞出现;

第五,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第六,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上面这些总结,同时也是孩子心理的一个递进过程,非常恰当,这个时期很重要,我们家长的“陪伴”更重要。陪伴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做,孩子成长必定会走一些弯路,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验深刻。李嘉诚说过:“讲一万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苗头,要及时制止,正确引导,小树在窜天,枝枝杈杈砍几刀,也是必须的。

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来完成成长的“必修之课”,这样既锻炼了他解决事情的能力,也提升了他背负责任的使命感。

l 结语

我希望我的孩子热情、善良、勇敢,这是他的人生底色,他只要一直在自己想成为的人的道路上奋发努力,我就觉的是欣慰的。

孩子每天给我们新鲜的成长信息,我们也应该每天给他们更新鲜的人生招式,这样的互动和沟通,才是一个家庭的理想状态。

教育不需要教条,需要你用爱去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