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其自幼便聪慧异常,六岁便能作诗,就随便能指颜师古著作之误,十岁便饱览六经,更是未冠而仕,后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而这样一个奇才的一生却并不美好。史书记载,王勃科试及第后授职朝散郎,却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惹圣颜不悦被逐出沛王府,仕途毁于一旦,后来又因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还连累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再去交趾看望父亲的途中落水而死。但是王勃的死却疑点重重。

王勃是在什么时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么去世的)(1)

01

王勃真是落水而死了吗?

王勃之死的记载来源于《唐书》,而新旧《唐书》对于王勃之死的记载却不一致。《旧唐书》记载“(勃)坠水而卒,年二十八。”即上元二年(675年),而《新唐书》却记载“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为上元三年(676年)。而王勃的《三月上巳祓禊序》中,有“永淳二年(683年)暮春三月,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王勃在落水而亡几年后却仍有作品,与史书记载相悖。由此可见,王勃落水而死的历史记载是否属实还需要进一步考究。

02

王勃身上带有的疑点

王勃身上最大的疑点莫过于他在参军期间杀死了自己藏匿的官奴曹达。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此事就字面是看就满是疑点,其一,藏匿罪犯是大罪,王勃为何要藏匿官奴?其二,为何藏匿之后又怕走漏风声,选择杀掉?其三,为何杀掉官奴便走漏了风声被人知晓?其四,藏匿官奴,私杀官奴两大死罪加身,为何被大赦?《唐书》记载,王勃此事是因其恃才傲物,被同僚所嫉,加以构陷,但此时王勃已经被贬一次,经好友推荐才成为一小小参军,不至于被人嫉恨至此。

王勃身上还有第二大疑点,唐朝悼亡诗流行,为何王勃落水而死,他的亲朋好友,文坛大家却没有一篇关于王勃的悼亡诗出现?

王勃是在什么时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么去世的)(2)

03

王勃之死也许另有隐情

根据《王子安集》内作品时间作者认为王勃并非落水而亡,而是无心仕途,就此隐居,不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为何如此说呢?王勃仕于高宗后期,武则天于655年便已插手与朝政,王勃深得高宗赏识不满此状。众所周知,王勃的仕途转折点在于《檄英王鸡文》,而文中有写到“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史学家认为唐高宗因《檄英王鸡文》暗讽皇室斗争而大怒。实则不一定,作者认为其应该是暗讽唐高宗将权力的一部分交与武则天却弄巧成拙,导致自己渐渐脱离权力中心。而之后的仕途挫折与藏犯之罪大概是政治交锋的缩影,朝堂风向的瞬息万变导致了王勃无心仕途而后淡出了朝堂的视野,最后其是否落水而亡也无人深究。此为作者个人观点,具体史实还需进一步考究。

王勃之死众说纷纭,但其“可考”的生前最后作品《滕王阁序》却是我们唐诗中难能可贵的瑰宝。

王勃是在什么时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么去世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