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依法治国五年来新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1)

资料图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介绍,10年来,我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编纂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律师事务所3.7万余家。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02.9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高憬宏介绍,人民法院推动产权司法保护取得新进展。健全完善相关司法政策,先后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意见》《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将依法平等全面保护理念融入司法解释、案件审理中。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做刑事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发挥司法在保护知识产权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依法保护创新创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之路。2013年以来,制定惩罚性赔偿等21件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和12项司法政策,集中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依法制裁恶意侵权,营造了开放、公平、公正的科技发展环境。

10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卫生健康立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充分发挥立法协调职能作用,积极协调推进卫生健康立法,推动重要法律及时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加大立法修法力度,取得重要的进展和成果。其中就包括一批重要的法律制定修改出台,如制定生物安全法,制定医师法等。

(原标题: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如意

流程编辑:U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