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圣母殿、碧霞元君庙——记枣强县崔母庙奶奶庙,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奶奶庙碧霞元君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奶奶庙碧霞元君庙
千年圣母殿、碧霞元君庙
——记枣强县崔母庙奶奶庙
崔母奶奶庙坐落在今枣强县新屯镇,位于崔母北街之南,孔家村、井家村以东,张家村以西,阎家村、谭家村以北。南距天下裘都大营十华里,西距京南第一湖“衡水湖”50华里。庙会鼎盛时期是自乾隆年间至1939年前,这二百年中,涉及当地九个村庄(故有“九崔母”之说),占地约千亩。庙会每年举办三次:正月十六是花灯会;三月十五是香火会,自三月初一“开庙门”开始,直到月底;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会。其开始本是封建迷信与宗教活动的大汇合,至近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了宏大的物资交流会。清光绪十五年重修崔母碑记中云:“三月大会朝山者师师济济,经商者如云如雨,岂非万姓所仰赖,一邑之大观也哉”。 因经商者如云如雨,在近代又有崔母一带的地理条件,东临清凉江,船运昌盛;又处由德州至大营以及南宫、邢台的马车道上。各类物资尤其是大宗木材,由德州向西南顺水路和旱路运到崔母。反之亦然,大营的皮毛制品在崔母庙会上销量大,其中大部分是由客商再运到德州、天津等城市,甚至出口。
恢宏的建筑群
清嘉庆八年版《枣强县志》中,言崔母庙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多年间都曾重修。从孔家村现存碑记得知,光绪十五年又予以重修,但民间传说建年系隋代,唐代予以扩建,其后各代都曾修缮,民国前期,本县杨白塔人杨继皋,曾在京津募集一笔资金,再度维修过一次。崔母庙是诸多寺庙建筑群体的总称,全群体占地为边长180米的正方形,面积48.6亩(另在正方形范围之外还有一此建筑或场地)。其中较大殿阁都是叠沿歇山顶,各座所铺琉璃瓦的大小样式不一,色彩也各异,正如清光绪十五年重修碑记中所说“碧霞元君,南面独尊,北阙众拱,画栋财雕梁上干云汉,绛楼紫阁远曜星斗”。
群体中部------
大成殿 进山门便是大成殿,独为一个院落,民俗称“圣人庙”。面阔五(约30米),进深二,悬“大成殿”匾。有木雕“至圣先师孔子之位”和颜回、曾参、子思、孟轲等“四大贤人”牌位。殿前有两通碑竖于龟背上,殿后有桥,但毁失已久,人称“走桥不见桥”。(因年远事荒,面阔与进深都是印象而已,下同)。 金刚殿 位于大成殿之北。面阔三(约12米),进深二(约8米),前后支撑八根立柱,有四大金刚。 疮王爷庙和眼光奶奶庙 位于金刚殿东侧。 火神爷庙和送子娘娘庙 位于金刚殿之后。 香火池 位于金刚殿西侧。
碧霞宫 位于金刚殿之后,亦名泰山行宫,俗称“崔母奶奶庙”,为全庙群体中心,高10余米,长宽各约15米,面阔三,进深三,悬匾“碧霞宫”。铜铸碧霞元君像约数百斤,两侧各有一名泥塑童子,宫两边各有多尊泥塑神像,宫之前有五通碑各自立于龟背上。 麦王奶奶庙 位于碧霞宫西侧。
托塔天王庙 位于碧霞宫北面,内有托塔李天王铜像,重约四五十斤,东西两侧各有一通碑。因前面的宫殿高大,遮住了阳光和月光,俗称无影庙、无影碑。
钟楼 位于托塔天王庙后,正方形,周边长约24米,歇山顶铺以琉璃瓦,内由九个大红立柱支撑。东南角有木架挂着的大铁钟,重约两吨,背面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木刻像,佛腹内藏有经书。抗战胜利后,有人撬开佛像后背,发现内藏《论语》、《孟子》等共四本书。
十八罗汉殿 位于北端,面阔三(约15米),进深一(约4米),内有泥塑十八罗汉像。
群体东部------
魁星阁 位于东南隅,形似门庭,悬匾“魁星阁”,俗名“望乡台”。
阎罗殿 过望乡台便是一个院落,阎罗殿居北,左右各有配殿,内有泥塑阎罗像和判官、小鬼等,还有因在世时曾犯罪受各种酷刑的木雕像,如割耳、剜眼、割舌、刀铡、磨妍、挖心、下油锅等。
河神庙 位于阎罗殿东侧,内有木雕河神像。
三官庙 位于阎罗殿之北,面阔三(约12米),进深二(约10米),内有城隍爷、土地爷木雕像,脊顶上有两个陶制神像,一名齐天,一名阿来。
三官庙往北是民团护备局,再后就是僧人住舍禅房等。
群体西部------
戏楼 位于西部南端,东西约12米,南北约14米,两层。戏楼北有一个小便门,便门外有一口水井,戏楼之北有两通碑立于龟背上,上顶砌有瓦木结构小房顶。(据传,龟嘴里含有镇庙之宝,民国年间一次庙会上被经商的南方人窃去),碑之北各有一个石狮。
关帝庙 位于戏楼之后,面阔三(约15米,进深二(约10米),台阶特高,站于其上可看到戏楼内唱戏。庙内有约1.5吨重的铜铸关帝像,两侧是关平、周仓木雕像。
玉皇庙 位于关帝庙之北约10米处,面阔三(约12米),进深二(约10米),内有重约千斤的铜铸玉皇大帝像,庙北有3米宽的西大门。
卧姑奶奶庙 位于玉皇庙之后,内有木雕卧坐女神像。
九女殿 位于玉皇庙西北处,面阔九(约36米),进深一(约4米),并列九尊泥塑女神像。
群体之外--------
万人坑 位于西大门外,南至阎家村,北至孔家村,是百余亩低洼地,每年庙会期间,各类文化娱乐活动集于这个场地。
石王府 位于万人坑西北,开始有无建筑没有考证,至近代散落众多石雕,如石坊、石鸡,石鸭、石鹅、石马、石骆驼……,被称作石王府。
西大阁 位于万人坑之北,东西与崔母庙整体基本取齐,基址是六七米高的土台,台上是一所大院,北侧有一座阁楼,内有泥塑王母娘娘像。
墓地 位于大阁之西,孔家村南,面积数十亩的大土岗,是历年僧、道与乞丐死亡后的埋葬之地。
恶狗庄庙 位于崔母庙北约2.5公里处,结构为普通房舍。迷信传说是:人死后,灵魂进崔母庙前,必先经过这个恶狗庄,因此死者入殓前手持打狗棒、喂狗饼,送山(又名送门幡)时,给那些纸糊的童子脖子里挎上馒头片,用此打发恶狗。
悠久的历史传说
按民间传说,三仙岛上有姐妹三人,大的叫云霄、二的叫琼霄、三的叫碧霄,都是得道成仙的人。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为送子娘娘,掌管仙凡人圣、贵贱贤愚的投胎转世事项。三姐妹听罢封号,叩头谢恩出了封神台,云霄对两个妹妹说:“三山五岳,数泰山风景最好,咱一块到那里接受人间香火去吧!”琼霄、碧霄同意,于是云霄跨青鸾、琼霄乘鸿鹄,可碧霄的花翎鸟不知去向,情急之中,她抓过一头骡子就骑着追了上去当走到枣强城南三十余里的一个村庄时,碧霄的骡子立在路口说什么也不动弹了,碧霄下来一看,原来是要生小骡驹了,这一耽误,就被远远落在了后边,碧霄一急,就用金针扎骡子,从此,骡子就永远不生驹了。碧霄向前看了看姐姐们,早已无影无踪,她觉得反正也追不上了,就坐下来休息。休息间想起了师傅说的“一山难容二主”,心想,如果三姐妹都去了泰山,不就成了一山三主吗?倒不如就留在此地,为这方人造福。她便给当地名绅托梦,说要在这里安身的事,士绅大户便按她说的建了一座庙,庙正中为碧霞娘娘建了一坐碧霞宫,宫内为她塑了神像。据传说,碧霄娘娘因满足了来求生儿育女的要求,人们感谢她,便尊称为崔母奶奶,把这座庙也称做崔母庙。
盛大的古庙会
正月十六庙会
正月十六的庙会,实际上是从十四至十九借两个集日共六天的时间,这个会上交流的物资主要是建筑材料和农用器材,从正月十二三开始,远近二三百里地客商就陆续向崔母赶来。会上分几个主要交易场所: 木料市 有经营梁、檩、椽和农具等木材的;有经营桌椅柜木制品的。 芦苇市 因崔母会东有清凉江,西有索泸河,都盛产芦苇,芦苇是盖房不可缺少的物品,赶上好年景,修建房户多,上市量供不应求。 农具市 主要经营耧、犁、耙、耢、拖车、大车、小推车、推土车等成品。
三月十五庙会
中国在旧社会是一个多神的国家,因神多庙多,庙会也多。就河北省而言,有四个有名的大庙会,即任丘县的鄚 州庙会,涉县的娲皇宫奶奶庙会,安国的药王庙会和枣强的崔母庙会。 三月十五的崔母庙会远远超出了物资交流的范围,它集物资交流、娱乐、旅游、求神赐福、许愿还愿等为一体,是各行各业云集的场所。不仅周围村庄、周围市县的人来赶这个会,就是北京出名的瑞福祥等八大祥字号,天津的中原公司、劝业场、天津商场以及保定、沧州、桑园、济南等地大商号都来崔母庙会销货。占地面积约千亩,超出了九崔母地界。 按庙会的风俗习惯,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主要是香火迷信活动,十五至十九主要是木材和木制品交易,十九至三十主要是牲口交易。
封建迷信活动旧社会,人们崇拜崔母奶奶,认为她是有求必应的神,来求崔母奶奶或来还愿的善男信女,远处的从二月底就动身,有的坐牲口车,有的步行,更有甚者,为表示对崔母奶奶的虔诚,按佛道教信徒之规,从出家门开始,十步、五十步、一百步一个头地往前磕,一直磕到崔母庙。近处的人有一步一个头磕到崔母庙的,来到崔母奶奶前,烧香烧纸,放香火钱,诉说自己的心愿,求崔母奶奶保佑平安,这部分人大都是因父母或其他人患病来祈求的。 长期不生育的妇女或有闺女没儿子的妇女,便到庙内送子娘娘处烧香许愿,求娘娘保佑生个称心如意的孩子,还有的有了孩子,为让孩子长寿,到这庙里来求送子娘娘挂锁子,说是“孩子挂了锁,能活一百多”。闹眼病的求眼光娘娘看眼,长疮的找疮王爷看疮…………都各有心态愿望。崔母庙建筑群中的阎罗殿,即阴曹地府,过去迷信的认为人死后要到阴间,就进崔母庙的阴曹地府,因而,在父母去世后头三年,每年三月十五庙会间,要给亡者送钱,俗称送赶会的盘缠。亡者是男的,就糊个褡子,是女的就剪个包袱,上写“金银满褡”、“金银满包”,再写上寄往冥府和亡者生前的地址、姓名,放进纸香和冥币,到阎罗殿前烧了。时至今日,农村个别老太太还有三月十五上坟,给亡者送赶会盘缠的做法。庙内的木刻卧姑奶奶神像,穿着一身真的绫罗绸缎衣服,平躺在床上,到这里来的人很多,因为传说卧姑奶奶会治病,患者哪里有病,就往卧姑奶奶哪里放铜钱,俗称“压病”,如:头痛就往卧姑奶奶头上放铜钱,脚病就往卧姑奶奶脚上放铜钱。据传,旧时有一老太太往卧姑奶奶身上放铜钱时,她不知道这个木人有机关能动,不知怎的碰到了机关,卧姑奶奶一下子坐了起来,把老太太吓死了。
茶棚会是每个村自发组织起来为崔母庙会的香客搞服务的迷信组织,领头的称会首,到农历二月底,各村庄在通往崔母的路上就搭起茶棚,供上神像,摆好桌凳,备好茶水、食物,安排好住处,等候身穿黄兜兜的香客到来。有的村设几个茶棚会,大的茶棚会如王均乡的曹庄、原门庄乡的杨苏、唐林乡的朴庄、原流常乡的东清花、王常乡的大毛庄、旧县以及卷子、大营等村都有大茶棚会,这些村的茶棚会年年都糊“驾”,先在搭的茶棚里用秫秸、苇子扎架,再用色纸糊成崔母奶奶、王灵官、韦驮等神像,有的还糊三个奶奶像。小的茶棚会即挂上画有崔母奶奶的神像,以备南来北往的香客们烧香磕头,撂香钱,茶棚内还备有锣鼓铙钹,以供善男信女们夜间诵经念佛。日夜有人值班,并备有针线等,专为香客排忧解难,还备有车辆,接送行走不便或患病的香客。茶棚会的经费来自多渠道,有对村民的征敛,有村民自发交的行好钱或还愿钱,有香客们的香火钱,有征收周围村的“保安字”钱等等。茶棚会把多年的收入积攒起来,购买茶棚用的席、杆、桌、凳、被褥、碗筷等所需用品,会期用过后,平时还租赁给婚丧嫁娶的用户,也给茶棚会增加了收入。
茶棚会“演驾”是大村庄的迷信活动,也是茶棚会的另一收入渠道。茶棚会的人把纸糊的崔母奶奶用八抬大轿抬着,前面有三眼神枪开道,后边有锣鼓铙钹等乐器伴奏,到周围村庄走动,这便是“演驾”。每到一处,便招来一些看热闹的人和求平安的人来接“驾”,求平安的人迎“驾”磕头,烧香、撂香钱。再就是茶棚会的人散“保安字”收钱,即是用十六开或三十二开的黄纸用红笔写上“保安”两个字,再用火柴盒大小的红绿纸剪成三角,贴在黄纸的两个下角,这就是散“保安字”。他们在村中找出人来,挨家送,随着收三到五枚铜钱,收到马“保安字”放在大门内关爷堂的香炉下,朝外露出“保安”二字,算是崔母奶奶保佑的凭证。 茶棚会“进驾”,是茶棚会把纸糊的崔母奶奶送到崔母会上去焚烧。焚烧的地点是在孔家村村前,井家村的西北角上,这也是崔母会上最热闹、最隆重的场面,有很多人是专门来看“进驾”的。“进驾”是从三月十五开始,直到三月底,进驾前,架鼓锣铙钹乐队领头,还有武术队拿着刀枪“护驾”,人们打着红边黄心的杆杆茶棚会旗,还有比狮子、比龙灯、比高跷、比武术、比架鼓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庙会期间,一些相面、算命、批八字、看手相的人,也趁机骗人钱财。 商贸盛况 崔母庙会是方圆数百里会期最长、人员最多、物资最全、交易量也最大的庙会。主要交易区有: 庙东临一条南北大街,俗称货郎胡同、货郎铺子、里行棚。这里布棚挨着布棚,摊位连着摊位,陈列着各种绫罗绸缎,各色洋布,还有农家织的粗布,摊位上有各种日用百货、首饰品、化妆品,还有各式成衣和老人的寿衣寿帽。 在孔家村村前,井家村后,设有木料市,有近一华里长的木料大街,两边摆放着檩梁、门窗、寿木板材,大小车辆,桌椅板凳,柜箱嫁妆,耧犁耙耢,杈杷扫帚,柳杆等建筑木料和农用木器,本县的专业村庄如东青花的排杈,花园的木笆子,柳林庄的木耙等,都喜欢到这个会上来销售。 牲口市设在孔家村前,牲口交易好买好卖。 饮食大街在大阁前,是和布棚相对的一趟街。大棚内有散座,有单间雅座,各自的牌号匾挂在棚前。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名吃名菜,如清河的吊炉烧饼,故城的蝴蝶烧饼,武城的旋饼,德州的扒鸡,冀州的焖饼,景州的包子,南宫的驴肉,临清的酱菜和臭豆腐,枣强的鞋底火烧和熟菜,以及大饼、火烧、果子、老豆腐、烧鸡等,有糖葫芦、芝麻糖、花生糖等零食商品。 大庙的西侧有二百多米长的一条玩具大街,也是席棚相连,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土洋玩具,有小红樱枪、小木刀、小面人、面狗、面燕子、面青蛙、面小兔等,上面涂得五颜六色,这类小物品价格低廉。
娱乐场所 对楼里唱大戏,有梆子、评剧,一天三开箱,有的富户包场,让人随便看。在庙西还有一条娱乐大街,有说书的,玩西洋景、拉洋片、变戏法玩魔术的,有清唱的,也有化妆彩唱的。 俗称万人坑的地方,主要是耍把式卖艺的场所,那些跑江湖卖艺的人,每到庙会都在这里设场卖艺。赶庙会的人是哪个场子热闹,就往哪个场子去,但也有不为攒钱到这里来做武术表演的,如本县马田村、唐林一带练梅花拳的人,都到庙会上进行武术表演,还暗中保护来赶庙会的大商号。 位于井家村后,有一条赌博大街,搭着席棚、布棚,专供赌博的人来玩钱,棚内设有宝局、排九局、骰子局、麻将局、猜手宝、压黑红板、顶牛等赌具应有尽有,有地方警局对这条街视而不见。孔家村村西有一条六华里直通恩录的赛马道,道上有赛马赌博。 庙会上还有大烟馆,后来因有禁烟令,设烟馆的转到了暗处,再后来就没有了。
丐帮 因为庙会大,各处来的乞丐很多,俗称花子队。每年三月十六日,花子头领着上千乞丐去花子头坟上上坟,专赶大庙会,一来就是一二百人,有时达上千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缺胳膊少腿的,有光膀子敞胸的,有端着簸箕的,有空着手的,沿街挨门店乞讨,也向香客要钱。他们有个规矩,不偷不抢,只是用沙哑的声音喊:“老爷太太们,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这没修下的人吧!”然后便伸出手等着。如果要是不给他们,或是欺负他们了,他们便会一下子上来数十人,围着你让你走不开,更甭说做生意了。 花子队中有打牛胯骨数来宝的,牛胯骨上挂着小锒铛,一动叮当叮当的响,数一句打一次,对做买卖的先用好言讨要,如:“掌柜的,面带笑,恭喜今天发财了。你要施舍钱一吊,花子永远不来要”。你要不理他,他就说:“掌柜的,脸难看,你愁俺愁不一般,你愁生意做得少,俺愁赶会没盘缠”。你要还不给他钱,他唱起来没完了,加上后边跟着一群看热闹的,买卖就做不成了。要是花子烦了,还唱难听的,如:“东走走,西瞧瞧,寿材铺子走一遭。这个寿材做得好,柏木棺材杨木套,一头大来一头小,装进死人跑不了”。所以,有经验的老买卖人,一看见数来宝的来了,不等他唱,给他点钱就把他打发走了。 最吓人的是刺破头的。穿着破烂衣服或者光着膀子,一手拿着明亮的小尖刀,一手拍着胸膛,口里发出哀怜的叫声,向你乞讨。如果你给了他钱,他就走,如果不给他钱,他便真的刺破头顶,鲜血淋淋,这时事就难办了,一群花子围住你给你“说理”,不但给施舍钱,还得拿看伤钱,因而老买卖人见刺破头的来了,赶忙给他点钱,嫌少再添点,尽快把他打发走。
小盗贼 人们称其为“败钱”,亦称其“剪子手”。这伙小盗贼也有小帮派,有头儿管着,各偷一片儿,他们不和丐帮一样,而是专偷赶庙会人的钱财,尤其是乡下人,光顾着买东西看热闹了,常使小毛贼们得手,偶尔发现被盗抓住小贼后,小偷举起两手让你翻,证明他不是贼,其实,他一将财物偷走,便立即转交给另一个同伙,那同伙也即刻转交给另一个人了。
施舍 大庙会期间的施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出钱包几场戏,让人白看;有的设粥棚,让人白吃;有的捐钱修缮庙宇;有的为某个神捐款修缮。远处来赶庙会的人,有的财主出车拉着善男信女们来上香许愿还愿,往返数日。对施舍者来说,他们都认为这是积德行善,不光为今世还能为来世造福,各村茶棚会来的香客一律吃住不要钱,也是一种施舍。
九月初九庙会
九月初九庙会期一天,因这天是崔母大集,来的人又赶集又赶会,规模也很大。很多老年人都到那个大阁上去转转,这也算是登高的一种风俗。流传着九月初九赶庙会的一些顺口溜,如:“九月九,崔母阁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九月九,崔母会上吃碗长寿面,腿不疼来腰不酸。”“九月九,崔母会上吃只鸡,活到一百一,头发不白牙不稀。”“九月九,崔母会上买皮货,又挡风来又暖和”。 九月初九,崔母会上的物资交流除了木材、百货、五金等行业外,有大量是皮毛交易,大营一带各村皮毛加工户把各种皮毛制品都摆上了市,五颜六色,各式各样,任本地和外地客商挑选。
庙会的组织
举办崔母庙会之前,有各村长们和士绅名流出面,共同商量分管的区域,会中就各忙各的去了,会后,大家在一起结算账目,总结经验,安排下次庙会应办的事。 在庙会期间,和尚道士们也忙不过来,他们把某个神租给一个村或几个村,或一天一结账,从中分红;或出租多少钱,会后结账,因香客多,租赁双方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虽然不是官办的庙会,但地方政权如地方、保甲或区、乡的人员也介入,主要是维持秩序。 枣强的历代知县,有时也到庙会上走走看看,警局的人到会维持治安,一些士绅名流,每逢庙会也去,主要是调解各类纠纷,化解矛盾。
庙会的消失
1938年前,崔母庙会还很红火,1939年初日军侵占枣强后,抗日民主政府为防止日军将铜神像运走,便把崔母奶奶、玉皇、关公等神像埋藏起来,抗战胜利后,这些铜像被运到他处。经过几年的抗日战争,殿堂庙宇等建筑逐渐毁坏,抗战胜利后,又在庙会中建了完小。1950年前后,县政府为修建县城内的公房,拆了部分庙宇,还修建了旧路寺粮仓和大营区公所,这时的庙宇虽然遭到破坏,但庙会还兴隆了几年。 1965年,县政府又拆了一部分庙,拉到枣强,盖了当时的县委,即后来的招待所。 再就是通过破除迷信和各场政治运动,破坏了一大部分,也有大自然风吹雨打的腐蚀,庙宇逐渐全部被毁掉,加之“文化大革命”中全省曾统一为一、六集日,崔母集被取消,便没人再组织庙会了。
2015年农历三月初三,重新修建的崔母奶奶庙举行了隆重的开仙光仪式,众多善男信女纷纷到此祈福许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