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相信有不少的朋友都听说过这句话,原句引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
不同于储君身份的嬴政,也不同于门阀世家出身的李世民,朱元璋出生草根,从淮右的一介布衣,一步步走到金陵成为坐拥天下的帝王,在朱元璋的身上,可以真正的看到什么是“英雄不问出处”,什么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画像
元末江湖,社会动荡,群雄四起,前后十几年间,各地义军纷纷起兵,方国珍、刘福通、芝麻李、韩林儿、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等等,一时多少豪杰,虎视眈眈,逐鹿中原。然而最终,登上权力顶峰的是却是这个从社会底层里走出来的放牛娃、小沙弥!何故?
1、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元朝末年,朝廷暴政,官员腐败,再加上天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义军揭竿而起,民心早已不在朝廷这一方。但是有朋友会问,起义军那么多,按照评书里的说法:“十八路反元”,凭什么民心会朝着朱元璋呢?
首先,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他出身卑微,做过乞丐,当过放牛娃,也出家做过和尚,他曾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端,他深切的知道穷苦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艰难,所以相对于其他起义者,他更能体会百姓之苦,民生之艰。
胡军饰演朱元璋
其次,他的部队军纪严明,严明到什么程度,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陷镇江,然而,“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明太祖实录》),这是什么样的一番场面,敌人的军队打进家门口了,百姓竟然都不知道有战事,其纪律严明可见一斑。
最后,刘基的义军“九恶”论,又令朱元璋彻彻底底的看清了当时义军的弊端。其实不只是朱元璋的义军,从大泽乡起义至元末,农民起义一代代有人揭竿而起,却又一代代重复相同的失败,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历朝历代争天下,最终得势者大多还是世家豪族,所谓农民起义,虽喧嚣一时,声势浩大,却终是给他人做嫁衣,根由,恰是这“九恶”难改。正应了那句话:农民起义之所以重复的失败,只因为他们是农民起义。朱元璋明白,“九恶”不除,义军难成大事;“九恶”不改,自己难得民心,就如刘伯温所言:“九恶不除,虽称义军,实则草寇流贼。”朱元璋针对这“九恶”对军队着手改革,让自己的部队从“流寇”一般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而朱元璋也成为了那个民心所向的领袖
朱元璋与刘基
2、精兵强将,阵容强大
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能人志士颇多,他信奉唯贤是用,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只要是人才,无论是招降还是拜访,他都会想办法招入自己麾下,武有徐达,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蓝玉等阵前猛将;文有刘基、李善长、朱升、陶安、宋濂等治世能臣。这些人中,有的是朱元璋的同乡旧友,有的是敌方降将,还有的是山间隐士,但因为一个人,他们聚在了一起。手里有这样的豪华阵容,何愁拿不到全场MVP。
只可惜晚年的朱元璋疑心太重,为了给建文帝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好多开国元勋最终没能善终,这也间接导致后面燕王靖难时建文帝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3、朱元璋的雄才大略
想要推掉敌方的塔,光有阵容不行,技术也得到位,朱元璋最终能获得全场最佳,除了他强大的队友,老朱本身也是一个王者段位的选手。他的战略眼光,政治手段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在各路义军都纷纷举旗称王时,他果断采纳了朱升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加强防御,极大的保护了自己的势力;“广积粮”:在义军和朝廷打的火热的时候,自己大力发展生产,储备粮食;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缓称王”,想要做真正的皇帝,称王就必不可少,可一旦称王,你就会成为统治者的主要目标,也会成为其他势力集团的眼中钉,换句话说,你被针对了。所以,朱元璋选择隐忍,他不能让其他人看到他的野心,他要等一个绝佳的机会,等朝廷和各路势力消耗的差不多时,坐收渔利。
朱升的九字方针
而后,在率先攻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问题上,众参谋建议不一,毕竟这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就在此时,朱元璋再一次展现出他的独到眼光和他的杀伐果断,他评价二人:“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啥意思呢,就是张士诚器量小,没有大志,你不来惹我,我也不会去管你,自保就好。我要是打陈友谅,他肯定当作没看见。若是先打张士诚,那么好生事的陈友谅一定会来帮架。老朱最后一拍板,先干陈友谅!最终,如他所料,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败死,儿子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的管辖地区。从始至终,张士诚未发一兵。
鄱阳湖海战
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留给后世的的评价却是充满争议的,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妥妥的草根逆袭的传奇之书。但他的残暴嗜杀、冷酷无情也同样被后世所诟病,在很多统治者看来都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在他那里很简单,一个字,杀。但话又说回来了,人无完人,从古至今,又有哪个帝王不存在争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