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负责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清朝中期以来,朝廷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在广州设置通商口岸。这就使得广东一带繁荣富庶。两广总督自然也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肥缺”。可是,晚清时期,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广东成为中国抵抗西方列强入侵的前沿阵地,两广总督犹如置身火山边缘,压力巨大。

清末两广总督都有谁(晚清两广总督下场很惨)(1)

从1840年到1911年,朝廷一共任命了34名两广总督。其中,湘军名将刘长佑于1862年升任两广总督,还没到任,就转任直隶总督;吴棠署理两江总督,因为江淮未戢未能成行,他们不算数,因此只有32名实际任职两江总督。这32名两广总督,相当一部分下场很惨:轻者革职问罪,重者死于非命。

先来看革职问罪的。

1840年担任两广总督的人,正是我们很熟悉的名臣林则徐。林则徐在1839年主持虎门销烟,闻名中外。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和诬陷,被道光皇帝革除职务,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清末两广总督都有谁(晚清两广总督下场很惨)(2)

林则徐的继任者里,琦善、徐广缙、黄宗汉、毛鸿宾、英翰、张兆栋、谭钟麟、张树声等人的下场也不妙。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被革除职务。这里面,最冤枉的当属黄宗汉。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担任两广总督,由于力主收复广州,竟然被清廷认为“有碍和局”,被免去两广总督的职务。

张树声曾经两次任职两广总督。第一次是1879年12月27日上任,1882年4月19日历任,转为署理直隶总督。1883年7月13日,张树声第二次授任两广总督。不久后,中法战争爆发,张树声公开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和越南军民。可是,由于朝廷在战争与求和之间摇摆不定,导致战争失利。张树声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

清末两广总督都有谁(晚清两广总督下场很惨)(3)

就算没有革职问罪的,许多两广总督的日子也过得很苦,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如祁贡、柏贵、王庆云等人

再看死于非命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叫叶名琛。叶名琛出身书香门第,才思敏捷,他26岁考取进士,38岁授任广东巡抚,45岁实授两广总督,前途一片大好,“叶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然而,当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响后,叶名琛坚持著名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方针,被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自己也成了英法联军的俘虏,后被带到印度,经过绝食抗议后,客死异国他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涂上一层悲壮的色彩。

清末两广总督都有谁(晚清两广总督下场很惨)(4)

也有主动辞职的。

1909年6月28日,山东巡抚袁树勋奉命署理两广总督。那时候,两广地带已经成为新思潮的温床,以及革命党人密集活动的场所,袁树勋敏锐地嗅觉到里面蕴含的危险信号,呼吁召开国会,将危险消除于萌芽状态。然而,清廷没有接受。

袁树勋很是失望,于1910年10月29日主动辞职,隐居于上海。

此外,就是在两广总督任上平安度过的“幸运儿”,如阮元、劳崇光、晏端书、瑞麟、刘坤一、曾国荃、张之洞等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