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特性:

1、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1)

。空气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略小,近似计算时可用真空中的光速。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对任意两种介质来说,光的传播速度较快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光的传播速度较慢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光疏与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4、光的独立传播原理,当两束光相互穿越时,不会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在黑夜里,两个手电筒发出的光互相穿越时,各自沿原来的方向传播,互不干扰。

影子:

光沿直线传播,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不能透过物体而形成的黑暗区域称为影。

本影:无任何光线照到的区域。

半影:光源有部分光线照到的区域。

伪本影:光源只有边缘部分光线可以照到,中间部分光线无法照到的区域。

对点光源来说物体只会产生本影区域,对线光源和面光源来说物体才会产生半影区域和伪本影区域。

点光源物体本影光路图: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2)

线光源、面光源物体阴影光路图: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3)

日食:

月亮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太阳光被月亮遮挡,形成日食。日食又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日偏食与日全食光路图:

位于本影区的地球上的区域发生日全食,位于半影区的地球上的区域发生日偏食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4)

日环食光路图:

位于伪本影区的地球上的区域发生日环食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5)

月食:

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太阳光被地球挡住,月亮从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到走出地球的本影区的整个过程,称为月食。月食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注:没有月环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得多,月球不可能进入地球的伪本影区域。

月偏食: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

月全食: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

月食过程光路图: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6)

1、初亏:标志月食开始,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月偏食开始)

2、食既: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与本影第一次内切。(月全食开始)

3、食甚:月球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时刻,此时的月亮看起来呈红铜色或暗红色。

4、生光:月球即将离开地球本影,与本影第二次内切。(月全食结束)

5、复圆:月球完全离开地球本影,与本影第二次外切。(月偏食结束)

月球在地球的半影中时亮度变化不大,肉眼不易察觉,正式的月食一般认为从进入本影开始。

小孔成像: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7)

如上图所示,在遮光板上开一个小孔,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小孔会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斑的大小与光源、遮光板和光屏的距离有关,还和遮光板上小孔的大小有关。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8)

我们可以将物体AB看成由无数个点光源组成,每个点光源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光斑,这些光斑相结合就在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A’B’。

小孔比较小时,每个点光源形成的像也比较小,每个像之间的重叠较少,像看起来就比较清晰。反之,如何孔较大时,每个点光源形成的像也比较大,每个像之间的重叠就会较多,像看起来就会模糊。

通过上图可知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9)

,所以物、像的尺寸之比等于物到遮光板的距离与遮光板到光屏的距离之比。

关于小孔成像总结如下:

设:物的大小为AB,像的大小为A’B’,物到遮光板的距离为d(物距),遮光板到光屏的距离为d’(像距)。

1、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2、物距、像距不变的情况下,孔越小像越清晰,孔越大像越模糊。

3、AB:A'B' = d:d'。

自学小贴士: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更为重要,在自学的过程中错题的整理和阶段性的复习,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养成随时收集整理错题的习惯,你将受益匪浅。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10)

一键拍照收集错题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11)

错题分类收藏

光直线传播的知识点(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详解)(12)

针对错题轻松组卷,进行阶段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