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历史上曾有清水院、灵泉寺之寺名,寺名均与寺内一道流泉有关。奔流不息的山泉水,滋润着古寺的一草一木,也给古寺带来无限生机。寺内山泉水,源自寺外李子峪峡谷,伏流入寺,泉水清冽甘美。当年寺僧建庙选址在此,考虑的首要因素当是这道不舍昼夜、绕寺环流的山泉水。泉水不仅是寺内重要的生活饮用水,同时也是构成寺庙园林风景的重要内容,形成山环水绕、曲水流觞的绝妙景致。大觉寺早在辽金时期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寺存辽代古碑《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就有这样的记载:“阳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胜概。”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1)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2)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3)

  大觉寺的水系是以东西向的泉水为脉络的,与天然地表水流向一致,顺西高东低的地势,流淌而下,院内平地挖池,水流成渠。山泉绕寺环流,形成了龙潭、石渠、碧韵清池、功德池等多处水景。泉水入寺后分作两道水线,北路泉水呈溪流状,潺潺流淌,经畅云轩、竹林、碧韵清池汇入前院功德池中;南路水线出龙潭顺山势呈三叠飞瀑状,汇于憩云轩后石渠,经四宜堂等院落最后也流入功德池中。从山上往山下望去,两道泉水摇摇摆摆,时曲时折,犹如二龙戏珠。由寺外引双泉贯穿全寺,既作为生活饮用之水,又创造了多层次的水景,串联了龙潭及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各处水池,形成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分布于寺内的潭池、渠道,便于承接山地雨季大量的积水,既解决了山洪的疏导与排泄,也构成了独特的院内泉水景观。院内人工水景的开凿也非常符合自然之理,由泉而潭,从潭引溪,溪汇于池,将泉水引入院内各处创造了泉水绕寺,游鱼嬉戏的景色,处处给人以清新、和谐、秀美、灵动之感觉。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4)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5)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6)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7)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8)

  历史上的北京西北地区泉眼众多,泉水丰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的改变,天然水源渐渐减少,地下水逐年下降,有许多泉眼都已干涸,大觉寺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泉水是地下水露出地表的一种形式,当地下水补给不足,大量开采就会造成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众多泉水自然不能露出地表。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实施,断流25年之久的永定河北京段实现全线通水,西山山前的地下水也得到了恢复和涵养。生态补水已使永定河沿线河道周边地下水位整体上有不同幅度回升,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西山大觉寺也会看到阔别多年的山泉水绕寺长流,四时不竭。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9)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10)

雁荡山净明谷禅院(大觉寺清水院幽都之胜概)(11)

开馆时间:9:00-17:00 (全年无休,特殊情况除外)16:30停止售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咨询电话:010-62456163、62461284

来源 | 北京西山大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