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四年时间实现:从全职妈妈到月入8000元稿费的自由撰稿人

有妈妈私信我说也喜欢写文章,但是一直觉得比较忙,抽不出时间学习和提高。关于写作,我后面整理经验再发文;而关于时间安排这块,我想说说自己的小经验。

华罗庚统筹方法启示(用华罗庚的统筹方法)(1)

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想要从中省出时间做别的,无非就是三种途径:第一砍掉一些;第二加快做事情的速度,节约时间;第三将其中一些“合并同类项”。

比如早餐想吃薄饼。如果我自己做,和面、烙饼折腾一通,至少20分钟。而要是去超市买那种半成品,早晨在锅里煎一下,5分钟就可以搞定了。这就是采用第一种办法来节约时间。有的人可能说孩子就喜欢自己做的,另外也怕外面卖的质量不过关。那可以在周末多做一些出来,上学、上班的日子热一热。这样平时没那么紧张,周末一次烙5张和烙10张饼其实时间差不了多少。

用加快速度的办法来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这个因人而宜。有些事情经过锻炼,确实能够提升速度;但也有些事情,可能出于惯性,做不快;还有些事情,由于客观原因,自己无法控制时间。像上下班的时间,往往就是个人无法决定的。

华罗庚统筹方法启示(用华罗庚的统筹方法)(2)

这时就要用到第三种办法,也是我最常用的,即合并同类项。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时间段里同时做两件事甚至多件事。

比如我现在经常写说书稿(也有叫听书稿的),需要听一些音频积累素材。我就把这项工作安排在做饭和刷碗时进行。一天准备两三顿饭,加上饭后洗碗的时间,至少有三个钟头,绝对够用了。

上班时每天来回坐地铁要两个小时,我会利用这段时间上网看新闻,主要是搜集素材,同时学习好的写作方式,看人家的结构、用语、如何收尾等。我在上班期间开通了今日头条号,为了保持更新,坐地铁时我会直接在手机上打草稿,等晚上孩子睡了再补充上图片就可以发表了。

平时带孩子我也会用这个办法。老大上小学时离家比较近,平时都是走着上学。我负责接送他的时候,会打开手机播放英文儿歌或者动画片。我们并不看画面,也不会开很大声音,只是能听见就行,这个过程中该怎么聊天还是继续聊天。我从来没有给他报过英语兴趣班,平时写完作业也没有什么时间专门去学会儿英语,但在小学六年里,他的英语听力基本都是满分,即便是中间成绩有起伏时也是如此。想来跟我接送的那几年,每天上下学这20分钟的熏陶有关。

华罗庚统筹方法启示(用华罗庚的统筹方法)(3)

说起来,这个办法实际就是华罗庚提出的“统筹方法”。当年学习初中课文时,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就叫《统筹方法》。文中用生活中常见的泡茶这件小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统筹方法。假设洗开水壶和茶壶各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拿茶叶则需要1分钟。那么怎么做效率最高呢?

有的人习惯把一切准备好再开工,先洗净开水壶、茶壶和茶杯,再拿好茶叶,然后烧水。有的人走一步看一步,需要什么现抓,先洗开水壶,然后烧水。水烧开后再洗茶壶、茶杯,找茶叶。这两种做法都需要20分钟。

而用统筹方法来做,先洗开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开水的同时去洗茶壶、茶杯、准备茶叶。这样做,只需要16分钟就够了。

当然,这只是个书面例子,现实生活中,即使采用前两种办法可能也不算浪费时间,因为等着烧开水时我们可能也会做其他事情,像晾衣服、打扫房间等,并没有浪费时间。但统筹方法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实际中真的很实用,算是我见过最早的“时间管理”的概念。

无论是想在写作上有所发展,或者想学习其他技能以应对职场变化,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挤出时间,多多学习。

搬书回巢,有书智库领读达人,今日头条认证作者,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