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初读刘禹锡《秋词》便被其豪迈气格所吸引。
古来乐府、宋玉为刻意悲秋定了调之后,秋风、孤雁、落叶等等意象便与秋天如影相随,独独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激昂,给人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才能出众,又是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在唐代想必人生仕途一定是非常顺利的吧?事实上还真不是!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少年成名早,抱负被时误。两首桃花诗,一生坎坷路。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参加科考一试而中,同一年,他又一举拿下博学鸿词。集进士、博学鸿词和吏部拔萃三科于一身,刘禹锡得授太子校书一职,入东宫为官。
当时唐王朝经安史之乱以后日渐式微,唐德宗李适晚年委任宦官,增收杂税,民怨日深,藩镇的势力日渐增强。唐顺宗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他们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然而,历朝历代的改革家都是命运多舛,就在王叔文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王叔文的母亲去世,他必须守丧三年,以表仁孝。之后,顺宗病重,逼迫退位,改革宣告失败。新登基的皇帝唐宪宗李纯下令,王叔文之属包括刘禹锡在内的八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 方当司马,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并且“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就是说,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永无起复之时。
被贬谪朗州司马任上,刘禹锡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转眼10年过去了,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时正值春天,应友约到玄都观赏桃花,刘禹锡有感而发,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碰到熟人就要问问:“你去看桃花去了?”,“是啊,我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但是他们都不知道,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我老刘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啊。刘禹锡此诗暗讽那些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的人,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
刘禹锡的诗很快就传开了,结果因诗获罪再次被贬播州(今贵州遵义)任刺史。似乎是升了官,但播州比郎州更远、更偏僻。刘禹锡的母亲这时已经80多岁了,不能让老人跟著自己到播州受苦,刘禹锡犯了难。关键时刻,柳宗元和大臣裴度站出来了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连州(今广东省境内)任刺史。
十二年后,裴度当了宰相,才又被调回长安。此时又值暮春时节,刘禹锡想起了害他被贬的玄都观桃花,于是故地重游。可他到了玄都观,只看到满地燕麦和野葵。他回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又联想到当年打击他的宦官权贵,感慨万千,又写了一首诗: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如果说,刘禹锡第一次写玄都观桃花,乃是无心之作,那么这次,倔强的他则是摆明了要跟权臣叫板。果不其然,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听到此诗,极为恼怒,在皇帝面前说了刘禹锡不少坏话,于是再次被贬为江州刺史。
前前后后经过二十三年,可谓“两首桃花诗,一生坎坷路”。只是哪怕命运遭遇风雨的摧打,岁月的侵蚀,他依然风骨铮铮,坚守初心,不畏强权!白居易为这位老友诗赠曰: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这里说的这位“诗豪”是怎么回答的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颔联借典寄慨,耐人寻味。颈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为君子立德不以独善,而以兼济;立功不在君上,而在社稷;立言不在骈丽,而在大义。跳出以功名得失而论自我价值的桎梏,只为黎民,为社稷而发奋”。诗人之前参加改革,就是要在尘世中实现人生理想,没有条件达到,可以寄情山水,可以独善其身,却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的希望,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诗人的山水诗,不狭小,不萧瑟,常常能表现出开阔超然的精神,含蓄深沉的内涵,高扬向上的情感!诗人的一生充满了磨难和坎坷,却活得清楚、活得明白,哪怕身处逆境,只要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就活得有傲气,就不能失掉自己的“赤子之心”。
读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沉思,为什么朋友们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像刘禹锡、苏轼这样的中国文人?因为他们已经代表了一种中国精神,民族性格,那就是虽处逆境而不迷失,人格必须独立,穷途更要修身!佛心道骨儒表,让我们可活当下,能寄远方!于是,我们看到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看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我们一次次品读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时,便播下了这种民族精神的种子,它必会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熠熠发光!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