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情绪,是一种不安,担忧的感觉,是一种内心动荡的不愉快状态。通常伴随着某些行为,例如:来回踱步、身体不适的症状和纷乱的思绪等。

焦虑的情绪通常会影响身心各层面,且对主观上被视为威胁的情况反应过度。常伴有肌肉紧张、烦躁、疲劳、呼吸紧迫、腹部紧绷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何判断焦虑症是否治愈(一次搞懂焦虑症的评估)(1)

焦虑是一个成因、表现和影响都很广泛的议题,可以简单分成:达疾病诊断程度的焦虑(例如精神科常见的分离焦虑症、选择性缄默症、特定畏惧症、社交焦虑症、恐慌症、特定场所畏惧症、广泛性焦虑症)。未达到疾病诊断程度却影响生活品质的焦虑(容易疲倦、脑袋转个不停、身体不能放松、拖延、总是想了很久却没有行动、想专心做事却想东想西)。

焦虑如排山倒海来的时候,世界就像是要毁灭了一般,焦虑下降的时候,生活又回到的正常,彷彿之前的状态是另一个世界。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三大角度跟四大症状来观察我们自己:

焦虑强度:你对自身焦虑的感受是不是常达到令自己难以忍受的程度?甚至身边的朋友会觉得你太过紧张或大惊小怪?

持续性:人们都会时不时地有某些特定的担心,但你的焦虑是不是好像没有暂停?几乎占据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常常一连好几天都没办法让焦虑停下来?

干扰性:你的焦虑情况是否干扰人际、工作或生活功能?让你无法好好完成自己的责任或计划?甚至会让你为了避免焦虑而不得不减少安排某些期待的活动(例如:避免与朋友的聚会、因难以做出决定而减少出门)?

如何判断焦虑症是否治愈(一次搞懂焦虑症的评估)(2)

焦虑可以分为四大主要的症状,包括了:

生理症状:心跳加速(心悸)、呼吸加速、呼吸不过来、胸痛或闷、头昏目眩、出汗发冷、口干、恶心等肠胃道症状、身体紧绷或麻痹、身体紧绷僵硬、虚弱。

认知症状: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发疯、害怕特定人事物、难集中注意力、易分心、记忆不佳、思考弹性差、判断力下降。

行为症状:坐立不安、说不出话、过度换气、拖延、逃避、持续无意义的习惯行为、寻求保证。

情绪症状:紧张、害怕、不安、神经质、不耐烦、挫败感。

如何判断焦虑症是否治愈(一次搞懂焦虑症的评估)(3)

那么,焦虑症一般会如何治疗呢?针对焦虑困扰或疾病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项:

一、行为治疗

焦虑困扰可能是由特定环境危险或是身体发出的内感讯息(单是持续处在高耗能焦虑状态下累积的疲劳感就可能让身体持续送出紧绷的讯号)所引发。因此辨识这些会引发焦虑的特定内外在环境,并在合理的情况下直接处理、避免或是调整其影响,便可以进一步减少焦虑的困扰。

长期受到焦虑困扰会让身体处在一个持续放出紧绷讯号的状态,通过生理状态的放松也是一种可以减少焦虑困扰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是特定的放松方法(例如:充足且适当的睡眠、泡澡、按摩、电疗等),也可以是特定的放松训练技巧(例如:自我暗示放松训练、自我催眠疗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二、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关注的是引发焦虑的原因和使人痛苦的想法,并着重在想法如何影响焦虑,有焦虑困扰的人通常会有一些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状态的想法或思考模式,因此治疗会先学习想法、情绪(焦虑)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察觉自身思考模式的特定影响,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调整思考模式,最后在治疗与生活中持续练习这些调整思考的方法,并进而改变行为、习惯与情绪。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能够快速改善焦虑症状的方式,在焦虑症状严重影响整体生活状况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暂时打断前述大脑焦虑-身体紧绷的恶性循环,协助恢复或维持原本的生活功能与稳定,但是多数时候你可能还是会担心药物副作用、需要一再增加药物剂量或是停药就可能复发。

四、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行

一般来说,部分药物的设计是用来完全消除或是避免焦虑的感觉,而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则是设计来学习容忍焦虑或调整焦虑的强度。如果你先想试着通过非药物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焦虑困扰,或是你希望能慢慢减少治疗药物的使用,都可以和门诊医师与心理师讨论通过非药物的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来帮助自己的可能。

这时侯,找一个专业的人先进行相关的咨询,也是一种方式,心理以将您历年的病史,服用的药物,尝试过的方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加以整理与分析,分析了解失败的经验是治疗当中相当重要的事情,若可以从中获取经验,微调进行的方式,一方面容易适应、融入生活当中,二方面也不会带来过多变动、增加新的焦虑来源。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