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原姓淳于,自幼出家,曾游历洛阳、长安等地。究学佛教三藏,后归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本留学僧荣叡和普照之邀,决心赴日弘布戒律。自此,鉴真开始了辗转曲折的12年。

鉴真东渡的历史见证(六次辗转终成正果)(1)

第一次

公元742年冬,鉴真带了弟子12人、日本僧人4名,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当时日本僧人有宰相兄长的信函,地方官也愿意出力协助。但没想到鉴真的弟子闹了内讧,其中一名弟子就诬告鉴真是去勾结海盗,准备攻打扬州的。地方官闻之大惊,连忙扣下一行人。虽然不久便释放了,但第一次东渡也就此夭折。

第二次

公元744年1月,经过周密筹备,鉴真组织了17名僧人,又雇佣85名技术人才再次出发。结果还没出海,就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再次出发又遭遇了大风,众人在水上漂泊了五日才得救。

鉴真东渡的历史见证(六次辗转终成正果)(2)

第三次

鉴真再次失败后巡回讲法了一段时间,就回到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这个消息被越州僧人知道了,他们十分不舍。于是向官府举报,“日本僧人潜藏在中国,就是为了拐走鉴真”。于是官府就抓走了荣叡,遣送杭州。第三次东渡就此失败。

第四次

江浙一带走不通,鉴真就准备去闽南。但是刚走到温州,就被拦住了。原来是弟子灵佑担心师傅的安危,苦求官府阻拦。第四次东渡就这样无疾而终。

鉴真东渡的历史见证(六次辗转终成正果)(3)

第五次

公元748年,荣叡、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请求鉴真东渡。鉴真于是率领僧人14名,工匠水手共35人,再次东行。但是出行后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了14天才见到陆地。一打听原来是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于是鉴真在此停留一年,为当地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之后鉴真又在两广地区游历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荣叡病故,普照辞别。而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后来回到扬州,第五次东渡失败。但鉴真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第六次

由于鉴真游历甚广,因此名声大噪。公元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再次请求鉴真东渡。但当时唐玄宗想让道士去日本传教,被拒绝后十分恼怒,不允许鉴真出海。于是鉴真便秘密搭乘遣唐使大船,经历一番辗转,终于抵达日本。

鉴真东渡的历史见证(六次辗转终成正果)(4)

到达日本后,鉴真受到了日本天皇的隆重礼遇。鉴真在日本期间,不仅讲述佛教义理,还传授医学,为患者治疗疾病。被日本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鉴真及其弟子开创的日本律宗流传自今,尚有余晖。同时,鉴真也将中国的建筑、雕塑、文学等领先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发展与变革。

鉴真东渡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佛教在东亚地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广。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这也是中华文化影响圈的一次扩大。

那今天的你怎么看待鉴真东渡呢?

长期稳定更新,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