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9年至1994年,解放军为纪念革命英雄,我军历史上优秀的指战员,评选了36位军事家。

36位军事家含金量比开国将帅还足。

入选36位军事家的开国将帅,军衔最低的都是大将。

这个由毛泽东领衔的光荣团体都有哪些人呢?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又为何险些未进呢?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

01、光辉历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拉开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革命先进人士的序幕。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全国陷入白色恐怖当中。

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拉开我党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我党独立领导的革命军队、人民军队正式建立。

从此,这天成为红军和解放军的建军节,从此无数革命英雄走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和武装革命之旅。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2)

开国大典

历经22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新中国正式成立。

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以及人民军队,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革命胜利。

在这段波澜壮阔、战火纷飞的光辉岁月里,这支人民军队涌现了无数作战勇敢的战斗英雄,骁勇善战的百战名将。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两个团体代表了这些英雄,接受国家的表彰和人民的敬仰。

第一个是开国将帅,第二个就是中国当代36位军事家。

02、开国将帅

1955年9月27日下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庄严郑重地表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功绩和巨大贡献的功勋将领们。

从此,从1955年至1965年,被授予或晋升将军军衔的将帅们统称开国将帅。

共和国开国将帅总计有1614人。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3)

十大元帅

分别有10名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57名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

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

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

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

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

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另有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4)

十大大将

不过这些开国将帅只是建国后幸存的还在军队领域工作的将军们,还有一些已经脱离军队的开国元勋以及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已经牺牲出色的指战员。

于是,解放军后来又以“大将资格”为标准,在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的基础又评选了一个团体,这就是36位军事家。

03、36位军事家

20世纪80年代后期,解放军中央军委准备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在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正式确认了33位军事家。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5)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十大元帅

1989年11月30日,解放军报刊登一篇文章——《中央军委确定33位军事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名列其中》,当时原文写的是:

在史诗般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多少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军事家。

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军事家”的评语,载入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

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有8位军事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叶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罗炳辉,还有林彪。

这就是最早的33位军事家。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出版后,很快又准备以此书为基础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人为军事家,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36位军事家。

36位军事家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人民军队统帅,分别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

第二,1955年被授予元帅和大将军衔的杰出军事家,也就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共20人。

第三,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献身的高级将领,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等11人。

篇幅有限,他们的人物生平,食堂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先说说他们的主要军职、和最高军衔。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6)

毛泽东为十大元帅授衔

毛泽东,军委主席;

周恩来,军委副主席;

朱德,军委副主席、元帅; 邓小平,军委主席;

彭德怀,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刘伯承,军委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元帅;

贺龙,军委副主席、元帅;

陈毅,军委副主席、元帅;

罗荣桓,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元帅;

徐向前,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元帅;

聂荣臻,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元帅;

叶剑英,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叶挺,新四军军长;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7)

周恩来为十大大将授衔

杨尚昆,军委副主席;

李先念,军委常委;

粟裕,总参谋长、大将;

徐海东,军委委员、大将;

黄克诚,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大将;

陈赓,副总参谋长、大将;

谭政,总政治部主任、大将;

萧劲光,海军司令员、大将;

张云逸,军委委员、大将;

罗瑞卿,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大将;

王树声,总军械部部长、大将;

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大将。

许继慎,红一军军长;

蔡申熙,红十五军军长;

段德昌,红六军军长;

曾中生,红四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左权,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

彭雪枫,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和淮北军区司令员;

罗炳辉,红九军团军团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黄公略,红三军军长;

方志敏,赣东北革命军委主席、红十军团军委主席;

刘志丹,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林彪,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04、领袖群伦

36位军事家大概顺序是统帅级人物、开国元帅、开国大将、牺牲先烈。

其中,开国元帅顺序,除林彪之外,和1955年授衔一致,开国大将也是如此。

牺牲先烈则基本按牺牲时间先后排序(分 89年和94年两批) 。

最终确定顺序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

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

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林彪。

食堂个人总结,由毛泽东领袖群伦的36位军事家共分元帅和大将两个梯队。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8)

为什么是毛泽东?

除了他职务最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贡献太大了。

人民军队的形成,最早追溯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

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以及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就积极参与黄埔军校的建立,大力支持我党党员入黄埔军校求学,并主持黄埔军校上海复试,到校演讲,培育了很多优秀的指战员。

1927年8月7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由此正式确立了武装斗争的革命路线;

而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中央苏区,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方向;

长征时期,毛泽东力挽狂澜,拯救中央红军,率军取得长征胜利,奠定其红军军神的地位;

而后又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开辟敌后战场,顽强抗击日寇;

解放战争期间,他更是统帅全军,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期间,神来之笔无数,令世界众多军事评论员叹为观止;

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决定出兵,痛击美军,赢得战争胜利,一战雪耻,有力巩固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

1955年授衔时,毛泽东本身就是全军主帅,本来拟定为唯一的大元帅人选,只不过他本人拒绝了而已。

由他领袖群伦,实在是实至名归,毫无悬念。

05、无可争议

一、周恩来

而周恩来紧随其后,是因为黄埔军校期间,他就是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他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后来历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9)

周恩来

周恩来是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1955年授衔时,他也是元帅人选,因为已在政府任职的没有参加评衔,他排名第二,也是众望所归。

二、朱德

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长期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排在第三位,也是没有任何问题。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0)

朱德

三、邓小平

邓小平虽不以军事闻名,土地革命期间,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委和前委书记。

抗战期间,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原野战军(即二野)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1954年,邓小平是军委11名委员员之一(军委主席:毛泽东、军委委员: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军委秘书长:黄克诚)。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1)

邓小平

1955年,授衔时,11名军委委员均授予元帅军衔,邓小平位列第七,排在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只不过他由于和周恩来同样的原因拒绝了。

可以说,邓小平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力量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 而在评选军事家时,邓小平任军委主席,是36位军事家仅有的两个军委主席,他排第四,引领元帅,也是无可争议。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2)

叶挺

四、叶挺

叶挺在北伐战争期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并任团长,一战打出我党的威风,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南昌起义爆发后,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

如果叶挺活到建国,足以有资格评为元帅。 于是,叶挺位居叶剑英之后也是没有争议的。

五、杨尚昆

红军期间,杨尚昆历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抗战以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这资历足以授大将。

但他在解放后即不担任军职,1955年也没有参加评衔。

1983年,杨尚昆任军委副主席,因此由他领衔大将梯队,也没有问题。

六、李先念

1927年,李先念领导了黄麻起义,后来任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率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豫鄂边抗日根据地。

抗战期间,李先念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5师师长兼政委。

1945年10月,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后来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

1948年5月,重建中原军区,李先念任第二副司令员。

因此,在1955年评衔时,李先念曾是大将人选,只不过因为已经转政所以没有授衔。

“九一三”事件后担任军委办公会议成员,1977年任中央军委常委,位居军队领导中枢,参与军队和国防建设决策,因而被列入军事家之列。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3)

李先念

06、险些未进

而在36位军事家中,最遗憾的就是林彪了。

土地革命时期,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他是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期间,他是东北野战军(四野)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林彪及其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可谓是居功至伟。

因此,1955年授衔时,林彪在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三,仅次于曾任解放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的朱德、彭德怀。

毛泽东领袖群伦(毛泽东领袖群伦)(14)

林彪阅兵

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关于林彪是否能入选军事家,曾引起不小的争议。

论功,林彪当位居彭德怀之后;

可论罪,有人认为不该入选。

当编纂组特地征求黄克诚大将的意见时,黄克诚说:

“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的罪行,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是罪有应得。

但是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提高,起过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后来他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这样,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

最终,黄克诚一锤定音,林彪入选36位军事家之列。

只不过,1989年最终排序时,林彪位居屈居最末,排在第33位;1994年又排在36位。

结语、

但在人民军队战斗历程中,还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军事家,比如董其武、王震、李达、杨得志、李聚奎、王平、叶飞、陈锡联、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秦基伟、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等人逝世后,官方悼词也被认定为“军事家”。

36位军事家代表的是,新中国建立期间,人民军队优秀指战员,以及无数革命先烈,这是一个光荣的团体,一个值得后人铭记的团体。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