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开国元帅 大将 上将中最长寿的这三位

对于新中国开国的十大元帅、十大将、五十七员上将,许多人都熟知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些名字,与中国革命战争史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许多重大事件都紧密相关。 十大元帅中最先离去的是罗荣桓元帅,他1963年逝世时61岁;十大将中最先离去的是陈赓大将,他1961年逝世时58岁;开国上将最先离去的是贺炳炎将军,1960年逝世时仅47岁。

翻阅史料记载,新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五十七员上将中,最长寿的分别是刘伯承元帅、萧劲光大将、吕正操上将。三人的最后年龄是94岁、86岁、106岁。

刘伯承元帅原名刘明昭,字伯承。生于1892年,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刘伯承元帅的出生地是四川开县赵家场。

开国十大将帅都有谁(说说开国元帅大将)(1)

刘帅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岁时,正逢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他毅然投笔从戎,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

1926年,已经是川军知名青年将领的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隔年4月,他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

第二年7月下旬,他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后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夏天学成回国。

土地革命时期,刘伯承历任中央军委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瑞金中央苏区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长征红军中央纵队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刘伯承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创办了解放军诸军兵种合成的高等学府----南京军事学院并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起,刘伯承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他1962年参与指挥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直至耄耋之年,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各项领导职务。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与世长辞。10月14日,告别仪式在总后勤部礼堂举行。曾经的“刘邓大军”政委邓小平率全家最先来到仪式现场,流泪向刘伯承的遗像三鞠躬。聂荣臻元帅坐着轮椅赶来,一路泪流不止。他曾多次看望病中的刘伯承,现在竟成永别···。徐向前元帅挥笔赋悼诗一首: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萧劲光大将出生于1903年,1989年3月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他是十位开国大将中最长寿的一位。

开国十大将帅都有谁(说说开国元帅大将)(2)

1921年春,18岁的萧劲光已经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他与刘少奇、任弼时等人一起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北伐军的师党代表、工农红军第12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红军军团政委、军团参谋长。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

抗战期间,萧劲光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第1兵团司令员、湖南军区司令员等职,身经百战。

新中国组建海军时,毛主席决定让萧劲光来当海军的首任司令。萧劲光知道这个消息却大吃一惊。他虽然是属于南方的湖南长沙人,但却是一只旱鸭子,根本没下过水,而且坐船都发晕。让他当海军司令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1949年10月中旬的一天,毛主席召见萧劲光,并安排共进晚餐。席间,毛主席告诉萧劲光:“现在着手组建海军,想让你当司令员。”萧劲光连忙摇头回答:“主席,我是个旱鸭子,晕船,哪能当海军司令?”毛主席见状大笑,不无幽默地说:“空军司令刘亚楼晕飞机,你这个海军司令晕船,这就是我们的干部政策···。”

作为人民军队最高统帅的毛泽东,为何把萧劲光当作合适的海军司令人选?原来,萧劲光早年在苏联留过学,熟通俄语,当时新中国建立海军很多方面需要依靠苏联帮助,通晓俄语有利于接洽工作。再则当时的海军基础主要是国民党军的起义舰艇和起义官兵,队伍成分比较混杂,萧劲光具有丰富的改造旧军队经验,所以毛主席最终选定了他。

萧劲光果然不负众望,从1950年1月荣任海军司令员后,他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部署,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创建海军的任务,并为人民海军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精力。

毛主席评价他:萧劲光是潜龙在田,有大将风度。晚年毛主席再一次作出指示:"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

开国上将最后一位逝世也是最长寿的是吕正操将军他1904年1月出生在辽宁海城,于2009年10月逝世,享年106岁。

吕正操1922年18岁时参加东北军,随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军当过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师参谋处长、团长。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正操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八路军第3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等职,在聂荣臻、贺龙带领下,他组织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在抗击日寇的作战中屡建战功,成为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名将。

开国十大将帅都有谁(说说开国元帅大将)(3)

(1991年吕正操与张学良)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正操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央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运输和抢修指挥工作。

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吕正操深入战地现场,指导部队创造了“先通后固、先易后难、确保重点、预有准备”等一系列特殊的抢修方法,确保与朝鲜前线连接的铁路动脉随炸随修、连炸连修、此断彼通、彼断此通,在有限的通车时间内发挥出极高的运输效率,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支援我军前线作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1958年至1967年6月,他先后担任国家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并兼任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委。文革中,吕正操受到打击迫害。1975年重新工作后,历任铁道兵政委、第一政委。1983年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1月4日,是吕正操上将的百岁诞辰。但老将军并不在意自己年龄,而且反对办生日。他谢绝了家乡政府和一些单位为他办百岁生日的请求,同时也谢绝了很多客人拜访。

百岁生日这一天,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静谧的院落里,吕正操像往常一样作息,在阅读书籍中度过了生日。令他高兴的是,这一天,他手中拿的是刚刚出版的《吕正操回忆录》。

吕正操说,“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吕正操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据史料记载,从1956年起,吕正操一直是全国网球协会主席,几十年来为推动中国网球运动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1990年他曾获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