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筠 时拾史事

今天不讲故事,先给大家跪下!!上次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太子应该管索额图叫叔外公,而不是舅舅……降了一个辈儿,发现的时候吃翔的心都有了……筠蛋学业不精乖乖趴下挨打~

太子急着即位,奈何老爹活得太长,实在是等不下去因而走到行刺亲爹的邪路上——这样冷酷而狗血的画风貌似像是南北朝五代这种乱世的某个小国,怎么也不该出现在太平繁荣素质优良的康乾盛世吧!不仅我们这么觉得,康熙也是这样想的。

作为千古盛名嗷嗷的大帝,康熙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理想一定是“静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来经典的人生公式。然而惆怅就惆怅在,他治国算是一把好手,平天下也绝对是同行之中的业绩良心了,可这个“齐家”总也达不到他预想的那样。主要坏事的老鼠屎就是他的太子,胤礽。康熙对胤礽好啊!真好!毕竟这是发妻油尽灯枯换来的嫡长子,毕竟这个孩子是他信赖的皇祖母孝庄点头支持的储君,毕竟这个娃的出生曾带给他那么多欣喜与期待。但是胤礽对他却不好,正经说就叫“不孝顺”,每天只是盯着爹屁股底下的皇位,盼着亲爹早死早超生,亲爹病入膏肓他差点笑出牙花子,亲爹幸而痊愈他比肛裂还痛苦。这样的儿子,让康熙觉得着实棘手,这个名垂青史的君王在面对教育下一代问题上,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束手无策。

康熙王朝:索额图

对于索额图的试探,康熙是清楚的,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他也不是个对权力握得不能放的皇帝,他甚至认真考虑过胤礽和索额图的渴望,就是提前退位,让儿子登基。康熙曾对胤礽说“将以政事付汝,朕当择居水土佳处,时闻汝令之名,以优游养性。”他是说说而已还是真有打算,这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看康熙的所作所为,倒确实像是认真考虑要让位的。记得之前讲过,康熙远征噶尔丹曾一度病倒,后来,又过了段时间,他再次认为时机成熟,率兵亲征。在皇帝御挂出征的时候,便命太子胤礽听理国政,京城奏章全部交由太子审批,就连将军在外的奏章,都要分别送于皇帝与太子。这样提前实习的举动再明显不过,是太子登基的前奏。事情顺利发展,胤礽处理国事的政治才干还是比较让康熙满意的,太子的威望也一日高过一日,但是同时,太子对于皇阿玛的冷淡不孝,却更让康熙忧心。

康熙一定是个性情中人,感情比较丰富,在出征期间,他不断给宫里写信,给太子也给太后,而且问候孝惠太后更多的还是给儿子作“孝顺”的榜样。作战过程中,一次看到了清泉喷涌的美景,康熙的感性也像泉水一样喷涌出来啦,他给胤礽写了一封深情脉脉的家书,叮嘱胤礽送一件旧衣服来,自己思念儿子的时候可以穿上。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如此的感情,我都要哭哭了,然而当事人胤礽却丝毫不为所动,康熙给儿子单方面写家书,却连一张便利贴的回信都没有收到,康熙落寞的心情流露在本是谈军事的信函中,难掩关切之色,说我的家信没有收到回复啊,皇太子还好吗?就像一个小心翼翼的父亲想索要儿子的问候一样——然而并没有。康熙也许真的想过要择时退位的事情,可是胤礽的表现让他不能退位,或者说不敢退位。康熙曾谈到,他非常思慕宋孝宗与宋高宗之间的关系,宋 高宗在当政三十二年后,让位于太子,(太子还是他侄子)孝宗后来对他竭尽忠孝,成为历史上尽孝的典例。然而对康熙来说,他这个熊儿子连他还在位的时候都不理不睬,这一旦让位,拒绝赡养老人,不得善终可也说不定。别看康熙生前身后都是万人敬仰的大帝,家务事也和普通人一样烦心。

1697年,康熙顺利荡平噶尔丹回师,返京途中却获悉太子受匪人挑唆所行不善,这几个匪人指的是花喇、额楚等几个内务府的人,“所行不善”则很可能是给太子引进外头的女人了。康熙闻讯立刻处死了这些匪人,并终于下决心一步一步对太子身边各种“匪人”进行算账。

1703年,康熙南巡结束回京后,决然下令逮捕索额图。在这之前,索额图的嚣张之相已经突破天际。捉拿索额图时,康熙宣称早在三年前就得到索府密报索额图密谋造反,并纠结出一大堆同谋者,这些同谋者大多都是跟着索额图太子党派的爪牙,后来因为牵扯人数太多不得已停手,面对索额图背后细思极恐的势力,康熙只说了一句“朕若尽指出,俱致灭族”,可想而知这家伙有多厉害。这一戏剧性的事件,后来传到民间,还被改编成一出《搜索府》的剧。过了不久,索额图就在狱中死去。胤礽身边最大的毒牙终于被拔去,这个儿子却还是没有像康熙热切期盼的那样改邪归正。

皇太子不忠不孝的品行基本上已天下皆知,他仗着至高的身份和皇阿玛的姑息,在各个省份勒索财富,对地方政务横行干涉,甚至在京城为非作歹。当康熙发现多起棘手的案子追溯源头罪魁祸首都是胤礽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嫡长子继承大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画面,但是他的嫡长子却不断刷新肆恶的新高度,如果再这样姑息下去,未来让一个不孝子君临天下,在他看来不得不说是欺天灭族,悖极人伦。如此进退维谷,忧心忡忡之下,时间终于到了1708年。

1708年的秋天,承德避暑山庄又迎来了来“放假”的皇室,康熙在这时候会到木兰进行狩猎。那年9月,陪皇帝去狩猎场的有三万多人,除了随行伺候的,还有受宠的嫔妃和皇子,这次随驾的便有三十五岁的胤礽和年仅七岁的胤衸。胤衸是一个汉人女子王氏所出,康熙在晚年非常偏爱汉族嫔妃,而王氏则是最得宠的一个,她的儿子胤衸虽然年幼,却很得皇阿玛喜爱,即便年龄都能给胤衸当爸爸了,胤礽依然很妒忌。

康熙王朝废黜皇太子(因刺杀康熙皇阿玛被废黜的太子)(1)

康乾时期的木兰秋狝大典

可是意外的是,就在这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热河赶往木兰的时候,胤衸阿哥突然生病了,皇帝只好将胤衸留下来养病,然后继续前往狩猎。结果狩猎还没有进行,胤衸病危的消息就传来了,康熙担心这个小儿子的病情,立刻放弃了一年一度的狩猎活动带着人赶回热河。归程当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皇帝这么关心胤衸的病,比如作为哥哥的胤礽,不仅装都不装出来一点关切,还肆意妄为,猖狂到敢挞辱满洲亲王,康熙非常恼火,你弟弟快死了你一点也不着急,还一路给老子搞事情!这样的责骂胤礽似乎已经免疫,10月初,胤衸病情已恶化到奄奄一息,胤礽看在眼里,少了一个皇位潜在竞争者,不禁喜上眉梢。面对太子丝毫不加掩饰的喜悦,康熙痛心疾首地训斥他“有将朕诸子不遗谯类之势”对兄弟“毫无友爱之情”——对老油条胤礽来说,然并卵。

因稚子生病耽误许久的皇帝,一直被大臣劝导不要太过悲痛。康熙自己似乎也慢慢从忧心中走出来,他对大臣说,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应该因为儿子的事情影响健康。为了对天下负责,他再次启程去了木兰。这一次,在狩猎时发生了大家做梦也想不到的意外。

那是10月16日的午夜。宁静的夜空被一阵喧嚣打破。康熙被一个黑暗中潜入的人惊醒,一跃而起,狩猎中心皇帝的御营顿时警声大作,一片混乱。据满清一位昭梿亲王后来的描述,御营周围戒备极为森严,护军层层密布,外人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混入。加之康熙自己惊醒时判断出了潜入者身份,有此机会的,只有太子胤礽。

翌日,午夜的慌乱还未解决,幼子胤衸夭折的噩耗便传来。年逾半百的康熙皇帝老泪纵横,他在悲痛与盛怒之中终于爆发,将皇子、大臣、官员侍卫等统统召来,厉声命太子跪下,开始历数这不孝子的滔天大罪,从挥霍贪婪、勒索地方,到乖戾暴虐、欺压百姓,最后谈及这不孝子荼毒无辜,侵篡皇权,“必至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接着当下宣布废黜太子,昭告天地宗庙,将胤礽监禁拘执。

一席话罢,年迈的康熙皇帝已是泪流满面,痛不欲生,没有人比他更痛苦,这是他挚爱的儿子,却也是大清的罪人。斯情斯景,分明就是一个无助而矛盾的老父,亲手将儿子送进监狱,无法不狠心,却做不到不落泪。

那日之后,康熙久久不能安眠,皇冠下的白发,如一夜霜降,悄然爬满了鬓边。

上一期:【九子夺嫡】康熙太子:从皇恩浩荡到废黜监禁

关注微信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读者群号 535858375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