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1)

在英语中,China是中国的意思。大多数人还知道china在英语中有瓷器的意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china是在瓷器之前就存在的英文单词。

英文里有个词chinaware,分开来看这个词的意思是“中国瓦片”,后来英语里把ware省略掉了,china仍然是瓷器的意思。这样就可以理解了,“瓷器”之前就有China了。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2)

那么探究英语中China成词的渊源,他们是因何而把东方大国叫作China呢?

我小时候听到的理由是,中国盛产瓷器,而且瓷器精美绝世无双,因此称呼中国为China。

这种解释前文已经被否定了,至于公认的理由目前并没有定论,不过可以看几个比较靠谱的解释。

解释一:秦

英语中国是China,法语中是Chine,拉丁语则是Sina。这也是世界上使用率比较高的语言,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发音都接近汉语的“秦”。

所以,因“秦”而来的说法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秦朝,首次实现了华夏大地的大一统局面,语言文字度量衡方面都形成了统一,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历史上影响力也同样巨大。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3)

解释二:梵语

梵语中,最早称呼中国的词Ci^na—stha^ na,所以古时候印度人称中国为chini,也就是“zhina”(这里是汉字)一词的来源。这个词是中国古代僧人从印度取来梵文经书转译汉语的过程中直接音译的,所以最初这个词并无恶意。

至于梵文中为什么这么叫,考证来考证去,还是来自于“秦”。所以,梵语说实际上是兜了一个圈子,印欧语系中China是来自于梵语中“秦”的发音。

无论是英语直接采用了“秦”的发音制造了China这个词还是通过梵语中“秦”的发音制造了这个词,China和“秦”总是相关度非常高。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4)

再来看看出了印欧语系跟“秦”造词之外,其他国家都是根据什么创造中国这个词的。

中国历史上,在不同语系中的名字多种多样,包括:Cina、Chin、Thin、serica、chine、sino、kitai等等。

Китай是俄语中对中国的叫法,这个词不来自于“秦”也跟瓷器无关,这个词来自于“契丹”,也是“契丹”的音译。

不仅俄罗斯,包括乌克兰、中亚突厥语系国家、葡萄牙语、古西班牙语,均用“契丹”作为中国一词的来源。

我们印象里最著名的契丹人是谁?可能不是耶律阿保机,可能是乔峰……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5)

契丹人创建的辽朝也曾经辉煌一时,受此影响,蒙古人南下的时候称呼中国北方为契丹。到蒙古人横扫欧洲的时候,就把“契丹”这个名称带到了欧洲,影响最大的就是东欧地区。而俄国和蒙古之间不可细说的关系,这一叫法影响了俄语丝毫不奇怪。

另外,蒙古语中,内蒙古已经将中国、中华作出了调整,而蒙古国称呼中国“契塔特”仍然来自“契丹”。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6)

因为称“契丹”的各语系在世界语言中影响力也很高,于是英语中对中国的一个雅称就由“Khitan(契丹)”演变而来。这个词就是Cathay,英语系的文学家在创作诗歌时经常用这个词指中国。

汉语也引进了这个词,汉语将这个词翻译成“国泰”,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就用了这个单词。上海华懋饭店被译作Cathay Hotel。

古罗马对中国的称呼则是Thin(秦),公元一世纪的《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一书中,称中国为(Thin)秦。成书时代是汉代,记载的内容可能正好是秦灭六国的时期。

古代的中亚则有Cynstn(秦斯坦)、Zhinastan(秦那斯坦),根据张星烺先生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统计,在公元前中亚的粟特文中,曾称呼中国为“秦斯坦”。

china为什么能表示瓷器(China并非因瓷器得名)(7)

以上这些叫法多少还可以理解,有一些冷门的称呼就让人一头雾水了。

桃花石:这一称呼在东罗马、阿拉伯世界及操突厥语各部中曾经流传过。学者对这个名字作出多种推测,我比较信服一个是“拓跋氏”的谐音。如果是这样的话,鲜卑在中国历史上也影响了很多地区。

赛里斯:这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一般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

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中国古称代称颇多,这些名称无不显示出磅礴的气势。华夏、中华、九州、神州、赤县、海内、四海、六合、八荒、九域、九牧、函夏,禹甸,禹迹、禹域等等,都曾经在文学著作中被用作对中国的代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