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荔枝#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的泸州人真的大饱口福,当然全国各地的很多水果爱好者也不会差,因为今年泸州合江的荔枝大丰收,品种不仅丰富,价格也比以往要更加亲民了不少。这段时间你看泸州人的朋友圈就不难发现,分享吃荔枝的图文不少。但是,分享荔枝宴的人却很难见到。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1)

合江人笃信唐朝那个心宽体胖的杨贵妃,就是吃的合江荔枝,今天我们看来,杨贵妃至少吃的荔枝是巴蜀大地而不是岭南之域。当然这是根据唐朝都城接受荔枝快递的路程来计算的,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这个荔枝因为离开了枝头一天就变色第二天味道都不新鲜,即便加急快马,还是巴蜀这边容易一些。

当然,荔枝在四川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这是可以从《蜀都赋》和一些历史文献当中去记载的。以前泸州这块不仅是合江产出优质的荔枝,今天的江阳老城区也不遑多让。可惜,后来的发展,只留下了桂圆的美名。荔枝反而逊色了。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2)

好在合江争气,这些年把荔枝和荔枝节打造得颇为成功。

但是荔枝是一种水果,如果只是当水果那就不够发挥全面,我们在古代就知道用荔枝来入菜,继而发展成一道独特的荔枝宴,这道宴席显然是要分季节性才能吃到的,虽然你可以把荔枝保存,始终不如荔枝结果的时节更应景。当然荔枝宴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吃到的。还是有点奢侈的。

根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的“江州县”载:“有荔枝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3)

川东部分地区历来出产荔枝,熟时举行的尝新宴会自汉至宋一直盛行不衰,其原因在于荔枝挂满枝头,既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可即时摘下品尝,有实用价值。《蜀中方物记》“荔枝”条引《荔枝楼对酒》诗言:“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不过荔枝最早入菜,有记录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宋曾巩《荔枝录》:"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 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食此菜,因而得名。女冢在福州城东报国院 ,冢旁犹有此木。或云:谓物之美少者为‘十八娘’, 闽人语。"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4)

景荔林书是当年明朝杨慎整理的泸州古八景之一,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被琴台霜操替代了。杨升庵《咏江阳八景送客还滇南·荔林书锦》写道:“水晶丸映绛纱囊,名字曾闻十八娘。锦作林时传赋咏,绣成堆处献君王。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薰风坐午凉。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

当年李家花园在小市可谓当地之望族,他家种了不少荔枝,杨慎吃了就难忘,被称作‘十八娘’的品种,恐怕今天难寻。

而闽王之女十八娘爱吃荔枝,又怕上火,据说就用酱油来沾荔枝吃,据说口味独具一格,真有一种芒果蘸辣椒面的怪口味。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5)

当然闽菜里就有荔枝肉这一道菜。

不过到了四川,我们的做法也很多元。其中宫保鸡丁有一种胡辣荔枝味,就是模仿荔枝的甜香,这算是川菜宫保鸡丁的一种独特风味。

其实因为川菜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其味型多样,变化丰富,为大家熟知的就有咸鲜味、咸甜味、麻辣味、酸辣味、煳辣味、红油味......其中,荔枝味属于传统川菜24种味型中的一种,其口感甜酸鲜香、回口微咸呈荔枝味感,川菜名菜锅巴肉片正是这一味型的代表作。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川味菜品中逐渐诞生了许多以荔枝味为主味的多种复合味型。

合江在哪里摘荔枝(泸州合江有佳果)(6)

所以它并不是完全用荔枝作为原材料的。当然这样难不倒四川厨师,他们推陈出新,也发明创作了一些特制的荔枝菜品。

比如:冰镇妃子笑、贵妃醉酒、荔枝鸡、荔枝酥山、水晶荔枝冻、荔枝鱼丸等等。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配以泸州合江等地的特色美食,这个内容相信不止停留在创新的层面,也可以丰富荔枝文化和泸州文旅的亮点。

不知道以后的荔枝节,会不会有更多新奇有趣的内容出来的。反正今年,你吃荔枝肯定会很满足,因为大丰收,这也是一件甜蜜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