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2)

背起纤绳汗水洒,踏开人间不平路

来源:匠风部落(jiangfengbuluo)

◆◆

1869年,列宾去涅瓦河野游,看到了一幕使他吃惊的景象:远处一些黑黑的、闪着油光的东西在向前爬动,渐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套着绳索在拉平底货船的纤夫。那些蓬首垢面、衣衫槛楼的形象使他感到震颤。他决心把这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画面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履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3)

先从画卷上看看,据列宾本人的记述,最前一组共四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4)

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

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5)

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6)

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7)

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格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于。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8)

中间一组也是四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锯痛了皮肤的纤索。

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作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9)

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助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0)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1)

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挞靼人。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2)

最后一组三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3)

退役军人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4)

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

坡上移动。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5)

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作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 1873年,评论家斯塔索夫在一份杂志上对这幅画及其作者是这样评价的:“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的确,这幅油画无论从思想性上还是从技巧上都可称得上是十九世纪7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6)

此画整个创作期间约在1870-1873年间,画幅有131.5×281厘米。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7)

----正因为伏尔加河宽广、温和,有如母亲的胸怀,俄罗斯人爱她,虽然沙俄时代的伏尔加河并不能带给人们以美好的生活,但人们还是爱她。艺术家们扑捉到了这种爱,从呻吟哀怨的《伏尔加船夫曲》、从《伏尔加纤夫》充满忧伤的眼神中。

----“嘿嘿哟嗬,嘿嘿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拉完一把又一把……伏尔加可爱的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背起纤绳汗水洒,踏开人间不平路……”(《伏尔加船夫曲》)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8)

我们听到了什么?愁苦,还是愁苦;哀怨,还是哀怨。诚如俄国解放运动史上第一位革命家拉吉舍夫所言:“熟悉俄罗斯民歌的人都承认,这歌中流露出一种心灵的悲哀。”俄罗斯人的逆来顺受性格的产生固然和金帐汗国两百多年残酷的统治有关,但也是沙皇政权提倡驯服顺从的专制压迫所致。不可否认,“当忍无可忍时,则什么也不能阻挡他们做出剧烈的反抗”(拉吉舍夫),但在大多数的时候,对自己国家统治者的顺从,似乎是俄国民众的常态心理。

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犹如俄国千千万万慈爱而贫苦的母亲一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却无法去解脱孩子们的苦难,只能以她的温和去亲近自己的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得到少许的安慰。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是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其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19)

1844年,列宾出生在俄罗斯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其父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屯垦地辛勤劳作,童年的列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他也不只一次亲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驱赶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

19岁时为报考美术学院来到彼得堡,先随克拉姆斯柯依学画,20岁时考取了美术学院,在学院里受到严格的绘画基础训练。学习期间经克拉姆斯柯依组织的“星期五晚会”活动,结识了进步文化人,阅读到进步文艺作品,接受了民主主义影响,和克拉姆斯柯依、斯塔索夫等亲密往来,通过他们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启蒙文艺思想影响,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53度500ml 匠风大师酒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20)

匠风大师酒,选址茅台镇7.5公里核心产地,秉承工匠精神,用极致匠,竭尽全力为消费者呈现“贵州味道,纯正匠香”的美酒,滴滴都是酿酒大师经过长时间精心呵护的珍藏佳酿。

扫码价:719元 粉丝价:349元

-END-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关于荷兰战争时期的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呈现19世纪俄国)(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