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古故庄孟浩然(孟浩然游历诗野旷天低树)(1)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因他未曾入仕,被人称为“孟山人”。孟浩然的诗,以描写山川景色,田园风光见长。他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脁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先声。这首《宿建德江》,通过摄取典型景物,着墨清淡写来,表达出真切的情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的标题,建德江:是指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泊:是指停船靠岸。渚:是指水中的小洲。

诗的意思是:在一片暮色苍茫中,船停靠在江边的原野上,这时夕阳已落入山峰中。不免使人感到一阵愁绪袭来,然而,面对广阔的原野,好像天都低于树;江水清澈,月影映江,仿佛月亮离江是越来越近了。

过古故庄孟浩然(孟浩然游历诗野旷天低树)(2)

第一句,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揭示出事物的特殊关联,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诗人先展现出画面:暮色迷茫的江边洲渚,点明了夜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

三、四两句,写景非常精彩,江水清澈,风平波微,映入眼帘的是:广阔雄浑的旷野,那无边的原始林木,苍翠挺拔,高耸于天。使人觉得远天居然低于树。再看一望无际的江面,月影投射于江中,江月仿佛与人更加接近了。作者潜心观察,用笔清新独到,达到了精妙的效果。诗人只用十个字,便细致、逼真地描绘了多彩的景致:诗人把旷野和江清,而引起的天与树,月与人的关系,刻画得如此准确、生动。

过古故庄孟浩然(孟浩然游历诗野旷天低树)(3)

这首诗虽然篇幅很短,但它的艺术价值不菲,整首诗表达了三层内涵,这在同题材的诗里是独树一帜的。

第一层: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有层次地表达出来,诗中“烟渚”“月暮”已传达出秋的意境,这样一来,秋愁的触动就显得十分自然和贴切了。

第二层:诗人在开头两句没有正面表现思愁,而是从第二层面的“野旷”“江清”中透露出来的。在暮色苍茫中泊舟江渚,因为日暮而引出新愁。

过古故庄孟浩然(孟浩然游历诗野旷天低树)(4)

第三层:野旷造成天远的感觉,使游人感到乡关万里,归程遥远;又因为旷野万籁俱寂,更使游人觉得旅途孤寂和凄凉,还由于江水清悠,明月近人,见明月便倍加思念故乡。

诗人由远到近地描写景色,把自己的羁旅愁情,由淡而浓,由浅入深地表达出来,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足见诗人的诗歌艺术功底深厚,造诣精湛。

本文由爱文化的小驹原创,头条号首发,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