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1)

成功的人通常都会将一天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而学会管理自我、管理时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效率。 白纸一般的孩子最容易养成好习惯,但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机,没有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坏习惯就会出来“占坑”。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以下10个方面,家长对此要格外注意。因为孩子养成习惯,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且家长还需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养成这些好习惯。

1、倾听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3)认真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这个习惯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勤奋的能力。

2、思考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观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间老师。

(3)做好课前预习,在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养成习惯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便孩子敢于发表看法,敢于提间不怕出错,不怕承认错误。

3、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和人交流,不害怕说错话。

(2)发言时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姿态大方。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和大家共同解决问题。

(2)与别人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边读边想边做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2)喜欢读书,有阅读的习惯。

(3)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视频,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对读书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孩子一岁半左右就开始了。这时候的图书对孩子来说是鲜艳的卡片,可以给孩子的视觉以丰富的刺激。孩子在两岁时开始认识书中的符号,并有意识地对这些符号感兴趣。这个时候的孩子使周围世界有什么就学什么如果想要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家长就要在家里制造读书的氛围。

6、认真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势端正,拿笔姿势正确,能做到“三个一”一限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字迹清晰整洁,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可以规范地使用文字和标点符号,能全面考虑格式的美观。

这个习惯对孩子身体的健康也大有好处,同时它还能提升人的气质,字迹优美,姿态优美的人更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7、正确评价的习惯

懂得用正面的话语评价自己和他人

这个习惯可以培养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对孩子情商和辩证思维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8、搜集资料的习惯

(1)能主动运用多种方式,包括看书、上网、实践、询问他人来搜集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掌握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方法,知道如何将资料归类。

这个习惯非常的重要,即使智商普通,养成了这个习惯的人仍能完成高智商人完成不了的困难任务。

9、动手操作的习惯

能独立地、正确地按步骤完成科教书上要求的操作步骤。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能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作业,并耐心检查。

(2)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这个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