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君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

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

个人经历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

先从母亲学唱河南坠子。父母亡故后在界首、亳州、沈丘、项城一带流浪卖唱。一位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的母亲发现了她的艺术天赋,收养她为义女,教她学习豫剧艺术。艺术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使她14岁就唱红了开封、陈州、界首、周口、漯河、许昌等地。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3)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二十岁出头的她已和豫剧大师陈素真、常香玉并称豫剧舞台的旦角“三鼎甲”,形成了“东陈西常中南桑”的鼎足之势。

1951年,她参加淮阳地区戏曲会演,获得优秀演员奖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4)

1953年,桑振君老师又随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

曾率团赴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代表豫剧参加中南五省的地方戏汇演。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5)

桑派名剧《白莲花》在1956年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演中一举夺得剧本、音乐、表演、舞美四个一等奖,成为流派汇演中惟一夺取四个一等奖的剧目。1958年和1959年,毛泽东两次来河南,都点名看桑振君演的《打金枝》。

1959年,又获得豫南戏曲会演优秀演员奖。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6)

1961年,桑振君所在的许昌专区豫剧团,接到了进京演出的指令,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在前门外的广和剧场先上演了一场桑振君主演的《白莲花》。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7)

许昌豫剧团按期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下陈州》。王在岭在这出戏中扮演包公,桑振君扮演的是赴京告状的民女张桂英。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观看了这场演出,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演出结束后还特意与剧团演员合影留念。

桑大师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8)

20世纪50年代初,桑振君曾有较长的时间在西华生活和演出。上点年纪的西华人至今还记得桑振君演出时那万人空巷的情景。1951年,西华县逍遥镇的桑派戏迷们把她从漯河“强行”请到逍遥。桑振君一到逍遥,整个逍遥镇就沸腾了。一曲《白莲花》唱火了沙河南北、颍水两岸。从此,桑振君成了逍遥父老的光荣,成了沙颍儿女的骄傲。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9)

在西华县,桑振君成了艺术和美的化身。因她曾一场演出收入十二万元(旧币),于是“十二万”的绰号便不胫而走。

桑振君离开西华已经50多年了,可直到如今,西华县的老人们还以能比人家多看两场桑振君的戏而骄傲。一位音像专柜的营业人员说,桑振君的碟子在西华卖得特快,进的货供不上卖的。桑振君在西华观众心中的地位和西华人民对桑派艺术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0)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桑振君离开河南到河北邯郸,接替豫剧皇后陈素真,从事豫剧教学和唱腔设计工作。

1964年,桑振君调到河北邯郸东风豫剧团任教师兼唱腔设计。她不仅重视自己的舞台实践,而且对豫剧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了一大批成绩显著的豫剧名家,也使“桑派”艺术不断地发扬光大。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1)

桑振君到河北邯郸从事豫剧教学和唱腔设计工作,共在邯郸教了4批学生,其弟子胡小凤、牛淑贤、苗文华 、郭英丽均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运动开始了,桑振君被打成“反动权威”、“黑线人物”,肋骨被打断,被迫离开了她所挚爱的豫剧舞台和教学讲台。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2)

运动结束后,桑振君又重新焕发了青春,把艺术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民,并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豫剧新人。

1977年,还是春寒料峭中,邯郸市东风剧团带着现代戏《李双双》晋京演出,在三军司令部引起很大的反响,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还在北京饭店接见了桑振君,解放军总政治部也盛情邀请桑振君为文艺兵排戏。冰消雪融,桑振君终于重返她热爱的教学岗位。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3)

11、功成身退,主动让贤

1980年,河南省举办豫剧流派汇演,邀请桑振君参加。桑振君以郑州市豫剧团为班底,加紧排演《对绣鞋》。可就在《对绣鞋》即将排成时,桑振君突然接到组委会的通知,说是“因资金紧张,此次汇演不再邀请外省演员参加了……”对这件事,陈素真等人都表示很不公平,桑振君却处之淡然。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4)

1981年,邯郸地委领导说动桑振君出山,担任蜚声全国的东风剧团领导。再次出山主持东风剧团的桑振君,首先想到的就是带团回许昌演出。

桑振君离开许昌十八年后重回故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轰动了莲城。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5)

听说桑振君要来,许昌的观众沸腾起来了,面对许昌万千观众火一般的热情,桑振君老泪纵横。已18年没有演出的桑振君重新粉墨登场,先后演出了《投衙》和《打金枝》。

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高超的技艺,桑派韵味令人惊叹。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6)

1985年,崔兰田的三儿子周铁奉母亲之命,把桑振君从邯郸接到了安阳。老姊妹一见面,崔兰田就对桑振君提出,要她和安阳剧团一块儿到周口巡回演出,并要她担任安阳剧团的艺术顾问。随团来到豫东商丘一带。豫东地区是桑振君得以成名的地方,每到一处地方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桑振君也被家乡河南人民的质朴热情深深感动,已不再演出的她多次登台亮相,和热爱她的观众见面。桑振君离开豫东将近40年,可那“断了烟断了茶,也要听桑振君唱《投衙》”、“三天不吃饭,也要看看十二万”的民谚还在流传。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7)

桑振君从豫东返回邯郸后,原邯郸市市长郭庆余亲自出面,请桑振君收邯郸市春燕豫剧团的苗文华、郭英丽为徒,传授她那源自祥符调的字乖韵巧、声润音甜的桑派艺术。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8)

1987年被调入邯郸艺校担任名誉校长,从事豫剧教育工作。

1990年苗文华拜入豫剧大师桑振君门下,深得其真传,很好地领悟了豫剧桑派艺术字乖韵巧、委婉俏丽、百句不竭的演唱风格。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19)

1990年郭英丽随恩师桑振君学艺,所学《齿痕记》、《打金枝》、《桃花庵》(“上门楼”一折)等戏,都系恩师亲自传授,扮相俊美俏丽,唱腔委婉细腻,,深得桑派真传。

就是在没有收苗文华、郭英丽之前,桑振君就已经给她们传授过技艺了。给苗文华传授的是《对绣鞋》,给郭英丽传授的是《打金枝》。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0)

2000年,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艺术研究所、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邯郸市文化局承办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从艺66周年暨桑派艺术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桑振君是一位久负盛名、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和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等齐名于观众心中。她在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中,勤于学习、勤于探索、不断创新、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她的表演艺术被戏剧界和人民群众誉为“桑派”艺术,为豫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1)

2001年12月,在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等亲自主持,为常俊丽,宋丰丽举办了隆重的拜师桑振君仪式。

2003年,已75岁高龄的她,不顾年老体弱,往来穿梭于邯郸、许昌间,指导许昌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常俊丽排演桑派名剧《桃花庵》和《秦雪梅观文》。她对豫剧事业鞠躬尽瘁。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2)

2004年春节,76岁高龄的桑振君还应邀回河南为梨园春擂主大奖赛总决赛做首席专家评委。

2004年7月9日7时在河北邯郸去世,豫剧旦角流派之一“桑派”艺术的创始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桑振君,邯郸逝世,享年76岁。

代表剧目《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黛玉葬花》《英雄》等等。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3)

桑振君

艺术成就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4)

桑振君(中)和豫剧李素芹,京剧刘长瑜的合影

作为一位艺术家,她向来反对艺术界的门户之见,并和许多老艺术家有着极深的感情。她驱车近千里,专门来周口看望她的老姐妹、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她与豫剧皇后陈素真亲如同胞姐妹,桑老录制的《投衙》就是与马金凤的合作。著名戏剧导演罗云说,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越调唱腔设计就有不少地方借鉴了桑振君的唱腔。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5)

桑大师和弟子苗文华、郭英丽。

桑振君从走上舞台,就不甘于墨守成规,她总是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戏剧情景的认定,来琢磨出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的唱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她创造了偷、闪、滑、抢的演唱技巧,被公认为豫剧唱腔的一绝。这种唱法给人以委婉细腻、字乖韵巧、声情并茂的审美感受。她的演唱绘形摹境,令人神往;跌宕错落,令人神怡;以情传声,令人神动;如珠落玉盘,清脆分明;如风拂春朵,摇曳多姿,形成了俏丽精巧、高雅优美的豫剧“桑派”艺术。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6)

20世纪40年代,桑振君在群众中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观众曾经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12万”,意思是她一场戏值12万。在民间还流传着“少串一趟亲,也要看看桑振君”的说法。当年她在豫东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7)

几十年来,桑振君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她演出的角色涉及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老旦、丑旦等多种旦行,戏路很宽。她主演的《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黛玉葬花》《英雄山》等剧目均由中国唱片社制片发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欢。1956年的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她在《白莲花》中扮演白莲仙子,获演员一等奖并兼获剧本改编二等奖。1958年和1959年,桑振君先后两次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打金枝》。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8)

人物评价

桑振君在邯郸从事教学活动近40年,辛勤的劳动结下累累硕果,东风剧团的演员中,有3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5个成为国家一级演员,12个成为国家二级演员,这样整齐优秀的阵容,在全国的地方剧团中,十分罕见。

桑大师细心传艺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29)

沧桑一生,求索一生。在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上,桑振君并没有弯腰,而是迎风站立,不仅实现着自己心中的“梦”,而且还创造着永载史册的灿烂与辉煌。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30)

如今,她虽然已故去18年,但是所创造“豫剧桑派”艺术是给后人留下的富贵财富,让我们为这位值得尊敬的老艺术家点赞。

豫剧名家常俊丽白莲花(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豫剧大师桑振君)(31)

桑振君把一生都献给了戏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