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1)

作者 马占顺

在4月20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参加了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益民书屋”举办的网上读书活动。

这个读书活动中,我与大栅栏的社区居民共同分享了自己读书和创作的快乐。并以我新出的这本22万多字的《梦回西单》散文集,向朋友们介绍了自己的创作体会,回忆了小时候自己住在西单,住在那片平房、那个大院子、那条胡同里发生的故事。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2)

向朋友们重点汇报了我的创作体会,归纳起来共有三点。

1、热爱生活,学习生活。

我总想人生是又苦又短,何不抓紧时间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呢?退休后才感到自己想做的事还很多啊!其中之一就是想写本书,想把自己的生活写出来。记得上班时整日地围着工作忙忙碌碌的,只有退了休才有时间啊。那我就要抓紧时间整理人生了,这人生就是自己的生活。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3)

人生都是由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积累而来的,可是细算一下,这一天天加起来不过就是3万来天啊,这还要从我们不懂事的那天说起,活到80岁,也就是29000多天。

所以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苦短。这就要求我们热爱每一天,每一天都要学习。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4)

2、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做文学创作就得有积累,那么积累从何而来呢?我的体会就是从生活中来,从自己的实践和感触中来。因为自己从小就住在西单、住在胡同里,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了如指掌,我觉得要写就写自己在这儿的生活,这里就是我的写作基础,而生活的苦乐就是写作材料。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5)

《梦回西单》这本散文集,是我在2018年开始创作的。收入其中的《胡同里的小酒铺》《家门口的粮店》《老西单的澡堂子》《忆生活中的煤铺》等篇章节,记录的都是自己当年为了生活常去的地方,并对这里的怀恋。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6)

《美 冬日的胡同》这篇散文,是我好几年前听说前门东的一片平房要拆以后,我抓紧时间去的。站在这片破旧的胡同中,来到这生熟的平房院子里,我想着、我望着、我心里如翻江、如蹈海,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感慨。因为我住的西单的平房已经被拆掉了,因而对曾经养育我的胡同和那个大院,心中始终产生着久久地恋眷。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7)

一看见这破旧的胡同里、一走进这斑驳的院子中,就回忆起我曾经住在这破旧胡同里的生活;就想闻一闻这充满了沧桑感的院落中散发出来让我记忆永恒的生活气息;还有每个傍晚母亲站在做饭的火炉边,那一揭锅盖蒸窝头和贴饼子诱人香的棒子面味道!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8)

社区群众在阅读《梦回西单》

3、歌颂生活、享受生活。

心中有情必然要热爱生活,心中有爱必然应享受生活。生活需要赞美、生活应当歌颂,当然生活更是由我们享受,这都是发自自己内心的真情。

我对文学很是爱好,可遗憾的是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文学培训,退休后恳请朋友作家们给介绍上个培训班吧,人家说你都过60岁了,哪个专业培训班都不收你这样的“老学生”了。无奈觉得自己很是无地自容,我内心骂道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已经没有什么培养价值了!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9)

那就自己学吧。我买了许多书,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都堆在床头旁。好似我要做大学问一样,其实自己也有一种“假虎假威”的感觉吧。不管怎么说,我一边学习人家的,一边自己实践着,那就动笔吧。

假期读书的分享(读书日的分享)(10)

图为作者

经过不懈地努力,这些年来我已经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散文和故事。我的散文集《梦回西单》、报告文学集《桑干河畔感恩园》和故事《良师益友》是我这几年的作品。

2022年4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