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机动很难吗(眼镜蛇机动一点也不难)(1)

眼镜蛇机动是一个战机的高难度飞行动作,因为动作与眼镜蛇被激怒时立起的形状相似而得名,由前苏联的飞行员维克多·普加乔夫在1989年5月的法国航展上利用苏-27首次做出,也被称为普加乔夫机动。想要实现这种高难度动作,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战机设计与飞行员的熟练操作,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轻易成功的。

想要成功做出眼镜蛇机动,需要在各方面做足准备。战机在高度方面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0.1-1.1万米都可以,速度应当维持较低速度,每小时310-420千米较为合适,俯仰角在22-24度左右进行平飞。然后突然将机头拉起,以每秒30-40度的速率快速增加战机的俯仰角,最大达到110度,侧面观察时形成机尾在前面而机头在后面的姿态,然后改平战机继续平飞。

眼镜蛇机动很难吗(眼镜蛇机动一点也不难)(2)

一个成功的眼镜蛇机动在整个动作中,战机的大体飞行轨迹是水平的,高低起伏应该没有很大变化。这个动作的特殊之处在于,战机必须要克服在拉起机头超过30度时出现的不对称翻滚与偏航力矩,避免因为战机的速度不够,机翼不能得到足够的升力,令升力小于战机的重量而出现失速螺旋最终导致坠毁。

前面提到眼镜蛇机动需要战机保持较低速度,实质上战机想要完成这个动作就必须突破失速屏障,眼镜蛇机动实质上是一种过失速机动。战机通过引擎取得的推力是一个有具体大小方向的量,这个东西就叫"矢量"。一般情况下的飞机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推力的指向,推力始终是朝向机头的前方,但推力矢量就不一样,它可以改变引擎推力的指向。

眼镜蛇机动很难吗(眼镜蛇机动一点也不难)(3)

推力矢量技术可以让战机的引擎喷管进行一定的偏转,引擎的推力能够产生多余的控制力矩。这样一来,战机的姿态控制就不再只受本身的姿态影响,而是可以通过引擎的推力控制,战机在进行超大仰角飞行的时候,即使操纵舵面失效,推力矢量也能提供额外的操纵力矩来控制战机。

四代机的一大技术要求就是要具备过失速的能力,推力矢量技术就正好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也被视为四代机的门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