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

1914年时候的奥匈帝国版图

奥匈帝国,是1867年至1918年间中欧的二元君主国国家,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的联盟,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一直在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在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战败,德意志邦联解散,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1867年,奥地利政府更迭,匈牙利人要求自治,奥地利皇帝被迫妥协,同年12月允许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获得自治,匈牙利与奥地利建立奥匈二元君主国,奥皇兼任匈牙利国王。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2)

奥匈帝国疆域内的王国及省份:

内莱塔尼亚:1. 波希米亚,2. 布科维纳,3. 卡林西亚,4. 卡尼鄂拉,5. 达尔马提亚,6. 加利西亚,7. 滨海省份,8. 下奥地利,9. 摩拉维亚,10. 萨尔茨堡,11. 西里西亚,12. 施蒂利亚,13. 蒂罗尔,14. 上奥地利,15. 福拉尔贝格;外莱塔尼亚:16. 匈牙利王国,17. 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帝国直辖省份:1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奥地利和匈牙利各自拥有独立的立法机关,帝国政府掌管外交、军事和财政。帝国版图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波希米亚、克罗地亚等地区,成为当时欧洲第二大国,人口仅次于俄国、德国。帝国在德意志区域恢复影响力的希望化为泡影之后,开始向东南巴尔干扩张,与其几个世纪以来的亲密盟友俄国反目成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把自己与德国战车绑在一起。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埋下祸根;事件中,帝国皇储约瑟夫·斐迪南大公被19岁的塞尔维亚黑手会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最终被协约国打败。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3)

19世纪末,匈牙利王国的传统服饰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4)

蒂罗尔的传统服饰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5)

1900年,波希米亚王国布拉格的游行

1918年10月,奥皇卡尔一世接受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让境内民族自立国家并建立联邦制帝国,不料各民族自行独立建国,导致奥匈帝国解体,领土被新生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这些新独立国家往往民族主义情绪很浓,为此后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6)

1881年时候的奥匈帝国宗教分布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7)

1910年时候的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8)

原奥匈帝国领土与现代欧洲国家疆域的对比图

奥匈帝国没有官方的共同国旗,奥地利地区使用黑黄旗,匈牙利地区使用带有匈国徽的红白绿三色旗。在需要使用国旗时,奥匈帝国通常使用在1869年设计的旗帜代替国旗使用,地位等同于国旗。但是,奥匈帝国海军直到1918年仍在使用他们从1787年就开始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奥匈帝国的“国徽”也存在着多种版本。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9)

奥地利帝国国旗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0)

匈牙利王国国旗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1)

1869年设计的旗帜,相当于奥匈帝国国旗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2)

奥匈帝国海军使用的奥地利舰艏旗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3)

奥匈共用的小国徽(至1915年)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4)

奥匈共用的小国徽(1915–1918)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5)

奥匈共用的大国徽(至1915年)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6)

奥匈共用的大国徽(1915–1918)

同样地,奥、匈两部分还分别拥有自己的国徽。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7)

奥地利小国徽(1915–1918)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8)

奥地利大国徽(1915–1918)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19)

匈牙利大国徽(至1915年)

欧洲列强殖民地一览表,曾经的欧洲列强(20)

匈牙利大国徽(1915–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