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4年,21岁的新疆小伙儿段奕宏,去中戏报到那天。几个女孩,兴冲冲地跑到宿舍,要给他铺床。段奕宏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她们就嬉笑着跑开了。

几天之后,他才知道,那几个女孩的目的并不单纯。

原来,他们班里,他报到最晚,女孩们见班里男孩普遍长得丑,就寄希望于他。但见面后才发现,他长得更惨。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

大学四年,因为“长得惨”,段奕宏没接到一部戏。甚至第一年,没有一个女孩愿意和他搭戏。

那年年末,拿到成绩单,见自己和同学差距巨大,段奕宏躲在宿舍大哭一场。又因为路途遥远,为了省下200元路费,段奕宏孤零零的,在中戏校园里,独自过了个年。

那一年,和段奕宏一样,远在沈阳一个叫陈思诚的16岁男孩,也怀揣演员梦,考进了上海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和18岁的赵薇成为同班同学。

还是那一年,河北,一个叫王宝强的12岁男孩,已在少林寺做了4年俗家弟子,每天早上跑个半马,下午学习文化课,异常刻苦。

那一年,哈尔滨,一个叫张译的16岁男孩,正在读高中,但他当时的梦想还不是当演员,而是考进北京广播学院,做一个播音员。

那一年,北京,一个叫李晨的16岁男孩,已因五年前,出演过《赖宁的故事》,在电视中露了一脸,当了把童星。

彼时,这几个男孩绝不会想到,多年后,命运会把他们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一场励志大戏。

二、

1995年,大二的段奕宏,在自卑中煎熬一年后,终于想明白,长相和剧本都是老天爷给的,他能给自己的,是练好基本功,和把学业搞扎实。

因此,从那时起,中戏校园里,多了个“戏疯子”。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

那年,25岁的哈尔滨“夜场舞王”孙红雷,刚好揣着8000块钱,拿着4万块钱的大哥大,考进中戏,成为段奕宏的学弟。

一天,对演戏一窍不通的孙红雷,正让几个学姐带他去排练,路过第八排练室时,一个蓬头垢面,趴在地上演种草士兵的人,吸引了他。看着那人,孙红雷顿时对演戏开窍了。

趴着的那人,正是段奕宏。

那年,为了演一个话剧中的盲人,段奕宏还专程跑去盲校。被拒后,他软磨硬泡,冒雨站在校长车头前说:校长,我住在值班室也行,就体验一下。校长被他的真诚打动,于是安排他在盲校宿舍住了半个月。

还有一次,为演一个精神病人,他又去安定精神病院体验了半个月。

终于,在一番“折腾”后,那年年底,段奕宏把专业课成绩,干到了全班第一。待到毕业时,更是因为中戏人人知道他戏好,他赢了个“中戏万人迷”的称号。

次年,日历翻到1996年,23岁的段奕宏,继续为戏痴狂时。18岁的陈思诚,已从谢晋影视学院毕业,成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跟聂远、郝蕾成为同学。

然而,风光仅一年,陈思诚就因替同学出头打架,被学校开除,且禁考两年。

那一年,14岁的王宝强,也离开了少林寺。

彼时,他已在寺里做了六年武僧,会打拳会醉剑,身子骨结实,一口气能翻50多个跟头。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

一次,他从来少林寺拍戏的剧组打听到,北京有个电影制片厂,只要蹲在门口,就会有导演来找你拍电影。

于是,一心想演电影的王宝强,转战北京,开启了风餐露宿,苦逼跑龙套的生涯。

还是那一年,18岁的李晨,成功考入北京群星表演艺术学校,成为表演系一名学生。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

次年,就与郝蕾合作,出演了青春励志剧《十七岁不哭》,迷倒年轻人一片。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5)

但那时李晨还太小,还没有领教过张馨予、范冰冰们带给他的快乐。因此,和郝蕾演对手戏时,他害羞的不行,私下里都不敢正视对方。

而那一年,18岁的老实孩子张译,却被梦想闪了腰。高考时,与北京广播学院,失之交臂。

在家待业期间,他收到了哈尔滨话剧院的招生信息。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6)

但张译讨厌舞台上“假模假式”的东西,可又经不住家人劝说,最终极不情愿的报了名。

然而,学习半年后,张译却发现,这东西比播音有意思的多,它不仅不是大吼大叫,还能让人哭。

就在他爱上表演时,有人告诉他,北京才是搞话剧的好地方,只要买得起票,每天都有话剧看。

于是他开始跃跃欲试,想考戏剧学院。然而,北影、中戏的门,都没有向他敞开。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7)

最终,他穿上军装,成为“北京战友话剧团”的一员,也算成功踏入了北京演艺圈。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8)

那年,和他一起进剧团的,还有一个叫兰晓龙的年轻人,两人成为战友。和段奕宏同岁的兰晓龙,早段奕宏一年考进中戏戏文系,多年后写了一个剧本,叫《士兵突击》。

彼时,几个年轻人,都这么阴差阳错的,成了“圈里人”。

然而,离成为“明星”,还要翻过山和大海。

三、

1998年,是段奕宏里程碑式的一年。

这一年,将从中戏毕业的他,面临两个方向:1、留在北京;2、回到新疆。

想到当年,他不惜违抗父母,花三年考进中戏,又如疯子一般苦熬四年,如今却要被打回原形,段奕宏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

然而,虽然他专业课全班第一,但依然没人能保证,他可以顺利留在北京。

于是,在表演毕业大戏的那天上午,段奕宏从中戏校园骑着自行车,揣着成绩单,直奔国家文化部而去。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9)

他要见部长,他要讨个说法:以我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不能留在北京?

但到了文化部门口,他被警卫拦了下来,送去接待室。接待室的大姐非常耐心,为他打了一圈电话,有调配司司长,有专管分配的领导…然后告诉他,先回去等消息。

那天下午,他无比兴奋,因为不管结果怎样,他至少为自己争取了一把。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0)

于是,在后台化好妆后,他带着十分的状态,表演了毕业大戏,《马》。结果,现场掌声雷动。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1)

就在他表演结束时,中戏导演系德高望重的纽心慈老师,突然冲上台,指着他对台下的领导说:

“这样的学生,中戏为什么不能把他留下来?国家话剧院为什么不能把他留下来?”

他大为感动,但能否留下来,还得看天意。

那之后,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他当时已做好打算,如果北京留不成,就去天津话剧院。总之,要留在外边。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2)

但意料之外的是,数天后,他被国家话剧院录取。他觉着梦幻,像中一般。其实,是话剧院赵有亮院长,在听说他的事迹后,拉下老脸,从文化部为他争取了一个名额。

同年,他因在话剧舞台上的出色表现,被电视剧《母亲》剧组选中,扛下男一号。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3)

但因为是第一次拍戏,在剧组,他紧张的说不会说、坐不会坐,尴尬极了。加上这部剧收视一般。因此,几乎未给他带来任何积极的影响。

于是,在那之后,他把重心放回话剧舞台,陆续参演了话剧《生死场》《纪念碑》等。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4)

差不多同时期,在王宝强跑龙套,李晨学表演,陈思诚被禁考在家时。20岁,服役于北京战友话剧团的张译,也迎来了首次登台表演的机会。

然而,因过于紧张,发挥不好,张译首秀,以失败告终。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5)

那之后,领导见他不是演戏的料,就在剧团下部队时,才安排他演演双簧,偶尔做做主持人。其余时间,则让他做一些“装台、卸台”的体力活儿。

张译觉着委屈,但又无可奈何,好在他平时爱写字的习惯,为他带来了转机。

一次,团里开会,领导安排他做会议纪要。结果,他一字不拉的记下了所有的讲话内容,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错,领导大为赞赏。

那之后,他被安排在部队办公室,专门写报告。

不想,这个看似与表演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在练就了他一番本领的同时,亦为他日后,敲开了演艺事业的大门。

四、

1999年,21岁的张译继续在部队写报告时,26岁的段奕宏,因话剧表演出色,获得了一次去《刑警本色》剧组试戏的机会。这是段奕宏学表演以来,接到的第二部戏,他很在乎。

但导演张建栋更在乎,杀手罗阳一角,就找了50个备选。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6)

所以第一次见张建栋,对方只忙里偷闲地瞅了段奕宏几眼,不足5分钟,就对他讲:你回去吧。

段奕宏知道希望不大,心想,还是回去好好演话剧吧。

但一个星期之后,副导演戴冰又找到他,让他再去见见张建栋,说“杀手”还没定下来。

虽然这是第二次见面,谈了也有一个小时,但是否要把这么重要的角色,交给一个新人,张建栋还是显得有些犹豫。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7)

段奕宏看穿一切,就直截了当的问:导演,你是想要一个让人恨之入骨的杀手,还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杀手?

张建栋想了想说:后者吧。段奕宏说,好,我心里有谱了。就离开了。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8)

回去后,段奕宏找了把道具枪,每天在操场上揣摩角色。掏枪动作练了上千遍,角色也揣摩的差不多时,又去见。

这次,张建栋见他已有了几分模样,二话没说,就让他进组了。

其实,这部戏大咖云集,老戏骨就有王志文、常戎、王奎荣、李幼斌,石兆琪等,年轻演员还有李晨。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19)

那年李晨21岁,比段奕宏小5岁,在剧中演一个“涉黑”的小角色。两个年轻人,因此结下深厚友谊。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0)

老戏骨里,王志文饰演的刑警队长,和段奕宏饰演的杀手,有好几场精彩的对手戏。那年,王志文33岁,早已因《过把瘾》《无悔追踪》《像春天一样》等作品,红到发紫。

但段奕宏演戏少,和老戏骨合作,还有些放不开。王志文就不断对他讲:你是一个杀手,你一定要自信。

后来,在《刑警本色》发布会上,一群记者围着明星们采访,段奕宏却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结果,王志文推开人群,专门拉起段奕宏,对一个熟悉的记者讲:他叫段龙(段奕宏改名之前),非常有戏的好演员,采访他。

不得不说,王志文的眼睛很“毒”,那部戏后,观众们竟然记住了男5号段奕宏。走在街上,开始有人认出他。

有一次,他去公共澡堂洗澡,一个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问:“你也来洗澡啊?!”虽然问的有点奇怪,但段奕宏内心窃喜。

后来的金鹰节上,《刑警本色》斩获了包括“最佳电视剧”“最佳男主”“最佳男配”等几个奖项。

虽然段奕宏并未直接获奖,但在这部戏后,圈内一些前辈开始留意他,其中就有后来拍《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1)

那年,康洪雷37岁,刚刚因首次独立执导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成名,正是意气奋发的时候。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2)

而那一年,21岁的陈思诚,也在禁考结束后,跑到北京,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学校了解到他的“前科”,拒绝了他。

于是,他转考中戏,这次成功了,以第一名的成绩,和靳东、陈数等,成为同学。

然而,就在几个年轻人,各自努力,向冥冥之中共同的目标靠拢时,刚刚和段奕宏有过合作的李晨,却在接下来,开了个小差。

五、

时间的车轮,转到2000年。

这一年,22岁的李晨,赋闲在家,但郁闷至极。

因为他感觉,自己快要被娱乐圈遗忘了。

成名作《十七岁不哭》之后,他除了和段奕宏共同出演了《刑警本色》,再没接到任何作品,他需要收入。

于是,他决定退出娱乐圈。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3)

退出娱乐圈后,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王府井开了一家服装店。

然而,他并不是做生意的料,很快,服装店因经营不善倒闭,他亏了近70%的钱。

于是,他又乖乖的回到了娱乐圈,心态也平和了很多。

而同一年,27岁的段奕宏,参演了电视剧《石瀑布》,这部剧大咖云集,主演阵容有李保田、李明启、雷恪生、岳红等。

但段奕宏在剧中,只是一个小配角。不赚钱,不赚名那种。

可是,“副业”不赚钱也就罢了,那年,话剧院也因迟迟无法开工,一度让段奕宏的生活,难以为继。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4)

那年6月,因实在揭不开锅,段奕宏敲开赵有亮院长的门,开门见山地说:“咱们什么时候建组啊,不是说好两个月,这都已经6个月了?”

赵院长关切的说:“是不是没钱生活了,我让财务给你先支工资吧,建议你还是再等等。”

段奕宏原本打算发发牢骚,但赵院长不仅看穿一切,还不忘关心他的生活,顿时让这个西北汉子心里一暖。于是,在扔下一句:“不用,还能等”后。就离开了。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5)

但其实,段奕宏那段时间,真的困难到了极点。有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就对他说:“你这样苦哈哈地生活,不如我投资洗衣房,你来管理吧,就凭你的认真劲,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段奕宏思前想后,最终婉拒道:“大哥,我想给自己5年时间,我还是喜欢表演。”对方摇头,丢下一句话:“喜欢不能当饭吃。”段奕宏不知道该说什么。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6)

那一年,离段奕宏不远处的“北京战友文工团”开始排演《爱尔纳·突击》(《士兵突击》话剧版)。

22岁的张译,被选为“袁朗”的预备演员兼场记,张译非常高兴,以为终于可以登台了。

然而,演袁朗的演员,一直没出什么大事,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当了3年场记。

张译原本就老实,干工作任劳任怨。因此,虽然做场记,但毫无怨言,且心里一直有个念头,终有一天我会成为演员的

然而…

一天,话剧导演喝酒后,搂着张译说:“张译,你们这拨人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了…”张译听了很感动。

他接着说:“你一定要多读书……”张译一听更感动。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7)

最后一句:“但是,张译,你不能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

听到这句,张译懵了,那天夜里,他独自站在西安街头,死的心都有。

但张译还是熬了下来。

六、

时间到了2001年。

那年,由青岛电视台投资,王大鹏编剧执导的刑侦剧《现代诱惑》开拍。剧中几个主要角色确定后,刑警队长付光,始终确定不下来。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8)

后来,导演王大鹏想到同类电视剧《刑侦本色》中,那个性格狠戾的罗阳,外形坚毅,正好和剧中付光的形象吻合。于是,段奕宏被邀请。

不过,这部剧,因采用碟片发行,影响并不大。

次年,29岁的段奕宏,又被导演王小帅邀请,出演了他的首部电影《二弟》,在其中扮演一个南方小城的偷渡客…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29)

拍这部戏时,段奕宏再次发挥了他“戏疯子”的精神。提前一个月赶到拍摄地,温州一个海岛上体验生活,和当地十几个“混混”,同吃同住同玩了半个月

后来这部剧上映,很多人认定,段奕宏就是海岛本地人。他也因塑造角色成功,斩获印度新德里电影节“影帝”。这是他拿到的第一个影帝。

同年,24岁,读大三的陈思诚,与导演康洪雷首次合作,拍摄了电视剧《民工》,为以后出演《士兵突击》积累了重要人脉。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0)

然后又和奚美娟搭档,主演了电影处女作《法官妈妈》,获得了多个奖项提名和最佳新人奖。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1)

而24岁的李晨,也在那一年被吕丽萍推荐,在电视剧《十三格格》中出演男主角。和20岁的李小璐饰演的“十三格格”,在戏里戏外好好的“切磋”了一把。

沉寂很久,再次演男一号,李晨紧张到说台词手发抖。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2)

一同出演的老戏骨傅彪,在看到李晨的状况后,没事就找他聊天,帮他缓解焦虑。

李晨说,30集拍下来,他好像把废掉的武功,又“修炼”了回来。

而那一年,24岁的张译,却因无人找他拍戏,被逼无奈,在那年单位的小品大赛前,写出一个叫《文小姐和武状元》的剧本。准备自己演。

剧本不错,但还是没演成。上级告诉他,节目和总政一个小品撞了。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3)

于是,不服输的张译把剧本送到《剧本月刊》,编辑很赏识的刊登后,给了他600元稿费。他后来还特别解恨的拿着杂志去找了团长。

2003年,张译又因另一剧本,获得全军比赛大奖,被推荐单独创作一部小说改编的20集电视剧。

那一年,几个年轻人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连一直跑龙套的王宝强,也受到了命运的垂青。

七、

2003年,21岁的王宝强,在飘零江湖数年后,被导演李扬选中,在电影《盲井》中,本色出演了一个质朴的孩子,并斩获金马奖“最佳新人”等多个奖项。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4)

但因《盲井》题材敏感,加上尺度太大,没在国内公映,影响有限。

不过正是这部电影,改变了王宝强的命运。

而那一年,30岁的段奕宏,被青年导演陆川邀请,准备参演电影《可可西里》。

但因和话剧《恋爱的犀牛》时间相冲突,段奕宏放弃了这次合作。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5)

后来《可可西里》获奖无数,段奕宏亦因《恋爱的犀牛》,和导演孟京辉合作,磨练了演技。

同年,他还参演了泰国影片《细伟》,在其中饰演专吃小孩心脏的杀手黄利辉。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6)

这部作品,没有多少台词,更考验演员的表情、眼神,和内心戏。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7)

段奕宏因入戏太深,被折磨的整晚不停做梦,梦到酒店的墙壁在流血,自己怀抱着血泊里的孩子。直到离组,回归正常生活后,才慢慢恢复。

坊间传言,段奕宏因此事,请泰国大神算了一卦,然后将“段龙”改名为段奕宏。实际上并非如此,段奕宏改名是在两年后,因一位贵人说了一句话。

而这部《细伟》,亦因未在中国公映,而影响甚微。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8)

2004年,电视剧《记忆的证明》上映。早前,在观看段奕宏作品之后,一向以“严选”闻名的导演杨阳,一眼便相中拥有表演潜力的段奕宏,让他出演剧中男一号周尚文。

这部剧播出后,一举囊括了飞天奖、金鹰奖等多个奖项,也让段奕宏出演的国军团长周尚文,深入人心。

打那开始,有人直称段奕宏为“团座”,直到《士兵突击》后才改变。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39)

同年,京圈大佬冯小刚拍《天下无贼》,演员请了刘德华、葛优、刘若英、李冰冰、张涵予等,唯独“傻根”没有合适人选,后来一琢磨,《盲井》里那孩子不错,于是找了22岁的王宝强。

电影拍完,做后期,等待上映期间,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命运。

王宝强便继续跑龙套,跑到河南林州市红旗渠,拍摄了《红旗渠的儿女们》。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0)

这部剧里,年轻演员除了王宝强,还有段奕宏、陈思诚,以及汤唯、李芯逸、李光洁,等等,大多是中戏毕业生。

这部剧后,段奕宏和王宝强因没有对手戏,并未相熟,倒是陈思诚和王宝强,混成了“哥们儿”。

不过,那段时间,却传出段奕宏和25岁刚出道的汤唯的绯闻,这让一向低调的段奕宏非常郁闷,还打电话向李晨求证,公司是不是在为推新戏炒作。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1)

其实,当时的段奕宏早已和现在的妻子王瑾恋爱,王瑾也是中戏学生,曾是校花,和段奕宏一起演《记忆的证明》时相恋。

然而,不管绯闻炒的多热,这部剧上映,已是3年之后,而那时,几个年轻人已因《士兵突击》大火。

八、

时间跨过山和大海、人山人海,终于来到2006年。

这一年,华谊投拍《士兵突击》,兰晓龙编剧,康洪雷导演,段奕宏、陈思诚、李晨、张译、王宝强终于在剧组相遇。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2)

那年,段奕宏33岁,李晨、张译、陈思诚28岁,王宝强24岁。

在选角色时,段奕宏想演史今,但康洪雷一心想让他演“袁朗”。

看到段奕宏犹豫,康红雷就游说他:“袁朗这个角色最能代表军人形象,是最难演的。”

一听“难演”,戏疯子段奕宏,顿时就“来劲了”。

后来,他硬是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将袁朗演得立体、酷帅、有层次,令人过目难忘。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3)

观众更是用“一见袁朗误终生”来表达对段奕宏演技的认可。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4)

就在进组后,段奕宏改了名字,因为编剧兰晓龙在听到他的名字叫段龙时,说:“龙怎么可以断呢?”所以他才改名段奕宏。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5)

然而,段奕宏没能演成史今,而最终饰演史今的张译,起初想演的,却是“许三多”。

并且,和其他几位演员“被邀请”不同,张译其实是主动申请进组的

因为和编剧兰晓龙的关系,张译一早知道《士兵突击》要开拍。

一天,他和康洪雷一起在人民大会堂看演出。中场休息时,他战战兢兢递给康导一封早已写好的“请战书”,字里行间,强烈表达了想演《士兵突击》的愿望。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6)

康洪雷当场看完,哼笑一声,缓缓将请战书装进上衣口袋。

张译以为没戏。可没想到,当晚康洪雷就请他喝酒,当场敲定了张译的档期。

虽然并未演成许三多,但张译演的史今,亦让人过目不忘。

从这点看,康洪雷识人的眼光,真是极好的。

王宝强的许三多,本色出演,真情流露,轻易触及了人物灵魂。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7)

陈思诚的成才,世故精明,性格顽劣,被演绎的惟妙惟肖。连陈思诚的母亲在看了《士兵突击》后,都对他说:你咋和成才那么像呢?

中戏只教我演戏没教我做人偶像 和他兄弟们的瓜(48)

张译则把史今的温厚、敦良、本分、要强,演绎的淋漓尽致。其实,想想张译,再对照这些特点,张译还用演吗?他简直就是史今本今。

李晨的吴哲更不必说,时而有棱有角,时而圆润通达…

不管怎样,2006年底,《士兵突击》播出后,成为“现象级”热剧。

这一切顺理成章,因为这是一个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的完美组合。

一路走来,披荆斩棘,他们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最好的诠释。

可喜的是,几个人通通在这部剧后成名。段奕宏更是凭扎实的演技,声名日盛,留下诸多经典。

还是喜欢段奕宏出发时,说的那句话:我不够优秀,我力所能及的,就是把每一次机会,当第一次机会来珍惜,它让我踏实。

关注@叫我小恶魔 头条号,获取更多爆文。比如《任达华,和港澳50年黑道风云史》《王晶情史,和他与向家的瓜葛》《孙红雷是如何打好一手烂牌的》《吕良伟情史,和出演黑道内幕》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