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周秀义

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高考语文优秀阅卷员。曾参编《智慧背囊》《满分作文》,为《中学生语文报》撰稿。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左佐

审校:周敏璐 / 美编:张新雨

贾平凹看人生散文 美文选粹贾平凹(1)

【编者寄语】

梅的红色是孩子们喜欢的艳丽色彩,是孩子们心里多彩生活的模板。他们不喜欢单调的白色,于是会在生活中不停地寻找他们期待的红色。因为年龄还小,孩子们不懂得“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因为有限的认知,使孩子们忽略了生活中“白色”的丰富和无极。此文题目是《访梅》,可文中却无梅,构思巧妙,别出心裁。

【披文入情】

访梅

①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欲扬先抑。孩子心里美好的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只有白色就感觉单调了,这是一“抑”,为最后舅爷解说白色的妙处张本。“索然无味”时舅爷要到来的消息使我们兴奋,这是一“扬”,与开始我们觉得舅爷的画水平不高形成反差。)

第一部分: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②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笑”,是嘲笑舅爷画作水平不高,和我们的画差不多。)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着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疑惑),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写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先写奶奶介绍的舅爷令人仰慕,再用转折写“我们”看舅爷画的不屑,对舅爷的态度也由敬而远之到随便说话,引出“闹嚷嚷”和舅爷去作画的内容,用语幽默风趣,充满童趣。)

第二部分:翻看舅爷的画集,并不佩服他

③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动作特写。通过“拣”“坐”“眯”“看”等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舅爷认真细致地研究画画的素材,为下文舅爷揭示作画的真谛埋下伏笔。)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反复渲染环境的单调,舅爷画得更单调,为“我们”去寻找能画的色彩做铺垫。

④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第三部分: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⑤ “找些什么色彩呢?”

⑥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扣题,“我们”去寻梅,要找花的红色。引出寻而不见的结果。

⑦“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和善的语言,鼓励的话语,慈祥的笑,关切的叮咛,简洁的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了舅爷的慈爱,为后来和蔼地给我们讲白色的美做铺垫。

⑧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东边发现的柿树枝条衬在雪里沉思的样子,远近都没有红色,单调。

⑨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树林子里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瘫”在这里是“卧坐”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从东到西,寻梅不见,“我们”失落、后悔,更觉得舅爷可笑。为舅爷讲白色最美充分蓄势。)

第四部分:帮助舅爷寻找最美的东西。

⑩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吃惊,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竟”,突出了我们“吃惊”的内容,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⑪“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⑫“好了,找到了。”

⑬“白的有什么意思?”

⑭“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虽然与科学上“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解释有悖,但从绘画艺术上看,一般还是要用白色来显示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⑮“那么说,”我们一时(狐疑)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⑯“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舅爷的睿智在和我们的对白中尽显。舅爷让孩子们懂得:找到了白色,就找到了世间最美的颜色。孩子们由失落、狐疑到下文的惭愧,写孩子们朦胧的感悟和转变,实际上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⑰我们都哑然笑了,(“笑”是为自己不懂得“白色”是最美的色彩而笑。)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语义深刻,暗示文章主旨。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各种颜色既有色彩亮丽吸引人的一面,也有让人产生烦躁、抑郁、感伤等情绪的一面,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珍惜眼前的才能获得更多。)

第五部分: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作者:贾平凹

【文章珠玑】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树林子里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